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点金手":中国应做好11年后再办奥运的准备(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IOC"点金手":中国应做好11年后再办奥运的准备(3)
2009年10月12日 09:05 来源:新民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再举一个韩国平昌申办冬奥会的公关实例,他们在这方面非常用心,也取得了很大成效。2008年初在北京举行的世界体育大会,在香格里拉酒店,酒店周边有一些低矮的平房。就在大会即将举行,国际奥委会委员们陆续抵达那几天,平房上突然出现了户外广告位,广告内容全是平昌申办冬奥会。每天进出酒店你必须看到这些广告,一周下来你肯定能记住平昌这个名字,还有言简意赅的申办口号。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和有些人想的不一样,在奥运申办中,没有什么台下交易和私下会面,所有东西都是光明正大摊在台面上的。贿选丑闻几乎葬送了整个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如今再也没有人敢于尝试这种做法。在公开的竞争中,用最有效和最先进的手段传递信息,营造对自己有利的舆论氛围和认知氛围,这就是奥运申办的“胜负手”。

  晨:美国总统奥巴马出面,也没能扭转芝加哥的命运,这有点让人意外。

  麦:实际上,巴西奥申委一直非常密切地关心着美国大选。因为一旦奥巴马当选,对于芝加哥申办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加分。芝加哥的问题是奥巴马出马太晚了,他直接前往投票地哥本哈根,此前也没有参与任何的国际政治界游说。巴西总统卢拉则不一样,他不知参加过多少次里约奥申委的会议,以及奥申的新闻发布会。不但如此,他还利用国际政治交往的便利,在国际领袖中宣扬举办奥运会将给巴西带来的历史性变革机遇。大家都知道,北京奥运会期间,一共有80多个国家元首或同级别贵宾到北京参加开幕式,卢拉的个人魅力是惊人的,有很多国家元首当即表示支持里约申奥,有元首还自告奋勇要组织发展中国家,一起支持巴西。

  晨:按照您的观察,8年中“金砖四国”举办奥运会的就有三家,是否可以预言,余下的一家——印度,不久也会出现在奥运申办者行列中?

  麦:为什么不呢,印度将举办英联邦运动会,这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国际体育盛会。要知道,里约就是在举办过泛美运动会之后才进一步向奥运迈进的。

  不过,我个人认为,中国第二次举办夏季奥运会的时间,可能会比所有人意想中都要早。11年后,在巴西举办2016年奥运会之后的2020年,理论上奥运会就可以重回中国。而现实地讲,除了北京外,中国还有其他的城市以现在的条件就完全可以主办奥运会。

  晨:是什么让你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们一般认为,至少还要再过二三十年吧。

  麦:不要忘记了,世界在发生变化。看看在美国举办奥运会的时间间隔,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只过了12年,1996年就轮到了亚特兰大。未来奥运会将不会那么频繁地在美国举行,安全、财政,等等方方面面问题都很难解决,但为什么不能在中国更为频繁地举行呢?未来世界的重心市场在哪里?北京奥运会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届奥运会,具有后人无法超越的水准,中国代表团又已经登上了奥运会竞技成绩的最高峰。这将是中国的世纪,实际上,国际奥委会有些委员甚至认为,将是属于中国的千年到来的时候了。作为世界舞台的主角,在这个世界上最主要的派对上多当几次主持人,这岂不是再正常不过了。

  晨: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主要财政来源是美国的电视台和赞助商,这一点估计是近期无法改变的。这恐怕还将意味着奥运会重回美国的机率较大。

  麦:美国电视台和赞助商在国际奥委会营收中所占得比率已经显著缩小了。记住我说的,世界在变化。

  当然,整个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都希望看到,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扮演越来越主动的角色,要当仁不让。当然中国还不富裕,但如果向奥林匹克运动的投资能够换来更快的发展、更优质的品牌和更大的价值回报的话,我会鼓励中国的企业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中国的有些大型国企,实际上是用美国赞助商赞助两届奥运会的价格赞助了北京一届奥运会。即便如此,成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给他们带来的回报也远远大于其投入。所以,如果没有中国企业延续自己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缘分,我会觉得有些失望。

  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已经显著提高了支付给国际奥委会的电视转播权费,这些费用是要由国际奥委会分配给各个国家奥委会,从而支持整个世界的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因此,这也体现了中国做好了准备在奥林匹克大家庭里承担更大的责任。

  晨:如果中国还有城市具备申办夏季奥运会的潜力,会是哪个城市?

  麦:你说呢,当然是上海。

  奥运会可以再来中国

  “未来奥运会将不会那么频繁地在美国举行,安全、财政,等等方方面面问题都很难解决,但为什么不能在中国更为频繁地举行呢?未来世界的重心市场在哪里?北京奥运会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届奥运会,具有后人无法超越的水准。 ”(甘慧)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