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广州第一代个体户"回忆:曾被任仲夷"点"为名人

2008年02月25日 11:5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2008年1月21日下午,容志仁在海印苑小学作了一个讲座,其中提到心理学、弗洛伊德和《梦的解析》。

  容志仁简介

  广州市第一代个体户,创“容光”饮食店,以一毛钱“学生餐”被媒体报道而成为名人,先后被邓小平、胡耀邦接见,后被选为广州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第一届会长。1980年代末出国,声息渐不闻。1994年回国后,从事文化艺术事业,现担任一家广告公司负责人。

  想当年

  他脱颖而出成为“大哥”……

  我们12个个体户青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发言。我看大家都不发言,就说“我是越秀区的容志仁”,我讲述了搞容光饮食店并且特设了一个学生餐等等。任书记一拍桌子站起来,说:容志仁你说得很好,在座的有很多报社记者,你们都要报道。开完会,我一回到家,家里站得满满的都是记者……

  而如今

  昔日“小弟”越做越大……

  我这五年时间在国外,也错过了经济大发展的机会。我只是个开头,做得早一点,做得辉煌的是他们,比如“胜记”发展得很好,香江酒楼又搞了那个长隆世界,还有金海马、立白洗衣粉,他们都越搞越大了,变得举足轻重。当时我是个协会长,是他们的大哥,他们是我的小弟……现在回头看那段经历,是环境所需,我做了自己不是十分愿意做的事,我认为是种偶然,是历史的误解,因为个体户并非我所愿

  容志仁掏出一张《教育剧场》的宣传卡给记者看,“容志仁”三个字与潘伟行、莫伦通等广东知名艺术家一起名列“教育剧场导师”,在这里,他是“历史和语言艺术研究者,社会知名人士”。

  他站在西湖路上等红灯,15分钟后,对面海印苑小学的29名老师将聆听他的讲座。他穿着件灰黑色的中大衣,里面是整洁的褐色西装,打灰色领带。“过去是做要做的事,现在只做想做的事。”他说。

  2008年1月21日下午的讲座名为《老师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语言艺术》。在容志仁的课上,听众不会感到昏昏欲睡,正如他自己所推崇的,“我的讲课带有强烈的表演内容”。在讲座中,他还拿出几块土豆,请年轻的女老师们用吸管试着扎穿它们,以此证明如果注意力集中可以激发潜能。随后他把土豆送给老师们回家炒菜用。

  他提到心理学,讲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及《梦的解析》。他说“粘液质的学生好稳重”。他对记者说,他擅长文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及表演。

  讲课之初他接到两个电话,是演员在询问他演出的日期和地点。在他的名片上,背面第一个名衔是“广州青韵娱乐制作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他还是广东精武会自由搏击队顾问、广州侨艺书画会副会长、广东话剧研究会理事、广东杂技艺术家协会会员、广州越秀区文联顾问。这些,看来都是他“想做的事”。

  他的确非常享受自己的授课过程,有时显得眉飞色舞,他生着广东人惯有的扫帚眉,60岁了———他笑说自己已经“耳顺”———老人斑隐隐映在面颊。

  30年前,他30岁,站在越秀区西华路司马坊街口,为街坊和小学生们端上一碟碟腩汁粉和花生猪骨粥。两平方米的档口上方一块招牌,白底红字,“容光饮食点”(后改为容光饮食店),那是一向喜爱舞文弄墨的容志仁自己写的。那时他是广州个体户最响亮的符号,现在他说这些都是为生存“要做的事”。

  30年时光相隔,年轻人一路走来走成老人家,周一到周五,他必在东湖酒家喝早茶,与三五文化界朋友谈演出策划,聊粤曲书画。广州第一代个体户的杰出代表容志仁,在这位文化人容先生身上荡然无存。而且,他在刻意抹去。

  容先生现在更乐意谈他的策划。“1月27号、31号有两场演出,为企业搞的,让外来工在广州过一个快乐的春节。”大年初一,他带着30余位演员到台山都槲镇演出,近几年春节都是这么过的。他希望人们把他看成一个文化人、读书人,一个专业的文艺策划。过去,他是个体户们的“大哥”,现在,他是演艺人员的“容老师”。

  “个体户容志仁”只活在他的回忆里,他认为那段辉煌乃时势所逼、生存所迫。回到1979年,时势如何把一个偏爱丹青、喜唱粤曲、会玩两手魔术的文艺青年推到第一代个体户的聚光灯下?

  “文革”期间画画为生

  我应邀去给集体的国营的单位画一些广告画,比如农业学大寨、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挥手,甚至也画过《毛主席去安源》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下乡了,在阳江一个山沟里。其实当地农民不怎么欢迎我们,因为我们不会干活,我在那里度过了半年以后,返回了广州。

  回广州也没有工作,生活相当困难。就利用自己的某些特长赚点钱维持生活,我从小就特别喜爱文学,音乐、美术是文学的姐妹艺术,也爱学。水平不高,但是一边做一边提高了。比如画画,街道的美术社接的活做不完,就给我来画。就是为人画炭精画,把小小的照片变成12寸的炭像。美术社接活是四块钱画一幅,给我是一块六,这样我就有十顿饭的钱了,很高兴。当时一顿饭才一毛二。我最多一天可以画到四张。维持生活一般是做这个,搬运工、家庭教师我也做过。

  我也应邀去给集体的国营的单位画一些广告画,比如农业学大寨、毛主席在天安门上挥手。甚至也画过《毛主席去安源》,这是名画,满街上都挂得满满的。生活就是这样过来的。

  街坊劝我开早餐店

  早餐店起家时只有100元钱,买不起大锅,街道文化站说,我们有个大锅借给你用啊,煮粥的第一口大铝锅就是这么借来的

  粉碎“四人帮”之后,当时我觉得好像有点希望,但又不知道有没有希望,感到这种状态可能会改观,希望由于政策的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会改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看报上说要拨乱反正,要把“四人帮”颠倒了的政策改正过来。

  1979年3月,三中全会后四个月,我的户口从阳江回到广州了。当时有好几十万青年回到广州,百废待兴,不可能一下子安排那么多青年就业。我从报纸上看到党和政府提倡发展个体经济,允许个人从事个体劳动,可以开设个体或集体小食店、饭店和杂货店。这不仅使回城青年能自谋生计,也解决了市民“买早点难”、“裁衣难”、“修理难”等问题。我就想,既然没有工作,倒不如从事个体劳动,这样可以解决生活问题。

  我家在西华路一个小巷子里,叫司马坊。1979年3月底,我就去越秀区东风街街道办事处申请个体执照。当时个体执照还没有归到工商局管理。只要你去申请,填了表,就很快给你执照。我拿了证之后,填的是工艺美术,因为这是我个人的特长。街坊们就说,我们西华路既不是商业区,也不是文化区,你搞这些肯定没生意,还不如不做。我问那我应该做什么。他们说我们这里吃早餐很难,根本就没有小吃店让工人、学生吃早餐,不如你就在西华路街口搞个早餐店,保证好生意。

  我说我不会做啊。他们说“我们教你”。我想了一下,如果做工艺美术没有生意,那不等于白做?这样就决定做早餐了。他们就教我,教我熬粥,教我切粉条。

  早餐店起家时只有100元钱,这钱是我和太太积攒下来的。用这些钱买碗买碟,买小锅、酱料、粉、花生、猪骨等原料。买不起大锅,街道文化站说,我们有个大锅借给你用啊,煮粥的第一口大铝锅就是这么借来的。

  当时对于个体户,不用你有铺面,放在哪里都可以。我就在西华路司马坊街口搞了个简陋的棚子,占了一个位置。早餐就是粉和粥,粉分为腩汁粉和牛腩粉,腩汁粉一毛钱一碟(2两),牛腩粉贵一点,两毛五一碟(2两),花生猪骨粥一毛钱一碗,配些酱料,那时还要用粮票。一卖,果然好生意。第一天就赚了3块7角钱,第二天赚了7块多,第三天赚了10块多。

  早上5点钟起床,6点钟出摊,10点钟收摊,经常9点粉和粥就已经卖完了。当然也很辛苦,下午就要准备原料,从粉厂买粉,两毛四一斤。晚上把牛腩煮好,盖着盖子过一夜,早上就香味四溢,用10种佐料煨出来的哦。现在有朋友到我家,还要求我煮牛腩吃。

  刚开始一早上卖20斤粉,后来卖学生餐后,一下子就跳到100斤粉了。

  一毛钱的学生餐

  “我只有一毛钱,一碟粉我吃不下,如果买一碗粥我也不想,能不能一毛钱给我一点粥一点粉啊?”小女孩启发了我,让我出了名

  大约过了两三个月吧,一天有个一二年级的小姑娘,她说,叔叔,我只有一毛钱,一碟粉我吃不下,如果买一碗粥我也不想,能不能一毛钱给我一点粥一点粉啊?我看她那么可爱,就说“好”。我就给她半碟粉半碗粥。

  这个小女孩启发了我,让我出了名。回家后我想,小学一二年级很多这样的小孩子,只有一毛钱的早餐费,他们两样都想吃,又想吃粥又想吃粉,我应该满足他们。

  第二天我就买了很多小碟、小碗,挂了一个牌,写着“学生餐一毛钱,有粉有粥”。这是全城最便宜的早餐。哇,一下子,好多学生都吃这个一毛钱有两样,我的学生餐就这样出了名。

  后来我想:第一次我听了群众的建议,不开工艺品店做学生餐,果然好生意,这就是适应市场;第二次受了小学生的启发,我搞了尽量照顾学生的一毛钱吃两样,果然非常好的生意,这也是适应了市场。

  做了学生餐后,我一个早上就可以卖100斤粉了。从20到100斤,人家一天两天都卖不完这么多。由于我照顾了学生,所以当了很多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常去给他们讲课,做游戏、表演魔术。小学生也协助我打扫卫生,轮流帮我收碗收碟,让我很感动。

  西华路上像我这样的摊位那时并不多,个体户被叫做“街边仔”,大家都怕做个体户,怕被人看不起。我之所以没有顾忌,是为了生存。马斯洛说,人的五种需求第一就是生存。没有生存所有理想都是不存在的。我也没有媒体说得那么高的境界,只是在求生存过程中,客观上为群众做了一些好事。说老实话初衷就是为了生存。

  我只做早餐,也没想扩大摊面。我太爱文学艺术,做完早餐,我还要写作,还要参与街道的文化活动。

  被任仲夷“点”为名人

  任书记一拍桌子站起来,说:容志仁你说得很好,在座的有很多报社记者,你们都要报道,开完会一回到家,家里站得满满的都是记者

  为什么我这么出名呢,也是这个学生餐。1981年8月18日,团广东省委召开广州市部分个体户青年座谈会,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接见了与会的12名青年个体户。我们广东人不能忘记任仲夷,他是为广东改革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位老干部。

  之前各区去找个体户青年人选的时候,越秀区宣传部部长、青少年教育办公室主任邓衍辉第一时间想到我。因为我一直在协助越秀区东风街做文化方面的工作,写了很多首粤曲。干个体还为街道做事,他就把我推荐上去了。

  任仲夷是在省委小礼堂接见我们的。那时我已经做早餐做了两三年,生活已经很稳定了,学生餐也最受欢迎。任书记讲话,表明党和政府的政策要扶持发展个体经济,肯定了我们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补充,肯定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那个时候还是很怕人说个体户是资本主义的。虽然经过了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但是大家心里还是有很大顾虑。

  任书记的讲话打消了我们的顾虑,他鼓励我们,并且说政府要把我们扶上马送一程,“三年免你们的税,要你们好好地干”。青年当时干个体的不多,面子上不好看,都希望有一份正式工作才风光,我们12个个体户青年听了他的话都深受鼓舞。

  他讲完政策后,让我们发言,讲讲我们经营情况如何,有什么需要政府给予帮助的。我们12个个体户青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发言。我看大家都不发言,就说“我是越秀区的容志仁”,我讲述了搞容光饮食店并且特设了一个学生餐等等。任书记一拍桌子站起来,说:容志仁你说得很好,我们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做法,一,你可以自谋职业了,二,你方便了群众的生活。而且你能根据群众的需要来做,很好,在座的有很多报社记者,你们都要报道。

  开完会,我一回到家,家里站得满满的都是记者,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都对我做了报道,一下子我就出了名了。

  我出了名,一早上能卖300斤粉,粥也从两锅卖到四锅。很多人来捧场,甚至于有打的士过来的,还有日本的,朝鲜的,这些客人都来吃,这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我的摊点一直没动地方,1983年3月越秀区诗书街房建社用了7天时间帮我维修了摊位,搭建了一个整齐的棚子。坐不下时,相当多的客人站着吃。一早上能赚五六十块钱,出名之后赚八九十都有。

  我出名之后西华路增加了20家个体户,都是小吃店、电器修理、服装店之类的服务行业。到1984年广州个体户有14万户60多万人。为什么广州个体业发展那么好呢?任仲夷接见我们之后,媒体不断地报道个体户的事迹,个体户不丢人,于是很多人都去做了。

  [1]  [2]  [下一页]

编辑:朱鹏英】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更多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