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男子欲卖儿女附送现金和房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离婚男子欲卖儿女附送现金和房产

2010年10月27日 04:45 来源:重庆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他手头有4万元存款,家里还有价值4万元的房屋,现在每年还能挣5万元工钱,应该说,他算是不差钱的了。

  但是,他却致电本报“求助”,要将自己一对可爱的儿女“卖”出去。

  难道,孩子不是他亲生的?难道,是他不爱自己的孩子了吗?

  震惊:

  男子来电要“卖”儿女

  前日上午,记者接到一男子电话。男子称,想通过本报寻找不能生育的家庭,把自己的一对儿女“卖出去”,唯一的条件就是要对孩子们好;另外,自己还将手头的4万元存款和家中价值4万元的房子一并随孩子赠送。

  究竟是什么事情逼得他要将儿女相送呢?昨日,一脸憔悴的陈敬凡接受了记者采访。

  陈敬凡40岁,家住忠县花桥镇师联村7组,之前一直在上海打工,目前在渝中区大坪附近一工地上班。1998年,陈敬凡与李丽结婚,现在女儿梅子11岁,儿子小明(孩子均为化名)9岁。

  今年9月14日,陈敬凡与李丽因感情不和离婚,一对儿女跟了陈敬凡。

  离婚后,两个孩子留在老家与爷爷一起艰难生活,陈敬凡回到主城打工。

  陈敬凡的父亲陈孟胜74岁,已有8年没耕种庄稼,大米、油盐等都要蹒跚两个多小时去场上购买,现在老人实在走不动了。

  陈孟胜说,儿子离婚后,担心他和孙子在家买米、担水、洗衣服困难,每隔半月就要回家一趟,帮着买米买油买菜洗衣服等。

  上周,陈敬凡又回家了。气温降了,儿子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女儿的头发蓬乱,父亲因起早为孩子做早饭受凉感冒了。看着老小凄凉的神情,陈敬凡悄悄落泪了。

  深夜,儿子紧紧地搂着陈敬凡甜甜地睡去;女儿一晚上不住地说梦话叫妈妈。清晨他又要回城时,父亲拉着他的手老泪纵横:“儿啊,如果我哪天死了,遗书就夹在堂屋的墙缝里。”

  看着父亲佝偻绝望的神情,陈敬凡强忍着泪水扭头离去。后来村里的赤脚医生告诉他,老人近来一直吃饭难以下咽,可能得了癌症。

  无奈:

  家中老小无人照顾

  “想回去照顾他们。”可孩子要读书,父亲要治病,陈敬凡说,回家种地只能糊口,根本养活不了全家。可是留在城里,病中的父亲怎么办?孩子们谁来管教?陈敬凡出生不久就没了母亲,一直是爸爸拉扯大,他深深体会没有母爱的童年。

  为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陈敬凡尝试过再婚,可是一提起一对儿女,都摇头。经历了这些,陈敬凡觉得,即便找个老婆勉强过日子,对孩子也不会好到哪里。他决心再也不娶。

  父亲身体每况愈下,怎么办呢?陈敬凡打算将孩子从村小转到其他学校,寄宿在老师家里,这样孩子有了照应,父亲也能轻松养病。可是跑了几所学校,没有哪所学校肯接纳。

  最后,他只好打算送人,托亲戚、朋友、同事打听谁愿喂养孩子,结果都没有回音。最后,陈敬凡决定向本报求援。

  “并不是推卸父亲的责任。”陈敬凡说,父亲辛苦了一辈子,自己欠他太多,不想让孩子们再拖累老人;其次自己从小生活在没有母爱的家庭中,深深感受过没有亲情的煎熬,将孩子们送出去,只是想他们有个完整的家,能够幸福地生活。

  陈敬凡说,谁愿收养自己的儿女,只要对他们好,家里价值4万元的房产和手头4万元存款一并送上;另外因为老家要修一大水库,两个孩子大约20万元的淹没补偿也一并带走。

  真相:

  想给孩子完整的家

  听说儿子要将两个孩子送人,父亲陈孟胜坚决反对,好好的一对孩子,辛辛苦苦拉扯这么大,说送人就送人,他真舍不得。老人埋怨自己,都是自己这把老骨头拖累了这个家。

  陈孟胜说,儿子其实很爱孩子,每次回家都要为孩子们买好多吃的、玩的,晚上睡觉都搂在怀里,心疼得不得了。自己也是早年丧妻,知道没有女人的家很艰难。陈孟胜说,他知道儿子将孙子孙女送人是没得办法,也是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但自己还是反对。

  “爸爸对我们那么好,为什么不要我们?”提起爸爸要将自己送人,女儿梅子沉默了,她说不愿离开爷爷和爸爸,也不愿意离开这个家。儿子小明说,爸爸给他买过很多玩具,现在天天晚上是赛车陪自己睡觉。小明委托记者告诉父亲,这次自己又考了班上第三名,他不再要玩具了,要好好读书,希望爸爸不要将他们送人。

  对于陈敬凡的举动,邻居黄雅淑说,先是离婚,后是父亲生病,可能让陈敬凡丧失了对婚姻的追求,感到不可能带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于是就想到将孩子送人了。

  记者随后拨通了陈敬凡前妻李丽的电话。李丽告诉记者,自己非常牵挂孩子们,只是她一个人在外没有家,更不可能带着他们流浪,才让孩子跟了前夫,因此自己的存款、嫁妆都没要,就是希望前夫能好好养大孩子。李丽说,现在陈敬凡要将孩子送人,她坚决不同意。 记者 彭瑜 摄影报道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