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紧锣密鼓 股市汇市谋定而动(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调结构”紧锣密鼓 股市汇市谋定而动(2)

2010年07月20日 07:27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增加居民收入及社会保障

  证券时报记者:为了更好地推进“调结构”,您认为未来还会有哪些配套措施出台?

  马骏: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应该利用目前推动收入分配改革的强烈社会共识,尽快推动如下改革:一是将国资委系统所持有的上市国有企业股权的相当大一部分转移到社保体系,用于提高养老金标准和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二是大幅提高国有企业的分红比率,从目前的5%-10%提高到3、4年以后的30%-40%,接近国际标准。政府分到的红利应用于充实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降低个人所得税;三是将养老金和失业保险支付标准的提高速度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挂钩。在房地产方面,主要城市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进房产税改革,以减少地方政府推高地价的冲动。另外,应该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占住宅总供给的比重,以保持社会稳定。从存量来看,我认为保障性住房最终应该覆盖30%的城市人口。

  王庆:人民币将继续缓慢升值。同时,还需要理顺国内一些重要的生产要素价格,比如能源以及资源等。另外,还要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这些措施都对中国经济“调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需循序渐进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汇改和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等措施会否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您认为人民币成为“亚币”(亚洲货币),并与美元、欧元抗衡的可能性有多大?

  陶冬: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部分。增加人民币的弹性要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自主性,这需要若干年后才能最终完成。除美元外,加入欧元以及日元、商品货币以及周边国家货币因素,人民币汇率弹性也将加大,这也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做一个铺垫。任何关于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抗衡的想法都还为时过早。

  马骏: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是人民币国际化初期的一步,这是在人民币资本项目没有明显变化情况下的一步棋。此后,应该逐步加速对资本项目的改革,进一步增加人民币灵活性,改革货币政策工具。国际化的内容至少应该有几十项,其中我认为主要的包括:一、扩大和增加QFII、QDII的规模和形式,发展离岸人民币贷款、货币市场、固定收益和股权产品市场;二、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推动汇率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三、利率自由化,将货币政策从数量目标转型为利率目标。

  至于亚洲货币一体化,我本人并不看好。亚洲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增长模式、文化差异等非常大,远远没有形成整合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基础。

  至于人民币本身能否成为储备货币,这我很有信心。10年之内,即使人民币还没有完全可兑换,人民币的金融产品也将通过QFII的形式进入许多国家的外汇储备之中。10年之后,一旦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其成为储备货币的进程将明显加速。

  王庆:从长期趋势看,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人民币未来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但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还不是谈人民币能够与美元、欧元抗衡的时候。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