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车交2000元“保护费”变校车? 交管局称是罚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黑车交2000元“保护费”变校车? 交管局称是罚款

2010年11月03日 11:25 来源:中安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般印象中,黑头车营运都会采取较为隐蔽的方式。而在舒城县张母桥镇,十几辆黑头“面的”却光明正大地和正规中巴车抢起了生意,几乎成了学生的“校车”。据黑头车司机介绍,他们年初每人向交管部门缴纳了两千元“保护费”,可确保一年上路无忧。舒城县交通局表示,当地交管站收的是罚款,不是保护费。

  暗访:十几辆黑头车几成校车

  ,张母桥镇中心学校放学了,学校门口停了4辆中巴车和15辆“面的”。几分钟后,每辆“面的”都被挤满,其中一辆车最多塞了近10个学生,而一旁的中巴车生意明显清淡些。“面的”司机张师傅介绍,每天这个时候是生意最好的时间段,不少学生都会选择坐“面的”回家。“我们的学生客源是固定的,开学前就跟学生家长商量好了价格,一般350元接送一学期,平均一趟一个学生一块多钱,临时载客要收两块。”

  一名学生介绍,开学前,这些“面的”司机就去过他家,和其家人商量一学期接送的价格。“可以还价,大部分人只给300元左右。”而一位中巴车司机则告诉记者,他们的车不能还价,所以在价格上没法跟“面的”竞争。

  记者在暗访中得知,4辆中巴车的行驶证、客运证等手续均齐全。而15辆“面的”却没有一辆拥有客运资格证,均属“黑头车”。令人惊讶的是,其中11辆“面的”车司机连驾照都没有随身携带。为何无客运证、甚至连驾照都不带,这些黑头车司机就敢在客运班线上搭载学生?对此,他们均回答:“钱,年初的时候都交过了。”

  司机:交管站搭台收黑车的

  “面的”司机老周坦言,他在张母桥至范家店全程近12公里的路线上,已经从事了两年客运。从上路那天起,他的客运证至今也没有办下来。“交两千块钱嘛,平常跑,不出事,他们就不会逮你了。”老周所说的“他们”指的是舒城县张母桥交通管理站。

  老周说,今年年初,张母桥交管站在客运站附近的供销社门口搭了一个台子,当时交管站的工作人员通知让他们过去交钱。“将近20辆车的司机都‘老实’地排队去交了钱,大家都知道,没有客运证,这个钱必须要交。”旁边多名“面的”司机都表示确有此事,而且他们也都说,自从交了钱以后,黑车确实再也没受到过任何处罚。

  “当时有工作人员说是管理费,也有人说是罚款,其实不好听地讲,这就是保护费。当时交管站有工作人员说能保一年,现在确实也快一年了,他们在期限内也没有再罚我们。”老周说,他之前也想过办营运证,可上面一直没能办下来。“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甭管是保护费、管理费还是罚款,我们只看重结果,让我们上路就行。

  交通局:收的是罚款不是保护费

  当日下午5时,在赶往舒城县的路上,张母桥交管站站长郭厚云驾车“碰巧”遇上了记者。郭站长说,对于收费一事不便多说,但对反映情况的人,他有看法。“关于这笔钱,我不作解释。我也知道是谁老在讲这个事,这些中巴车司机的名声你可以去打听打听,服务态度也非常不好。”

  随后,记者来到舒城县交通局。该局副局长胡永刚介绍,经调查,今年年初,张母桥交管站确实在供销社门前集中收取了17名黑头车车主每人两千元现金,这种行为存在违规。“按照《安徽省交通行政执法规范》要求,查处应当采取分离制度。站里的工作人员当时既是查处黑头车的人,又是处罚黑头车的人,这是坚决不允许的。但这笔钱,收据上写的都是行政处罚,不是保护费。”他补充说,在“处罚”后,该交管站也没有进行及时的后续管理工作,给黑头车车主造成一定的“错觉”,该站站长负有管理责任。

  该局纪检组长何诗傲说,目前已经要求张母桥交管站站长出具书面检查,但现在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该站与黑头车车主进行过“约定”罚款。

  居民:正规车太少,根本不够用

  交通局分管客运的副所长胡贤仑介绍,给这些“面的”办客运证确实有困难。一方面法规上有严格规定,张母桥镇这条客运线路不能再增加一辆从事客运的车辆,所以政策上就有限制。另一方面,从安全上考虑,这条客运路线太简陋,确实不允许这么多车在路线上跑,容易出事故。

  可即使不具备合法手续,路上依然有大量黑头车在运营,安全又何以有保证?胡贤仑说,这事他们“左右为难”。“那么多学生和出行的群众,光靠几辆中巴车,运力也达不到,‘面的’确实存在一定的服务性。但对于乘客来说,他们的利益和安全也受到了一定威胁,我们也很为难。”

  张母桥镇居民徐顺说,他知道这些“面的”都是黑头车,可是为了方便出行,即使有风险,他还是会选择黑头车。“现在的客运状况跟以前都不一样,人们出行越来越频繁,都好几年了,就这么4辆正规车,相关部门应该给老百姓想个周全的办法。”

  “整个张母桥的运营状况,我们会抓紧调研,之后会把实际情况向上级部门汇报,尝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既能保障乘客的安全,又能方便群众出行。”胡贤仑说。(新安晚报 樊大龙)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