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领域有限开放 民企希望“一碗水端平”(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能源领域有限开放 民企希望“一碗水端平”(2)
2010年05月18日 13:26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另据记者了解,发电成本过高也一直是国内推广光伏发电的最大障碍,目前光伏发电每度2元左右,和普通火电价格相比高出多倍。此前,国家部委相继宣布实施 “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工程,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中国电力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建议应加快光伏上网电价优惠措施的出台,地热、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也需要配套相应的补贴政策,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盈利机制和模式。

  油气领域

  上游放开附加条件

  记者注意到,在民间资本对石油产业链主体的参与中,“新36条”政策放开的最大尺度在于明确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而在被诟病为“玻璃门”的“旧36条”中,油气领域的开放程度仅仅被表述为“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空洞提法。

  “我国油气工业上游生产高度集中,由三大石油公司垄断经营,这种垄断不是经过充分竞争形成的经济垄断,而是基于法律规定的长期行政垄断。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守海告诉记者,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只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油气勘查资质的企业才能获得勘探批准,“所以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能够提供申请时必须的批准文件及法人资格证明。 ”

  值得注意的是,“新36条”并未破除上述石油巨头们所具有的法律特权。根据国务院文件的描述,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民间资本要求 “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由于缺少合法的进入途径,过去地方和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开采领域还存在乱象。“有些开采者没有任何一级政府的许可,直接从事非法盗采活动,由此造成资源浪费,并引发伤亡事故和环境污染。 ”

  即使是通过挂靠大型国有油气企业这一正规途径,民间资本也可能只是对大型油企不愿开发的小矿、尾矿、贫矿等边际项目承包经营。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车长波告诉记者,陆域油气勘探已形成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双寡头垄断竞争的局面;海域油气勘探长期由中海油一家国有公司从事勘探开发。

  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上述研究中心获得的一份研究还看到,我国油气矿业权采取许可证授权制度,截至2007年底,三大国有石油公司探矿权、采矿权项目数已占全国的92.6%,采矿权面积占到全国的99.2%。另据观察,之所以将上游产业作为油气向民资开放的先行者,是因为国内巨头与外资的合作经验已经较为充分,而对于市场苦盼的原油、成品油进口权松绑和民资参与战略石油储备等细化政策,“新36条”并无一字涉及。

  不好摘的“金苹果”

  “如果没有更多具化的配套细则出台,会不会像‘旧36条’那样沦为看得见、摸不着的‘玻璃门’,真的不好说。 ”多位业内人士都对记者表达了忧虑。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坦言:“三巨头有什么动力与民营企业携手呢?如果政策只是到此为止,他们可能更愿意选择进行国际合作开拓。 ”

  据车长波介绍,上游市场化准入的范围是空白、拟招投标区块和流转的矿权。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陆、海总的沉积盆地面积约550~600万平方公里,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及延长油矿已经登记了450万平方公里。

  “由于油气田地层压力下降,油气田单井产量亦逐年下降。”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从事能源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师马建国则向记者测算,即便是现有区块,目前中国石油70%的原油产量也是来自开发10年以上的老油田,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为主要特征,普遍进入了开发中后期,剩余储量高度分散化、复杂化。换言之,即使是巨头公司愿意合作,不可预期的产量风险恐怕也是民营资本必须承担的问题。

  不过,尽管探索之旅长路漫漫,后期配套政策能否带来更多市场兴奋点,业内不少人士还是抱有期望。记者注意到,对于民间资本需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要求,“新 36条”并没有展开过多细节。曾任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的吴钟瑚认为,可以允许民营企业到从事勘探开发的国有企业投资参股。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则认为,如果国家能收回石油巨头没有按期完成勘探开发任务的资源,民营油企有更多进入机会。

  “发展中小石油公司和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主要优势是油价为市场价,竞标选择作业队伍,没有‘关联’负担,人力成本也比较低廉。”车长波表示,存在的问题则主要是法律地位不明确加剧了短期行为,需要不断地提高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这离不开有效的监管。 ”记者获悉,美国和加拿大基于其强有力的监管能力,上游石油工业采取完全市场化的做法。在美国,有大小石油公司4000家以上,加拿大也有几百家。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