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QDII成长四年:业绩 越“老”越“便宜”(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基金QDII成长四年:业绩 越“老”越“便宜”(3)

2010年08月23日 1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事物总有两面。“从历史上看,08年成立的一批QDII基金当时也是顶着压力出海,虽然募集情况也和07年形成天壤之别,但因为看准了时机,在09年的市场反弹中表现抢眼。因此,虽然有过折戟之痛,但是只要选择好进入时点,QDII基金还是能够为投资者取得不俗回报。”某QDII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他同时认为,目前是投资海外的又一个好时点,“好做不好发”的规律或将再度被市场作证。

  此外,该基金经理表示,虽然现在QDII基金的募资规模都不大,但客观上讲,适当小巧的规模或许更加有利于QDII基金在“风雨莫测”的海外市场灵活转舵,果断规避市场风险、敏锐把握投资机遇。

  “不过说到底,最后还是要靠业绩说话,”上述银行理财经理表示:“现在的基民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盲目,你给投资者讲再多的愿景,如果没有‘真金白银’作保证,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效果。”

  趋势 “洋篮子”是否值得信赖?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常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收益和分散风险,这也是QDII基金投资海外市场的意义所在。然而“洋篮子”是否更加安全则是目前市场对QDII基金最大的疑问。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江赛春认为,近两三年,全球市场同起同落,尤其国内的大多QDII基金投资的是港股,与国内的相关度高,导致了QDII基金普遍损失的局面。

  江赛春解释说:“其实,QDII基金要发挥分散风险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就是各个市场相关度不强,QDII基金投资的海外市场与国内的A股市场相关度不紧密,而且此消彼长时才能发挥好分散风险的作用。”江赛春认为,理论上,长期来看,QDII基金是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后期分散风险作用是否发挥得好,除市场因素外,还要看各QDII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

  成熟市场的经验显示,在过去年二十年中,海外投资已经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中共同基金是发达国家投资者向海外投资的优先工具。1990年,美国股票型基金中投资全球范围的基金(简称“全球基金”)管理规模合计283亿美元,占股票型基金比例约11.82%,而截至2009年,全球范围基金迅速增至12744.2亿美元,增长比例达45倍,占股票型基金比例达25.71%,上升了12个百分点。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从获取收益的角度来看,海外市场广阔,部分市场成长性更高,投资这类市场,可能获取超越国内投资的收益。从分散风险角度来看,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海外市场来进行资产配置,以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尤其自2007年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之后,全球化投资的理念已经为中国投资者所认知。“所以,虽然要真正达到理想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走出去’依然是一个趋势”。

  那么就目前而言,哪个市场较为具有分散风险的投资价值呢?从近期各家基金的观点来看,以香港为代表的亚太市场依旧被看好。

  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拟任基金经理杨锐表示,目前我国香港市场的市盈率大概在11至12倍,而历史上最低点在发生雷曼危机的2008年,当时的市盈率为8倍,由此可预见香港市场下跌空间有限。

  华安基金全球投资部总经理翁启森也着重看好中国香港市场。他认为,一方面包括社保基金介入的政策层面的推动使得香港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全球资金东移,尤以H股为主要的资金流入地,这就决定了香港具有更为充裕的流动性,有利于市场资产重估过程的持续。

  广发亚洲精选基金经理潘永华表示,未来3-5年甚至10年,亚太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势头会持续下去。从市场回报率来看,A股10年期年均收益率为12.8%,但并不是最高的,香港国企指数、澳大利亚、马来、印尼、印度的10年期年均收益率高于A股。从长期回报率看,亚太市场比较符合基金公司价值投资的理念。本报记者 孙旭

参与互动(0)
【编辑:贾亦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