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旅游车翻车致9死续:多个涉事部门推诿赔偿(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福建旅游车翻车致9死续:多个涉事部门推诿赔偿(2)
2009年09月17日 09:51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不过,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条“无主路”并非无人“能管”,德化县有关部门已于近期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整改,减少了弯度,设立了指示牌和护栏。而石牛山景区也在事发后停止了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整修。

  “景区道路管理是镇里在管,但监管是交通部门。”德化县水口镇镇长说,发生事故的这条景区道路原本是联系好几个村庄的道路,十年前才开通,由于常出现塌方等情况,单纯的养护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有关部门曾经想花大力气对这一特殊路段进行改造,但又考虑到大改造可能对景区的生态产生破坏,因而这个问题一直处于悬置中。

  就景区道路管理的问题,记者致电德化县相关部门,被告知事发道路已经福建省交通厅验收合格,且该公路属于乡村公路,而目前我国未出台村级公路应达到何种标准以及技术规范的规定,所以不存在有关部门投入不足、造成事故隐患的问题。

  不过,在中共福建省省委旧址前,记者却看到了福建省、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泉州市国防教育基地的三块牌匾,同时在其门前石碑上还刻着“2000年至2002年间,泉州市主要领导等先后3次到坂里考察,决定浇注水口至坂里道路,修复省委旧址”字样。“根据这些,应该可以说明该道路并非村级公路。”泉州律师倪英富告诉记者。

  追根溯源

    非法营运成幕后凶手

  就在遇难者家属为“谁来赔偿”而周旋于各方之中,几近焦头烂额之际,7月17日,德化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司机郑金旺对事故负全部责任。

  不过,这原本的好消息在家属们看来却是尤为“刺眼”,因为在认定书中他们了解到了“司机”郑金旺的“真实身份”———水口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据郑金旺供述,事发当日,因失事车辆原司机有事,他被临时通知前来顶替。

  后经查明,当时五矿公司员工乘坐的5辆中巴车均无合法营运手续,而“雇佣非法营运车辆载客”也成为德化县有关部门要求泉州精彩旅行社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原因。

  “我们雇佣非法营运车辆,那是因为德化县没有提供一个合法的营运市场,让我们去哪儿找合法营运的车?”在被拘留了21日,缴纳210万元保证金后,面对旅行社资金被全部冻结的局面,泉州精彩旅行社法定代表人张镇国感到很冤,他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据调查发现,当地旅行社联系的运载游客的72辆中巴车,均为非法营运车辆。

  在研究了相关材料后,倪英富提出了质疑:“德化县旅游管理部门既然下文要求18座以上的车辆不得进入景区,那么外地旅客到山脚下必然需要换乘小型中巴。景区开发经营多年,这样的接驳方法也存在多年,非法营运为何可以成为‘主要’营运工具,堂而皇之地出入景区?”

  对此,德化县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私车非法营运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有关部门并没有“不闻不问”,不过由于取证难、处罚难、执法人员不足、执法手段落后等现实困难,现状未能得到实质性改变。

  同时,该负责人援引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三十七条称,风景区内交通由景区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不属于交通管理部门管理。而且,非法营运直接损害的是合法经营者的正当经济权益,和路面交通安全没有直接或必然的关系,与本次事故的发生更不存在因果关系。

  不过在采访中,德化县旅游界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活动于景区的非法营运车辆长期不接受检修,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用来载客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由于这种车辆多属于个人,未曾购买相应保险,造成伤亡后往往都无力赔偿。这也是遇难者家属至今未得到赔偿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为吸取“7·4特大交通事故”的教训,8月1日,德化县政府办公室召集该县相关部门研究协调,决定成立统一的旅游客运公司,打击黑车,规范旅游客运市场。

  而截至记者发稿前,赔偿工作仍处在僵局之中,而令遇难者家属深感不安的是———至今,由谁来偿付赔偿金对他们来说依旧是个谜团。

  “尽管亲人的遗体都还没有火化,每个家属的丧亲之痛都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一遍遍地被重复放大,但我们都选择了坚强地站在一起。”两个多月过去了,刘静宏的QQ签名依旧悲伤地写着“最爱我的人离开了我”,但同时她也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了“痛并坚强”,“我们将继续通过合法手段,为亲人讨个说法”。

  案外人语

  丧亲之痛已让每一名遇难者家属心力交瘁,他们不愿意再有过多的“折腾”,正如刘静宏最后对记者所说,每一次交涉,都是在往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但讨要赔偿和追问责任是他们不得不“折腾”的事。

  现在,旅行社破产了,只能拿出区区210万元,对于9死3伤的特大交通事故赔偿来说,这仅仅是杯水车薪。

  不被承认的“景点”、无人认领的“村路”、非法运营的“黑车”,使得赔偿问题错综复杂,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公路平时疏于管理,非法营运习以为常,在这两个与事故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因素上,有关部门的确存在着管理上的缺漏,而对于这样的漏洞,难道就没有人为此负责吗?(本报记者 郭宏鹏 本报实习生 范传贵)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