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施粥摊引风波 民间粥摊如果"不差钱"差什么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义乌施粥摊引风波 民间粥摊如果"不差钱"差什么 (2)
2009年04月16日 12:29 来源:浙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三差舆论引导

  志愿者变成辟谣者

  网民“绿叶”是在当地媒体上看到施粥摊缺人手后,报名参加志愿活动的,正月十三那天早上5点半,与“绿叶”一道来的还有五六位志愿者,此后,报名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仅“绿叶”就发动了近20位网民参加。

  让大家感动的是,这么长时间下来,大家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4月1日早上5时40分左右,义乌市卫生部门两个监督员来到施粥摊现场检查卫生情况,询问稀饭和馒头的生产情况,并登记了小菜的生产日期等信息。本来打算去稀饭加工点查看的,但是林如新在温州还没回来。于是,和卫生部门约好了第二天他回来后再去查看,走前监督员告诉他们千万要注意卫生。第二天卫生部门并没有来。

  4月4日,在施完最后一天粥后,如期停掉了。

  没想到第二天,在林如新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说,不是因为卫生条件,本来还想办下去的。这样到了媒体上,就成了那天卫生检查后被政府叫停,网上针对政府职能部门的骂声一片。

  一直躲在幕后拒绝媒体采访的志愿者坐不住了,他们又开始忙碌起来,因为他们要站出来辟谣,说明真相,“不能因为媒体曲解,在传播中,离事实越来越远,不但让政府背了黑锅,而且也给我们辛苦了65天的爱心成果抹黑。”为此,他们还特意推选出了两位志愿者的“新闻发言人”,一正一副。

  从4月9日到第二天晚上,他们已接受了包括本报、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全国六家媒体的当面采访,“绿叶”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接受媒体的采访,也是最无奈的一次。现在舆论对他们很重要,这次他们也吸取了教训,一是今后必须要合法行善,二要和媒体适当地接触,对慈善行为,也需要舆论上的客观引导。

  四差政府公共服务

  卫生安全怎么管

  4月9日,针对网上热议的施粥摊因卫生条件被叫停的说法,义乌卫生部门作出回应。

  “当时并未说卫生不合格。”义乌市卫生监督所所长、卫生监察大队队长陈丹誉告诉记者,当时两个监督员主要去了解加工点的情况。“不管是营利性还是慈善活动,监管好卫生都是我们的职责,但对于慈善活动,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以更好地服务和倡导慈善之风。”

  当时去现场的卫生部门监督员张映红说:“我们当时介绍自己是卫生局的,想了解他们的加工点情况,指导一下工作。给林如新打了电话,问他加工点的地址,他也说不上来。”

  通过这么一次风波,林如新也明白了一个问题,行善也要讲究质量,施粥摊必须要得到卫生监督等部门的管理,“毕竟涉及到每天1000多号人,万一出点什么事,我们的责任很大”。另外,施粥人员没有健康证,如何保证碗筷的消毒,对这两个问题,他也意识到不能含糊。

  很多网友认为,为粥摊服务的志愿者办个健康证,对碗筷的消毒标准指导一下,提供一下这些公共服务救济并不难。“在社会慈善文化尚不发达的今天,林如新式的施粥善举需要鼓励和保护。眼下,我们最稀缺的,不是慈善供给的意愿和能力,而是保护和培育慈善供给的政策空间。这就需要政府的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慈善事业量体定制。”

  “政府部门对这类民间慈善活动有必要去管理,但如果管理会保护这种自发性和积极性,是值得探索的。”有专家这样认为。

  五差慈善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怎样看待“施粥养懒汉”

  施粥善举,在义乌本地的几个论坛也备受关注,也有网友提出,关于行善是不是应该选择对象,不能助长不劳而获行为。

  采访中,一位志愿者说起当初的事情来还是很激动:“那天,就剩最后一个20岁的女孩子在桌子上吃,喊了好几遍,吃好把碗拿过来,我就等着给她洗这个碗了,洗好了,我要赶去上班。等了5分钟,她就是赖得拿,最后是她的父亲把碗拿过来的。这件事让我很气愤,我真不知道自己为这样的人辛苦有多大的意义。”

  有这样感觉的志愿者并不少。因为很多次看到有雇主到这里来招人,一天65元,结果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宁愿在这里吃免费的粥,也不愿去赚这一天65元钱。在吃粥的人群中据说也有小偷和流浪汉,“我们这么辛苦,难道就是要同情这样的人吗?”

  针对施粥摊是否会“养懒汉”这个问题,志愿者们也专门讨论了一番。有人吃了免费粥后,把馒头藏在兜里,留到中午吃。有志愿者认为这会助长懒惰行为,提出免费分发的馒头由两个减为一个,或者干脆不发馒头,只把粥烧得稠一点。这样求职者不会因为有馒头吃而不去找工作。

  提出反对的则认为,免费施粥是为了给那些外来求职者一份温暖。刚开始有馒头,渐渐地少发馒头直至不发馒头,会让人有一种被冷落的感觉。网友“啃啃猫”说,施粥并不仅仅是为了救助要饿死的人,而是体现一种善心,“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我们眼中区区的一顿早饭,对他们来说,或许就是一天的希望,就是努力寻找工作的动力。”

  施粥摊的组织者林如新却认为,在施粥摊面前,不管他是小偷还是懒汉还是一时找不到工作,或者或许他很有钱,都要一样对待。“每天送出的近1000份早餐中,天天来吃的老面孔也就六七十人,最多也就占喝粥者的10%,绝大多数是新面孔。真正懒惰的也就那么极个别的人,并不代表大多数。哪怕他是小偷,我希望他会因为吃饱了肚子,少偷一点,也是好的。”

  一碗稀饭、两个馒头加小菜,每日花1200元左右,就可以帮助1000个人,每天的队伍也越来越整齐。林如新觉得他和其他志愿者做这件事还是很有价值的,毕竟有这么多人得到了帮助。“我不要求一碗粥能起多大作用,对需要的人,它只是一份一两元钱的早饭而已,最多是一份温暖。”

  慈善是什么?不是施舍,更不是有条件的施舍,不是带有优越感的同情,更不是自我满足,而是一种人文关怀。很多人做着善事却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本报记者 陈洪标)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