五大电企进军煤炭开采 或引发煤炭供需格局洗牌(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五大电企进军煤炭开采 或引发煤炭供需格局洗牌(3)
2010年04月09日 10:48 来源:《能源》杂志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形容,“如果说煤炭是电厂的粮食原料,那么电厂管理者是厨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煤时电厂难以运营,但让厨师去农场管理耕种庄稼时,也需要一个很长的学习适应过程。”

  这位人士曾撰文指出,一般来说,煤炭项目从开采到批量生产大致需要三年左右的建设周期,这期间只有投入,难见产出,而发电企业投资煤炭的初衷本是为了企业尽早整体赢利,现在陡增新的阶段性经营包袱,必将考验发电企业在投资建设期的承受能力。与此同时,煤炭行业也是一个高投入项目,对本就处于亏损状态,资产负债率较高,资金紧张的发电集团来说,企业融筹资也是现阶段的一道坎。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开发,优质的煤炭资源已经被各个煤炭公司瓜分殆尽。电力集团拿到的资源多在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如华能集团控股的华亭煤业位于甘肃,运输存在困难,或运输成本很高。有的资源则以发热量不高的褐煤为主,这也是电力企业同时大力发展煤化工的原因。

  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也坦言,发电企业涉足新的领域,管理成本会上升,加之电力集团进入煤炭领域较晚,拿到的资源都不是优质的资源。“但即使如此,管理成本也远远低于交易成本”,陆启洲说。

  对此,中电联前秘书长王永干表示,发电企业由于受到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制约,他们多与煤炭企业合作开采。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煤炭数量的增加,他们可能采取两种途径利用煤炭,一是用铁路将煤炭运输出来,然后用于发电或销售,另一种是建立坑口电站,然后用特高压把电力输送出来。

  尽管发电企业加大对煤炭资源的控制,从企业自身和国家控制资源产品角度都是有益和必要的,但在中电联统计部主任薛静看来,这种做法却有失公平,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培养,因为“发电企业不仅控制了电力,还控制了其他行业的垄断资本”。

  “对发电企业来说,当然是划算的,通过控制煤炭,它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损失,但从培育市场竞争角度来说,如果电力企业控制了很大一部分煤炭的话,对水泥、钢铁等同样消耗煤炭的行业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薛静说。

  “再比如同样的电解铝企业,发电企业用自己的煤炭发电,然后做电解铝,它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其他电解铝企业,这对于培育正常的市场竞争没有好处,因为这样大家没有站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对其他企业来说显然不公平,也破坏了已经成熟的市场化规则。” 薛静表示,“我不反对国家加强对资源产品的控制,但关键是让谁来做的问题,是煤炭企业还是发电企业,这一点值得商榷。”

  对于随着电力企业煤炭产能的释放可能会导致全社会煤炭产能过剩的忧虑,薛静则认为这纯属多虑,“我国的煤炭资源量是有限的,国家让发电企业开采煤矿,就不会让地方上开采,因此,发电企业采煤并不会导致煤炭过剩”,薛静说。(王高峰)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