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西湖街区:昔日百姓口中脏乱差 如今宜居宜游打卡地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1日 18: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0
/
Duration 00:00
Loaded: 0%
00:00
Progress: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0
 
1x

    高清

  • 流畅
  • 高清

  【解说】咖啡馆、茶馆、精品民宿……漫步南京小西湖街区,古朴典雅的老街里,随处可见众多新业态。近日,中国新闻社记者走进南京小西湖街区,探访这里的前世今生。

  【解说】近年来,在“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的改造理念下,共享院落、平移安置房等创新举措在这里应运而生。作为老城保护的创新样本,南京小西湖城市更新项目获得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创新设计项目大奖。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团队负责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说,评奖专家组对这个项目评价是:在社会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同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韩冬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给我们小西湖街区颁这么一个奖,专家的评语里面有这么几个要点,认为小西湖街区在政府和市民通过这种合作的方式,完成这么一个既有历史保护,又有现代建筑综合在一起的,这是一种非常新的路径。里面特别提到了,通过经费、政策、专业的设计,从而把这个地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居民的住房还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通过各种手段,共同来促进一个历史地段的新生,这样的一种模式认为是值得推广的、可复制的。

  【解说】小西湖地处南京老城南核心区域,由于历史沿袭问题,该片区产权关系复杂,居住人口众多。

  【同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韩冬青

  “小尺寸”是针对过去那种大拆大建、推平重来;“渐进式”就是说迫切的,比如说涉及到安全的就要先做。我们是有着更加强调的理念是:城市,我们认为它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过程。南京,其实这座城市(是有)文化底蕴的,表现在我们参与这项工作的各种角色,大家都有这种共同的心愿,能够把它搞好,(这样)也就进入到游客和老百姓日常的生活当中来。

  【解说】记者了解到,更新前的小西湖街区地上房屋密集,临建、违建扎堆,地下市政设施年久失修、管网功能老化严重,居住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重重。

  【同期】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副总经理 黄洁

  整个小西湖片区有7处历史建筑,7条历史街巷,30几个传统的院落,我们都觉得它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的有代表性的一些城市记忆,我们都是应保尽保的,对这些建筑,我们在不断地保护修缮,并加以重新利用的同时,又赋予了整个社区的历史记忆,重新焕发出它的活力。

  【解说】2021年初,小西湖历史风貌区正式开街,老居民喜迁新房,游客纷至沓来。历经沧桑的老城南片区华丽转身,从过去的老城“难”重归老城南的风情万种。改造或翻建后的居民自愿腾迁院落,成为街区的社区活动中心、非遗文创工作室、学习空间、特色民宿、共享花园等,一方面为居民提供了日常生活便利,同时通过保护展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街区活力。

  记者 葛勇 申冉 江苏南京报道

责任编辑:【吉翔】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