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人时代"到来 学者吁反思促社会"黏合剂"生效(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生人时代"到来 学者吁反思促社会"黏合剂"生效(2)
2009年09月25日 10:27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社会“黏合”问题的实际内容是建立社会共同体,促进意义共同性的挑战

  社会“黏合”问题的实际内容是,如何应对在市场经济陌生人的世界中建立社会共同体的挑战,如何应对在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时代里促进意义共同性的挑战。

  前者是要在一个市场经济的陌生人世界中,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互助合作的新的社会共同体。这个社会共同体,在宏观上叫做和谐社会,在微观上叫做和谐社区,在社会细胞的层次上叫做和谐家庭和高素质的个人。其实也就是如何在社会快速转型的情况下构筑新的社会秩序。

  后者是要在价值观开放多元的时代里,促进认同度高、归属感强的新的意义共同性。这种意义共同性,在宏观上叫做社会归属感,在微观上叫做社区归属感,在社会细胞的层次上叫做家庭归属感和高素质个人对社会、社区和家庭的认同感。

  意义共同性是不同社会成员、社会群体或社会阶层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得利益、所处地位、所获声望,自我赋予相似或相同的认知。因此意义共同性以利益共同性为基础,但又不等于利益共同性。因为利益共同性并不能必然保证产生意义共同性,社会成员、社会群体或社会阶层有可能对相同的利益赋予不同的意义,甚至相反的意义,在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培育、提高社会成员将利益共同性转化为意义共同性的实际能力是很重要的。在这个快速变迁和明显分化的时期,社会越来越凸显出对于意义共同性的要求。社会成员在观念和价值观方面的共同性,其意义绝不亚于社会在利益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它触及到了,在一个急剧变迁和分化的时代,“我们何以能够共同生活”这样一个核心难题。

  社会“黏合”问题的实质是,探索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

  在陌生人世界形成、价值观开放多元时代到来这两个客观条件下,社会“黏合”问题的实质是,探索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这正是我们社会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所谓“社会建设”,不是别的,从正向来看,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创造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通过这样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增加安全,增进团结,改善民生。

  不论是社会共同体,还是意义共同性,都是与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共同体的建设和构建,主要是与合理配置和培育以物质利益为主的有形的“硬”社会资源,从而是与增强和培育“硬实力”联系在一起的。而意义共同性的建设和构建,则主要是与合理配置和培育以文化力量为主的无形的“软”社会资源,从而是与增强和培育“软实力”联系在一起的,进一步又是与将“软实力”转化为“硬财富”联系在一起的。

  通过制度创新、价值重塑,构建起上述共同体和共同性,培育公平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机制,这是最根本的社会“黏合剂”。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