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业教育助力农业人才涌现 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1日 12: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天府之国”四川辛勤耕耘,他们将专业技能巧妙融合于脚下的土地,用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只是四川发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工作成效的缩影,经人才和科技的“加码”,巴蜀大地沃野千里,生机勃勃。

  随着农业发展潜力不断凸显,选择农业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为让学生更“接地气”,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结合,学习任务与田间生产任务直接挂钩。该校农业教研室主任魏文武表示,学习不能只是在教室,要让学生双脚沾上泥土,要让学生能感受到严寒酷暑。

  【同期】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教研室主任魏文武

  把课堂内和课堂外相结合,把学生的教和学相结合,然后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之中,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课堂内的时间和田间(教学)时间,最少达到1比1。(学生)他要走进去,要走到田间地头,要走到合作社,要走到农户家里面,了解他们生产现状,了解他们的技术需求,所以说把农业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贯彻下去,形成自己的对农业产业的认识。

  【解说】记者走访了解到,在农业专业学生中,不乏有从小生活在城市心中向往农村的孩子,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到的农业知识感受“春种秋收”的魅力,未来再从事农业相关工作。

  【同期】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昶维

  我就是那种城里面长大的,我很好奇,刚开始很好奇专业。和老师们去外面看一些果园,感觉那种(产业)发展规模很大,然后经济效益很好。学校专门提供了场地,自己种植了果树,我想着以后收获感觉自己会很开心。

  【解说】据介绍,该校推广的机直播稻“齐芽全苗”技术、化肥减量技术、农药减量技术等30余项技术在眉山多个乡镇“开花结果”,累计节省成本7538.63万元、累计增收节支20531.46万元。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代贤军表示,职业教育不仅是科技和人才重要的供给者、服务者、支撑者,其在科技的转化、应用、推广等环节发挥着独特的纽带作用,架起了基础科研到现实生产之间的桥梁。

  【同期】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代贤军

  在现实生产当中,有大量的技术问题需要研究,需要破解,一线专业合作社和稻农他们有很多不会不懂的问题,需要我们的师生去培训,去帮助、提高。我们学校发挥我们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方面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技术优势,先后累计推广水稻新品种新技术30余项,培训职业稻农,基层农技人员,田园明星2万余人。

  【解说】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金光村一片“稻虾共生”基地内,34岁的养殖户万刚正与几名工人蓄水平田,为来年好收成做准备。他毕业于一所高校现代农业技术专业,2016年回乡探索“稻虾共生”模式。目前,他承包的土地平均每亩年产小龙虾300斤、水稻1200斤。从最初的20亩地到如今的400亩,万刚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

  【同期】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金光村稻虾综合种养养殖户万刚

  新型职业农民我自己理解的,它反而是一个很体面的职业,然后我们通过集中的土地流转,然后集中的机械化经营,我们降低了每亩土地的生产成本,然后是提高了每亩(土地)的生产收益。农业不是说它能让我赚多少钱,而是让我不用背井离乡,把家乡建设更好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一点点小的人生目标。

  记者 吕杨 四川眉山报道

责任编辑:【吉翔】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