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富翁当村支书月薪480元 积劳成疾病倒岗位上——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千万富翁当村支书月薪480元 积劳成疾病倒岗位上
2010年06月05日 14:19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巴沟村委会议室内的光荣墙
张可山生前“治疗”颈椎病的器具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在巩义市站街镇巴沟村,男女老少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解决全村人的吃饭问题,他带领村民引水上山,之后又带领村民勇闯致富路,留下了当年的巴沟精神,为此他献出了自己的一叶肺。

  2005年,64岁的他再次进山,带领全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志在打造现代巴沟新辉煌,为此他献出了整个的生命。

  他就是巩义市站街镇巴沟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可山。

  巴沟村位于浅山丘陵区,属黄河湿陷区,村域面积1.84平方公里,全村分布在3个自然沟,耕地严重不足。1942年7月,张可山出生在这里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由于家庭特殊,他七、八岁时就开始担起支撑整个家庭的重担。拉车,卖煤,背粮食包,只要能挣钱养家,他什么都去干。淳朴的家庭,清贫的生活,造就了他坚强的意志、果敢的性格、宽阔的心胸和无私的品质。

  经过艰难生活的磨砺,十八九岁的他就有特与众不同的志向和想法。提起往事,今年67岁的卫庆喜仍记忆犹新,1960年时粮食急缺,有钱也很难买到粮食。为了买红薯干,他俩沿着山沟向上走,挨家挨户地问,一直到午后才买到。在回家的路上,饱受缺粮之苦的张可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将来我要是当上了领导,一定要让村民不再买粮食!”

  1968年,26岁血气方刚的张可山当上了村革委会主任。实现自己报负的机会终于来了!在村干部会上,张可山斩钉截铁地说:“要首先解决群众吃饭问题。不能等,不能靠,不能要,只有一个字,干!”

  张可山和村里的年轻干部就带领群众来到后山,铲除荒草,削高垫低,用铁锨铁镐和辛劳汗水,开垦出了一片片田地,种上高粱,不仅解决了群众吃饭问题,还用高粱秆做成扫帚,增加了经济收入。

  肚子可以填饱了,张可山又开始思索着怎样使村民的粮食有保证,同时让他们富裕起来。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他脑海中闪现出来:办集体企业!通过办企业积累资金,兴修水利,提高粮食产量,让群众吃饱吃好,还要有钱花。

  1968年6月11日,经过和村里干部们商量,张可山、焦得水等8个人办起了手工砖厂。这是巴沟村第一个砖厂,也是当时全县第一个砖厂。在一无场所二无技术三无资金的情况下,张可山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反复动员说服群众,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创业之路。他们边学边干,日夜连轴转,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喊累。经过艰苦努力,终于,第一窑砖出来了,产生了经济效益。张可山成为了村民们真正信赖和拥护的带头人。

  巴沟村人工砖厂引起了当时公社领导的重视,公社决定让张可山在半年之内把人工砖厂建成机制砖厂。没有资金,他们就先把机器赊过来;没有机动车,他们徒步40多公里到荥阳,用架子车把砖机拉回来;没有电,他们从大峪沟借来一台破柴油机发电;制砖机需要安装在水泥地面上,没有水泥,他们就在青石板上凿孔安装;没有运砖工具,他们动员群众,把自家的架子车贡献出来;由于砖机粗糙,生产的砖不合格,张可山就带领大家学着修理机器。多少个夜晚,张可山都是满身油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多少个夜晚,张可山躺在床上,为砖厂发展,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妻子心疼他,家里人不理解,他就索性住在砖厂里。夜里,工人们都下班了,他仍在检修机器……

  功夫不负有心人。巴沟机制砖一次性试烧成功!公社领导在砖厂专门为他举行了庆功会。巴沟砖厂也吸引来了全县五里八乡的参观者。

  然而,废寝忘食的操劳使张可山日渐消瘦,并且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朋友劝他赶快治疗,他却说:“不行啊,砖厂办成了,引水上山工程要马上开工,一刻也不能停,停了就搁浅了。再说这点小病能算啥。”他还告诉朋友要对此事保密。他自己悄悄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肺病,要求住院。但他在医院里呆不下去,两天后,他拔掉输液管,又悄悄出院了。因为他心里惦记着村里的引水上山工程。

  张可山引水上山把一千多亩岭坡地改造成水浇地的想法一提出来,全体村民就群情振奋,积极响应,踊跃参加。没有石头,群众就拆除了家里的院墙、猪圈,把石头运到工地;没有水管,群众就把家里的粮食布袋拼接起来使用;没有电线、水泵,就去借。工程就这样艰难开工了。

  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张可山一直带头苦干,身先士卒。在李麻子寨沟口修建水池时,流沙涌进了水池里,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行。时值初冬,天气寒冷,谁也不愿往下跳。张可山到跟前一看,二话不说,把棉衣一甩,跳进冰冷的水里就干了起来。看到这,大家也都纷纷跳了下去,流沙和淤泥很快就被清理干净。到了开饭的时候,工地炊事员心疼他的身体,单独在他的菜碗里放了些油渣。张可山看到后,非常生气,端起来就倒进了大锅里,使劲儿用勺子搅一搅,然后和大家一起吃。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巴沟村引水上山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巴沟村的1000多亩旱地全部变成了优质高产的良田,当年秋季,巴沟村的粮食单季亩产超过了800斤,轰动了整个巩县,巴沟村成了全县“农业学大寨”的标兵。张可山也由于自己的突出表现,于1968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艰苦的条件和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这位钢铁汉子最终还是病倒了。由于延误治疗,他的肺病进一步恶化,公社领导不得不强行把他送到北京接受手术治疗,结果被切除了一叶肺。手术中,由于麻醉药使用达到最高限量,在做第二、三次手术时,没有使用麻醉药。他就口含毛巾,以超乎想象的坚强意志,忍着剧痛,坚持到手术做完。主治医师含着眼泪,竖起大拇指,同室的病友听说后,也都倍受感动。

  张可山从此也受到了领导的认可。1975年开始,公社领导又一次次找到他,要他到公社办企业。他不顾尚未痊愈的病体,拿出了当年的坚强和执着,甩开膀子大干起来。在他的经营管理下,5个濒临倒闭的社办工厂起死回生,他也成了当时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改革开放后,张可山响应党的号召,先后创办了华东野矿机械厂和金华彩印厂两个私营企业。在经营自己企业的同时,他仍情系巴沟群众。除了平日里接济村里那些困难群众之外,每年教师节,他都为巴沟学校送去慰问金,帮助发展巴沟的教育事业。

  时光飞逝,一晃30多年过去了。时间进入到21世纪,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在巩义大地上一浪高过一浪,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像竹林、张庄这样飞速发展的先进镇、先进村。但昔日先进的巴沟村却落伍了。张可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时的群众更需要一个好的带头人。

  2005年春,站街镇巴沟村要进行第五届村委班子换届选举。站街镇党委、政府建议群众从更大范围去推选心中的带头人。人们再次不约而同地把目标投向了张可山,并成群结队地到他的工厂里请他进山竞选村委主任,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但他的家里人却极力反对,担心他年龄大了,肺部已被切除了一叶,而且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白内障等多种疾病,已经经不起折腾。看着满眼乞求的村民,已经64岁的张可山一拍桌子:“好,我接受了,一定要让巴沟再变个样子!”而对于家人的百般劝阻,张可山坚定地说:“我是个共产党员,我活一天,就不能只顾自己。现在群众信任我、需要我,我就去给群众干,哪怕把命搭上,我也愿意!”

  通过民主选举,张可山被顺利推举为巴沟村村委主任。他把厂子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和老伴儿搬回离开30多年的村子,又一次带领全村群众开始了新的创业。

  原来村泗河以西有100多亩的虚地,芦苇长得有两米高,十多年来就一直这么荒着,看着让人心疼。张可山说,土地是咱们农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的根本,这坚决不能丢。

  上任刚10天,他就自己出资,带领干部群众挖沟排水,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把泗河以西所有的荒地开发了出来。当年第一季粮食产量就达到了800多斤。现在,该地小麦亩产可达到1000多斤。

  村里有条穿村而过的泗河,常年无人清理,已经变成了一个臭水沟、垃圾沟,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而且河道淤积,每到雨季就会威胁群众出行和安全。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整治泗河是关键。河西荒地刚开发完,他就马上带领群众清理近千米的河道。

  张可山的这一行动并没立即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张可山就动员全村的党员干部先干了一天,就连村里六七十岁的老党员,也加入了清淤的队伍。他的这一招还真灵,全村的群众被感动了,他们都自觉地加入进来,不仅很快清理了河道,而且还在河两岸建起了绿化景观带。如今的泗河两岸绿树成荫,已成为全村群众工余饭后休闲漫步的好去处。

  要想富,先修路。接下来,张可山马不停蹄,又带领干部群众开始改造村里道路。在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下,原来又脏又烂的村道路,变成了平整干净的水泥路。随后,他又带领村民建起了村文化大院、运动健身广场和村办幼儿园,并建立制度奖励学子、关爱老人、帮助困难群众,推行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倡树新风……把一个脏、乱、差的村子打造成了一个清新、美丽、和谐的新农村。到第二年年底,村民们扳着指头数着张可山一年来办的实事,一下子就数了18件。

  但是,张可山还不满足,60多岁的人,他更知道时间的宝贵。看着巴沟村与一些先进村的差距,他实在坐不住、歇不得,他要和时间赛跑,要把巴沟村过去耽误的时间夺回来。他常跟人说:“只要我干一天,就让老百姓都说共产党好!”

  巴沟村位于黄河湿陷区,加上群众该房地基填土不均匀,2002年和2003年大雨之后,全村457户人家,418户房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每逢雨雪天气,很容易倒塌,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面对群众居住问题,张可山十分忧虑。他说:“目前巴沟村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群众住房问题。我们要让群众晚上能睡着觉,心里不害怕。”

  张可山认为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建农民公寓。经过村委会商定以后,张可山就开始选址,然后有找专家进行论证,结果是建农民公寓没有问题。可资金从哪里来呢?但张可山有办法,他自筹资金赔付搬迁群众,腾出建设用地;没钱买材料就去赊。终于,在2006年的冬天,下着大雪,巴沟村第一栋农民公寓楼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在村民们惊喜的目光中终于开工了。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