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村村通道路形似筷子 3公里山路需开半小时(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山村村村通道路形似筷子 3公里山路需开半小时(2)
2010年03月18日 08:1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他接着说:“我知道你的意思,就是怀疑村干部把钱吞了呗。这几天,领导问的、记者问的、村民问的,都是这个问题。老百姓的疑问我知道,我一开始也以为国家会给我们全额的修路款,但是情况并不是这样。我可以坦白地说,这条轮迹路还没有修完,在还有31万元资金完工后才到位的情况下,我们为了把这条路修完,村委会在镇政府的担保下向信用社借了5万元,我还把自家的猪、牛卖了,赊着一屁股修路债。结果大家还是不满意,真是莫名其妙。”

  “更让我莫名其妙的是,有的村国家一公里给补助30万,为什么我们村只有20万?”

  ……

  加上文中没有出现的,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刘清谊一共说了6次“莫名其妙”。

  县级政府应承担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责任

  与刘清谊一样莫名其妙的,还有记者。

  在得到通江县交通局认可古宁寨村轮迹路“基本符合标准,村民未筹资,刘清谊所说的修路款项与实际情况相符,村委会已将到位的86万元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的答复后,记者很纳闷,官方声称“筷子路”属于“村村通”工程,难道这个“通”指的是这样“通”?

  “这很正常啊。”小面包车司机告诉记者,他的家乡情况也是如此,“只不过每家凑了几百块钱,就修成了标准的乡村水泥路。”

  这也是古宁寨村村干部的设想,但群众不同意,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几百元很要命。

  那么,在一个重点扶贫村,农民不凑钱的话,就只能走“筷子路”?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综合发展与战略研究所徐丽所长给出了答案:“农村公路的责任主体应是地方政府,国家根据自身财力及各地发展情况给予一定补助。”

  徐丽所长说:“事实上,最近5年,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扶持力度已经非常大,补助金额超过建路款项的20%,这个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的投资比重。同时,国家对西部农村公路建设的补贴额度也更多。‘村村通’工程中的补助额度没有专门的统计数据,但实际上,国家对这一块的补助占建路资金总数的比重更大。”

  “国家的补贴是否足够建设出合格的农村公路?”记者问道。

  “国家的支持力度已经非常大,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公路的建设需求。”徐丽所长表示,“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都应该担负起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安排资金的责任。其中,县级人民政府应该承担最主要的主体责任,在集中建设期,应加大对农村公路的财政安排,同时,每年还应在财政支出中安排固定合理的比例,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

  记者注意到,在问及修路资金的时候,刘清谊没有提到过通江县政府。

  修路“主体”出了多少钱

  “县里面没有配套资金。”“只是古宁寨村的路没有吗?”

  “据我所知,县里的其他乡村公路也没有。”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通江县交通局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本发如是说。在记者采访之前,他刚从古宁寨村第二次调查归来。

  在王本发出示的,由通江县交通局局长王振签发的《通江县交通局关于洪口镇古宁寨村村道路建设的情况汇报》上,记者看到,“该村通达、通畅项目共计补助资金117万元……2006年,省厅下达该村村道路通达计划5.5公里,国家补助资金55万元;2009年,省厅对同一条道路又下达了通畅计划,国家补助资金62万元。”

  记者没有找到通江县政府出资的资料。

  “我听说有些村子得到的补助是30万元一公里,比古宁寨村多10万元,这多出来的钱是配套资金吗?”记者问道。

  王本发回答说:“那还是国家补助,我们县里只有10条村路是这样的标准。”

  “实话实说,我知道政策上对于‘村村通’工程的公路,地方政府应该有配套资金,可是我们配套不出。”王本发说。

  “而且县财政收入才五六千万,有时发工资都有点拮据。”通江县交通局一位工作人员补充道,“现在县里面全靠国家的财政转移。”

  “所以修路资金主要应靠村民自筹,但村民不愿出钱,我们就只能在每公里20万元的补助标准内想办法,最后确定了修轮迹路,这是不二之选。而且这种路是省里认可的路形,能有效节约成本,满足群众出行需要。”随后王本发给记者展示了一些照片,“古宁寨村的轮迹路没有建成,完成状态的轮迹路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照片中的轮迹路十分平整,路中间的沟与水泥条两旁的外沿处等高,由泥土与石片构成。

  “那么,以后公路的保养费用是由县里出钱吗?”记者问。

  “就和修路一样,主要得靠村民自主筹款。”王本发回答。

  “听说您上午去古宁寨村调查情况,是不是上山一路很颠簸呢?”记者换了一个问题。

  对方笑而不答。

  “您觉得是水泥路好还是轮迹路好呢?”问题变得直接。

  “不考虑成本的话,还是水泥路好一些。”回答也变得直接。

  接着,王本发诉苦说:“修路花的不是小钱,以古宁寨村为例,标准3.5米宽的水泥路,在那里修,也许不止40万元一公里。一条路下来,几百万进去了,全县那么多村子,而且还有饮水等问题需要解决,但我们只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啊。”

  最后,王本发告诉记者,通江县总共有7条轮迹路。

  不能全部依靠国家补助

  “这件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公路建设发展中面临的一种窘境。”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徐丽所长说。

  徐丽所长表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筹集有多种渠道。其中,以县一级地方政府为主体,国家、省市提供一定补助,另外还可以发挥企业积极性,结合旅游、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共同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在农民修路愿望非常迫切而且有能力并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也应鼓励和允许农民自筹资金修路。

  徐所长指出,在当前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问题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制度缺失。

  “绝大多数的地方政府都没有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中,对地方政府出资也没有硬性规定。在国家层面上,目前主要是从车购税中安排一定资金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补贴,这也使得国家对国道建设投资的比例只有15%,大量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建设要依靠银行贷款;地方政府主要依靠国家和省的补助资金以及转移支付的少量燃油税资金,建设养护农村公路,资金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使地方财政在农村公路建设上真正起到保证公共服务的作用?这必须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和解决。”

  徐丽所长担忧地说,“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不能担负起修建农村公路的责任,甚至全部依靠国家的补助。很多农村公路在建设中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这些农村公路路基、路面、养护设备的建设质量不高,更不用提以后的养护和管理费用了。如果养护跟不上,三五年后,一些农村公路的情况可想而知。”

  “农村公路建设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只有进得来、出得去,才能使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快速发展。希望各级地方政府都能关注农村公路建设,担当起公共服务的责任。”徐丽所长最后说。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