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对峙口水战:向文波改口道歉

2010年11月11日 17:27 来源:时代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三一重工,一个一贯主动进攻的斗士,又开炮了。

  中联重科,一个一向沉稳淡定的大佬,或反击了。

  11月初,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2010中国工程机械代理商年会上公开点燃了两大重工巨头对峙的炮弹,质疑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公司成本过高,称“原本只需要20亿元的并购,最后花费了50亿元!”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则在大会上迅速反击,痛批三一重工“作为行业竞争对手,在公开场合评价别家私事是不道德的!”

  两家业绩相当、隔湘江而望的长沙重工巨头,多年的竞争暗涌瞬间曝光于日光下,舆情评论肆意泛滥,股价一路飘绿。

  向文波急了,立马私下写道歉信,改口称“中联的收购价是合理的”,但仍不改炮手本色,附以“如协商不妥,则公开宣战”的激进字句。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笑了,接受向文波的道歉,希望“同行共发展工程机械产业”,但仍不丢大佬傲骨,附以“如果受到攻击,定然反击”的原则底线。

  旧伤引爆口水战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口水战聚焦于两年前两大重工巨头同时竞争的海外并购旧案,此番激战甚至牵扯出当时诸多的并购内幕。

  11月2日上午,在2010中国工程机械代理商年会上探讨“企业海外并购战略”话题时,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向文波以某企业并购意大利CIFA公司为例,爆料“原本只需要20亿元的成本,最后花费了50亿元”。

  向文波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中联重科方面的强烈不满,当日下午的一个分会场上,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则以“我对向文波总裁的说法不认同”直接驳斥了三一重工:“中联并购CIFA成本不到20亿元人民币(折合2亿欧元),并非三一方面说的50亿元人民币(折合5亿欧元)。”郭学红强调中联重科作为上市公司,所有数字均有据可查。

  “三一曾为了并购资格问题反复与中联沟通,中联不同意后,三一明确表示愿出1亿欧元向中联购买并购资格。”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在会议现场更是爆出并购内幕的猛料,双方的口水战就此升级。

  事实上,正是三一重工两年前积极筹措收购CIFA案,两年后却又公开质疑该并购案价格过高的前后矛盾激怒了中联重科,双方才会在公开场合公然叫板,这在中国重工行业实属第一次。

  “向文波在会上说的话,颇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针对CIFA并购案引发的口水战,一位当时在会议现场的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两年前三一重工痛失CIFA并购项目是向文波心中永远的痛。

  2008年,同以混凝土机械为主营支柱的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双双争抢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巨头意大利CIFA公司,希望借力CIFA赶超对手。经过竞标,中联重科成功突围,以1.62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的现金支付方式间接获取CIFA60%股权,这无疑刺痛了为此并购案大费周章的三一重工。

  “当时三一重工的出价比中联重科更高,但CIFA却被中联重科竞购成功,原因是三一未获得相关批示文件而中联获得。”上述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了当时交易的细节,“为了获得竞购资格,三一重工曾在竞标前,三天内连续发送四封信函给中联,希望借中联介入该项目,但双方条件未谈妥,最后未遂。”

  时代周报记者向中联重科求证信函事宜,中联方面称:“确有其事。”但中联方面拒绝透露信件内容,称:“内部文件,不能轻易公开。”时代周报记者随后多次拨打三一重工董事长助理周胜瑜的手机,希望求证此事,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周仍未接听电话。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