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公司疑为中山公用案内幕交易案“大老鼠”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国资公司疑为中山公用案内幕交易案“大老鼠” (2)
2010年06月04日 09:5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拨通振业投资在工商登记资料留下的一个手机号码。接电话的是一位男士,他自称是从广西来中山打工的,此号码是去年他在小贩处买来的。记者表明来意后,他透露,上个月已多次有人打这个电话,找一位他根本不认识的叫张来明的人。

  张来明不是别人,正是振业投资的法人代表。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振业投资的注册资本为50万元,股东有两位,一是中山市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山实业),出资40万元,持股80%;二是中山市公物仓储中心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山仓储),持股2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查阅了中山实业和中山仓储的工商登记资料。

  中山实业的登记地址和振业投资完全一样,也是兴中道18号财兴大厦附5楼。注册资本为5507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欧阳泽生。中山实业是国有独资企业,股东只有一个——公有资产管委办,持股100%。

  中山仓储的注册资本为100万元,法人代表为郑志均,只有两个股东,中山实业持股90%;中山市润业发展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山润业)持股10%。而资料显示,中山实业又持有中山润业90%的股份。可见,中山实业实际控制了中山仓储几乎全部的股份。

  上述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振业投资的绝大部分股权都被中山实业控制,而中山实业又由公有资产管委办全资控股。

  因此,振业投资的真实身份浮出水面——它是一家国有绝对控股公司,是公有资产管委办的孙公司。

  持股来源

  都是从二级市场买入的

  但是,振业投资所持中山公用的股票,到底来自何处?

  如果是二级市场买入,那就有内幕交易的重大嫌疑。如果是其他国资公司股权划转而来的,或是实际控制人为维护股价公开增持而来的,那获得暴利也无可厚非。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了这段时间所有公告,均未涉及。按理说,年报中都会披露所有涉及上市公司全年的大事,但2006年年报未对振业投资的股份来源有任何说明。

  在市场低迷时,很多公司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往往会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振业投资所持股份如果是国有股东增持,按照程序,事先均要公告。但是,包括中山公用大股东在内,在2006年底均未公告任何公开增持行为。所以,振业投资持有的678万股,应该都是从二级市场悄然买入的。

  另一个证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山公用的发起人股东当时所持有的股份全部处于锁定期,并未解禁,而振业投资持有的股份为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据2006年年报显示,前五大股东中,除振业投资外,其余四大股东持有的股份均有限售条件。既然发起人股份均被锁定,那么要获得流通股,只有从二级市场买入这一个途径。

  背后玄机

  疑为内幕交易案大老鼠

  前面提到,振业投资成立于2006年9月15日,当年年底,它就持有中山公用678万股,这让人产生联想。

  “振业投资似乎是专门为购买中山公用股票而成立的”,某券商投行人士认为。

  的确,除了购买中山公用股票,振业投资似乎再没有其他经营活动,网上的资料也完全查不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公有资产管委办不仅实际控制了振业投资,还和中山公用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1998年10月29日,中山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成立中山市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通知》。中山市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中山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两个单位合署办公。

  而且,中山公用的前身公用科技当年换股吸收合并的公用集团,其登记的股东正是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后来才被划归到中山市国资委的全资子公司——中山中汇集团。中汇集团是中山市国资委为公用科技换股吸收合并公用集团而成立的公司。

  可见,一方面公有资产管委办的孙公司——振业投资,在中山公用重组前大举买入,获利高达7600万元;另一方面,公有资产管委办以及中山市国资委,又是此次重大重组的主导者。调查到这里,其中的迷雾正逐渐散去。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里面老鼠仓的嫌疑非常大。而且,同一控制人下属公司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已经构成关联关系,这也是需要公告的,但上市公司并未披露这一层关系。

  2006年,当时的公用科技公布了一份关联交易公告,转让一家公司,关联方正是中山实业。中山实业支付了首期款后,原本需在当年11月30日前支付余额,最终却是公用集团以下属的3个市场作价,代中山实业偿还了剩余款项。这足见公用集团与振业投资的控股股东——中山实业的关系非同一般。

  但是,中山实业似乎不愿承认和振业投资的关联关系,甚至有故意隐瞒的嫌疑。2007年1月23日,中山公用发布一则公告,在对关联方实业集团的介绍时,称“实业集团与我公司及我公司前十名股东 (不含公用集团)在产权、业务、人员、资产等方面分开,具有独立完善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而此时,振业投资已位列前十大流动股东。

  中山市国资委下属的投资公司都能进行精确交易,那么其他知情人士呢?振业投资会不会只是内幕交易的冰山一角?还有哪些内幕人将浮出水面?请继续关注《每日经济新闻》的后续报道。(记者 朱秀伟 马宇飞 黄晓义)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