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水井坊旺季业绩反蹊跷下滑 市场疑公司"留一手"(2)

2010年11月16日 07:22 来源:理财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谁的水井坊

  三季报的反常,更多是勾起了市场对帝亚吉欧“入主”水井坊的期待。帝亚吉欧CEO的外交之行,让市场预期更加迫切。

  由此,水井坊股价不跌反涨也就不足为怪。“股价的上涨和业绩没有什么关系,估计是市场认为外资收购的时间窗口到了,当初源卖给外资批复时间也就一年左右。”渤海证券分析师闫亚磊认为。

  但值得玩味的是,帝亚吉欧CEO随英国首相访华一事,分析师们保持了一致的沉默。据巨灵资讯统计,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券商分析师对此事进行公开评论。

  而此前,局势并不明朗。10月28日,中金分析师袁霏阳研报还称,帝亚吉欧要约收购获批时间将推迟至明年。

  然而,主角水井坊的真实困境却被忽略。长期以来,缺乏一个真正的利益股东站在水井坊的角度考虑问题。水井坊到底是谁的?表面上,它属于49名管理层股东、1678名员工股东和外资股东共同所有。实质上,太多股东等于没有股东。

  “水井坊股权太过于分散,管理层持股最多也就是百分之三四左右,没有一个一股独大的股东。现在白酒市场竞争压力这么大,这些股东们对公司的想法不一样也是正常的。”中部一位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表示。

  数据显示,自2002年MBO(管理层收购)以来,水井坊总资产不增反降。今年9月30日,水井坊总资产23.92亿,而2002年底,其总资产为24.85亿,8年缩水9300万。

  而另一方面,自2004年以来,水井坊连续6年高分红,且分红力度逐年加大。2004年到2009年间,水井坊净利润总额为10.85亿,共分红8.97亿,分红率为82.67%,以杨肇基为首的管理层及员工累计拿走分红1.94亿。

  显然,相对无心恋战、意在套现离场的现有管理层股东而言,外资帝亚吉欧成了水井坊新的故事和期待。

  众多分析师认为,外资收购有利于改善水井坊目前被动的经营局面。中金分析师袁霏阳表示,帝亚吉欧收购是否获批是水井坊未来经营的核心点。

  水井坊出路

  现在,两大悬念摆在水井坊面前:帝亚吉欧收购获批的可能性有多大?即使获批,帝亚吉欧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水井坊的命运?

  前述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透露:“水井坊目前处境并不妙,内部矛盾非常激烈。董事长黄建勇的位置坐得并不稳,比较弱势,几位高管都不愿退。虽然当时杨肇基选择了退,但实质上并没有退,还是全兴集团的董事长。公司高管也亲口承认,现在内部分成几派,都不愿意退。”

  这可以从分析师们在研报中对管理层的微词中得到印证。尖锐者如招商证券(行情,资讯)分析师朱卫华用“进取心不强,经营驱动力不足”评价管理层。他们更愿意把希望寄托在洋酒巨头帝亚吉欧身上。

  今年3月,水井坊公告,帝亚吉欧拟继续收购4%股权,以控股水井坊。众多分析师表达了乐观期待。其中提及最多的是,外资收购使水井坊获得海外市场的渠道优势。

  “水井坊现在的管理团队,心思还是比较浮躁。外资收购只是一个短期的交易机会,对基本面的改善,还得重新评估。”前述深圳匿名分析师谨慎表态。

  “我认为,帝亚吉欧入主对水井坊基本面的改善接近于0。帝亚吉欧3年前就已经进入水井坊,水井坊早就可以借用它的海外渠道了,但海外市场还是没做起来。这有文化因素的影响,白酒在国内好销,但老外喝的不多。白酒市场主要还是在国内。”前述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称。

  “我和水井坊的高管交流过,他们自己都不乐观。这个业内都知道。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相信。大家要的就是一个概念和噱头,”前述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总结,“所以,卡梅伦来了,也没用。”(丁青云 )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