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片白”到“七色光” 山西运城守护千年盐池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1日 10: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一池河东盐,半部华夏史。一缕南风从4600年前吹拂至今,山西运城,因盐运而得名、兴盛,在经历过工业化高强度开采、生态欠账之后,中条山、盐湖水的生态回归折射出运城产业思维之变。

  【解说】7月20日,正值盛夏三伏,运城盐湖因气温、藻类的变化,呈现七彩色调,犹如城市一侧的调色板,成为当地特有的地理景观。

  【解说】盐湖,地处城市南端,中条山下,古称河东盐池。相传,远古时期,帝舜在此抚琴吟唱《南风歌》。盐湖之所以能“阜财愠民”,在于其湖中产盐。根据制盐工艺考证和碳—14年代学研究,证明先民早在4600年前就在河东盐池用“天日映成法”采盐。

  【同期】河东池盐博物馆讲解员 支迎庆

  在战国的时候运城古名“盐氏”,到了汉代名“司盐城”,元代初期称“路村”,元延祐年间叫“圣惠镇”,直到元至正十六年盐运使那海德俊修筑了凤凰城,并且还设立了运治,一般盐运司所在之地称之为“运司城”,后来慢慢简称运城。由此可见运城它是一座因盐池而兴,由盐运而建的盐务专城。

  【解说】运城的荣耀和盐湖血肉相连,而城市文脉的延续又依托于盐湖、中条山山水相依的城市格局。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当地对盐湖的利用还局限在“采矿挖煤式”思维。在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之下,盐湖生态也曾一度失色。

  【解说】1997年,22岁的晋永宏入职山西焦煤运城盐化集团(简称“山焦盐化”)。此后数十年间,山焦盐化主要生产芒硝、硫酸镁、氯化镁等。

  【同期】山西焦煤运城盐化集团员工 晋永宏

  当时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左右,运城盐湖芒硝生产,一年产量可以达到200万吨左右,可以说产量达到顶峰时期。

  【解说】在高强度开采资源的同时,工业生产遗留下来的碱渣、硝渣等工业固废,还有随南风飘荡的芒硝粉末,成为运城城南一带居民的烦恼。彼时,不只是在盐湖,类似的情况也在中条山盐湖段出现。

  【解说】2020年9月,运城全面实施“退盐还湖”,盐湖周边全面退出工业化生产,修复盐湖生态、治理中条山等加码实施。当地相继实施盐湖堤埝除险加固、湖区清淤治污、环湖绿道建设、周边绿化生态修复等。

  【同期】运城市盐湖生态保护与开发中心副主任 关妍

  现在通过堤埝整治修复工程,沿湖现在的堤埝已经变成很漂亮的绿道,也已经成为市民的打卡地了。同时盐湖中间各种各样的变化,也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盐湖的这种公园式的这种生态价值。

  【解说】在跳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依赖之后,当地人正在努力探索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同期】运城市盐湖生态保护与开发中心副主任 关妍

  盐湖作为黄河流域的一颗明珠,它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一个盐湖,运城市委、市政府持续开展净湖行动,保护盐湖的生态价值,让盐湖的生态价值能够更进一步体现。

  【解说】作为山西“五湖”治理的重要一环,盐湖的生态空间管控、水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和科学开发等,正成为彰显城市气质、延续千年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

  向上 张立程 武俊杰 山西运城报道

责任编辑:【李季】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