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商户拒缴过高处理费频遭垃圾堵门(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河南南阳商户拒缴过高处理费频遭垃圾堵门(2)
2009年06月08日 05:5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收费员:其他方法都不很管用

  “我们用文明的方式收费,但众多商户都不愿缴,我们也很为难!”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街道办事处垃圾处理费征收所一位工作人员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该工作人员称,该办事处没有像有的办事处一样,把征收垃圾处理费任务往居委会或者村委会分解,而由办事处的征收所10名收费员收。10名收费员中有8名是女的,用的都是文明的收费方式,但是工作起来很难。

  “自从成了收费员,工资还是那么多工资,工作量却加大了,从来就没享受过‘八点上班、六点下班、双休节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收费员说。

  “比如饭店,我们必须趁中午、晚上的饭点儿去,才有可能找到负责人。沿街门面,一般都是老板早上去开门,我们也要起大早坐那儿等着。”这名征收员说,“没人给发加班费。”

  “别说加班费了,完成不了征收任务,明年我们就只能领80%的工资。”旁边的另一位征收员接着说,“市里把垃圾处理费征收任务分摊给区里,区里又分解给街道办事处,哪一级完不成,就要掏钱补空缺,收费任务完成情况直接影响收费员的工资待遇。”

  一个收费员说,“发给商户们的征收政策宣传单,不等我们出门,他们就当着面撕碎,还往我们身上扔。还有,他们只要看见我们来,就赶快关店走人,有时候我们在一家收,出来时发现,半条街的门店都关了门。还有的商户,我刚把宣传单给他,他就撂下一句‘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摆出一副跟人拼命的架势。”

  还有一个收费员说,有一次,她到店里发收费通知书,商户不提供凳子和桌子,征收员就蹲在地上填写。结果,商户先是关电灯,后是关卷闸门,把她关在屋里几个小时。

  梅溪街道办事处把他们的收费任务分解给了辖区的社区居委会。而部分居委会的收费员采取的办法是:带领几个帮手,向沿街商户施压,不缴费就用垃圾堵门。

  梅溪路商业街一个餐饮小店的老板偷偷地对记者说:“不缴费他们就要堵门和打人。我们做点小生意,哪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只好忍气吞声,勉强把钱交了。”

  高收费标准如何算出

  事实上,南阳市众多商户多年来都在缴垃圾处理费。此次许多人拒绝缴费,主要原因是收费标准太高。

  南阳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今年执行的收费标准,2005年10月1日起就开始执行了。这个标准的出台,该局依法履行了听证的程序。

  而有网友指出,南阳市物价局称其在制定标准前,曾组织人员到太原、包头、济源和新乡等地考察,实际出台的标准,均比这几个城市高。

  南阳市物价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南阳2005年制定的收费标准,目前来看确实高于全国很多大中城市。以沿街门店垃圾费一项来说,南阳的标准是河南省会郑州市的5倍,是同为河南省辖市洛阳市的6倍、开封市的10倍。

  对于收费标准太高的质疑,该市物价局副局长吕秀成向记者解释说,首先,2003年,南阳市便着手开始调研垃圾处理收费的标准,但由于当时开征此费的城市还很少,没有更多的参照,所以标准比较粗。

  其次,该市当时建成总投资8750万元的以堆肥、焚烧、填埋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垃圾处理厂,每日可对500吨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所以该市垃圾处理成本就是按照国家“产业化、无害化”的高标准来计算的,每吨垃圾处理成本高达138.35元(含税)。

  第三,根据2004年的数据,该市建成区50平方公里,日产715吨生活垃圾,年产生活垃圾26万吨以上,需要3000多万元的费用。除去当时财政补贴,仍有1800多万元的缺口。另据测算,该市2004年居民垃圾产生量约占全市总数的61.11%;全市共502个餐饮商户,产生垃圾量约占总数的7.56%;沿街门店5710个,产生垃圾数约占9.86%。该市遂依照垃圾产生量均摊1800万元的经费缺口,计算出了各个收费类别的收费标准。

  “从成本测算的2004年到现在,已经5年过去了,当初设计的‘产业化、无害化’的垃圾处理标准一直没有真正实现,目前仍基本采用填埋法处理,使得垃圾处理的实际成本远低于设计标准;同时,南阳的城市发展规模逐渐扩大,需要承担垃圾处理费的人员和企事业单位都在增加,使得每个缴费单元应该承担的费用也在降低。”吕秀成说,“所以,这些众多原因造成我们的有些标准显得比较高。”

  此外,记者在该收费标准的听证会存档材料中看到,参加听证的21名代表中,具有党政机关背景的代表占了绝大多数,而代表各个收费类别的代表,比如餐饮业、旅店业和沿街门店的代表,均只有一位。并且,这三位代表在当时都提出了标准过高的问题,但是他们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

  对此,一位商户还提出:“在各级政府都在竭尽全力扶持经济走出低谷的现在,南阳市却用如此高的收费标准向群众收费,难以理解。”

【编辑:唐伟杰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