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米高梅借5亿美元融资重组 "007"成重启首个项目

2010年12月07日 09:06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由于债台高筑,米高梅的重组计划最早于2009年5月被提出。

  这家电影公司因为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吸引了不少收购方案,但是所有竞标方案的出价都低于债权人所要求的20亿美元这一底线。在经过了一年多的波折后,失去耐心的债权人坚持要求将米高梅出售抵债。位于曼哈顿的纽约联邦破产法庭于上月批准了米高梅的破产保护申请。

  经过一番协商,米高梅与望远镜电影公司(Spyglass Entertainment)达成协议,两家电影公司将会合并,用新公司的股权抵偿债务,米高梅也向法院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日前,曼哈顿法院批准了该公司的破产重组计划。根据新重组方案,新投资人将以入股方式帮助公司偿还大约50亿美元的债务和利息。作为交换,原米高梅的债权人将会在重组后的米高梅公司获得95%的股份。

  预计12月中旬,米高梅将会脱离破产保护。

  到时,望远镜娱乐公司共同创始人加里·巴伯和罗杰·伯恩鲍姆将共同担任米高梅联合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此前,亿万富翁卡尔·伊坎曾试图让米高梅与狮门电影公司合并,但遭到失败。

  对于法庭的裁决,米高梅联合行政总裁史蒂芬·库珀表示:“法院的裁决对于米高梅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重组计划将很快让米高梅走出目前的困境,重新崛起,以一个成功的制片商身份继续前进。”

  与此同时,米高梅宣布将大规模裁员,把公司雇员从目前的400人规模缩减至320人。

“007”或将打头炮

  对于“007”的影迷们来说,米高梅重组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家曾经拍摄了22部“007”系列电影的好莱坞老牌制片商曾给人们留下无数银幕经典,没有影迷希望它以破产的结局淡出人们视线。

  目前米高梅正在等待来自JP摩根银行的贷款,这笔贷款预计是5亿美元。利用这批资金,公司即可重新投入影视剧拍摄。

  据介绍,新米高梅将低调起航 未来定位每年推出7至8部影片。而新米高梅复出后的第一个作品,就将是无数影迷苦候了数年的新“007”。

  好莱坞某知名电影网站近日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他们相信,几周之后,第23集007电影就将成为米高梅重启的第一个项目。

  这与作曲家大卫·阿诺德近期的一次表态不谋而合。阿诺德说:“我们刚刚得到消息,007项目即将重启,不过变数太多,所以我会保持沉默直到得到剧本。”此前,阿诺德曾为《独立日》以及前两部007电影《007:大战皇家赌场》、《007:大破量子危机》等影片作曲。

  除了第23部007电影之外,《黑天鹅》的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最近也表示,他仍然想在米高梅旗下翻拍《机械战警》。

  2007年,米高梅公司曾宣布要重拍经典老片《机械战警》,他们甚至为此制作了一款海报,上面写着2010年上映。可3年过去了,重拍计划却一直因为债务而被无限期推迟。

  按照当时的拍摄计划,新版《机械战警》的故事背景被设置为“现在”,讲述了20年后在今天的美国洛杉矶,原本被终止的机器战警的程序因为“某种需要”,而重新被启动,此后发生了很多扣人心弦的故事。

  不过,这个计划现在提及还为时尚早。刚刚获批重组计划的米高梅此次显得平静而低调。公司负责人表示,在2012年之前“只打算推出一部影片”。同时,新东家“望远镜”公司也调整了米高梅一向“大制作、大手笔”的定位,计划将每部电影的预算卡在5000万美元左右,只会偶尔会拍一部大制作的影片。

  也就是说,重组后的米高梅,再也不可能有能力和魄力为我们奉献动辄上亿美元打造的鸿篇巨制了。就拿无数影迷期待的“007”为例,前几部“007”系列影片的制作费用都高达2亿美元,但此次的预算仅仅是6000多万美元。为此,米高梅正式将第23部“007”的一半版权拿出来,招徕一名愿意负担其余费用的合伙人。如果寻求不到满意的伙伴,这位在银幕上习惯开豪华跑车、戴顶级名表的间谍很可能不得不改换身份,被塑造成一个30来岁、起居简朴的退伍老兵。

黯淡前景未见改善

  邦德的明星魅力、特技的炫目展现、一番历险之后的大欢喜结局……当米高梅毫无悬念地把“007”这部最长寿又卖座的电影当成复出法宝,好莱坞众多分析家却提出了担忧:如果经营思路和公司结构不见改善,重组后的米高梅仍难以摆脱黯淡的前景。

  在美国,电影的竞争已经不是影片本身的竞争,方向的正确、创意的能力、资本的运作等等完整产业链的开发和科学运用,已经成为制作出好电影的基本保证。

  而分析师认为,米高梅被市场淘汰、逐渐债台高筑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经营理念、方式等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进入新世纪后,美国其他几大电影公司纷纷选择了热门主题,并在影片中不断使用最新的电脑特技。华纳兄弟拍摄了《哈利波特》系列和《蝙蝠侠》系列,迪斯尼制作了《加勒比海盗》系列,索尼影业打造了《蜘蛛侠》,20世纪福克斯更是以十年磨一剑的功力推出了《阿凡达》……但与此同时,在米高梅推出的多数影片中,很少使用3D技术等受观众青睐的新技术。

  电影情节缺乏贴近性、缺少变化,也是米高梅的一大硬伤。“在很多电影纷纷把外星来客作为主角的时代,很难想像还有谁对两个国家之间的谍战感兴趣。”好莱坞分析师华恩说,他不认为007系列对于新生代观影者还有什么吸引力。

  衍生产品缺乏也是一大表现。米高梅的几乎所有竞争对手都从很早起就开始开发衍生产品,如与其电影有关的图书、DVD、玩具、纪念品、游戏、主题公园等,从而获得了巨额利润。反观米高梅,却一直只注重电影拍摄和制造,很少涉足其他领域。近几年,如梦初醒的米高梅终于开始着手经营衍生产品,但由于介入过晚,市场已经被其他传媒巨头瓜分一空,米高梅空掷千金,最终却毫无所得。

想生存须彻底换血?

  还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重组后的米高梅在经营结构上依然没有任何变化,这也使公司的前景不被看好。

  在金融危机后,好莱坞电影迎来了新的春天,票房节节攀升,去年更是史无前例地冲破百亿美元大关,可米高梅却步步走低。

  与米高梅在同一时期崛起的其他大型电影公司几乎都“投靠”了大型传媒集团,为自己找到了强大的后盾。例如同为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的环球被NBC全国广播公司收购,派拉蒙被美国第三大传媒公司维亚康姆收购,20世纪福克斯则隶属传媒巨头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由于母公司实力雄厚,这些电影公司不但能得到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在宣传新影片时更是得心应手。可是,米高梅的电影发行却处处受制于人。

  近年来,米高梅一直把自己生产的电影交由环球、梦工厂、派拉蒙成立的UIP公司,由后者进行国际发行,但少有盈利。2002年,华人导演吴宇森的《风语者》在美国各大院线上映,这部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大片在全球只收回7700万美元票房。而在2007年和2008年,米高梅更是贡献了众多院线赔钱的典型案例。

  2005年,索尼公司以48亿美元收购了米高梅。索尼虽然出手阔绰,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米高梅每况愈下的趋势。“这是谁造成的呢?只能是它的那些狭隘短视的掌门人。”分析师华恩毫不客气地预测说,如果米高梅不彻底转变经营思路,这次破产或许将不会是惟一一次。

解密狮标

  对许多人来说,米高梅就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代名词。它是好莱坞五大电影公司之一;是《乱世佳人》、007系列、《猫和老鼠》还有《指环王》的出品公司。在奥斯卡前20届的历史上,有11位影帝影后出自米高梅。

  直到破产,米高梅仍拥有整个好莱坞最大的片库,包括4100部电影。

  米高梅最为人熟悉的商标,就是那只吼叫的狮子。而在米高梅86年的历史中,共有5头狮子扮演这个角色。

  最初的狮子名叫“斯拉特斯”,在1924年至1928年期间使用,由高德温电影制片公司拍摄,不会出声;

  第2头狮子名叫“杰基”,是“雄狮军团”中第一个会发出怒吼声的成员,存在年限是1928年至1934年。有趣的是,在“杰基”服役初期,电影仍处在默片时代,当雄狮的标识在大银幕上出现时,电影放映员会用留声机同步播放“杰基”的咆哮。

  第3头狮子名叫“坦纳”,在1934年至1956年期间被使用,由于在此期间米高梅佳片频出,“坦纳”可能也是所有狮子中知名度最高的;

  第4头狮子没有名字,鬃毛非常浓密,但被使用的时间也非常短暂,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第5头狮子就是自1957年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利奥”。“利奥”的吼声也有了规律——吼一声是独立制片,米高梅只负责发行;吼两声是米高梅自己出产的产权电影;吼三声是年度巨制。

背景回放

  1924年 米高梅公司的前身——米特罗电影制片公司,老板米尔科斯·洛夫买进了同样濒临破产的由塞缪尔·高德温创办的高德温电影制片公司,并邀请电影商路易斯·梅耶加入,成立了“米高梅”。此后的20年里,《乱世佳人》、《魂断蓝桥》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影片缔造了米高梅的霸主地位。

  1948年 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迫使米高梅放弃了放映业务,从而使得公司业绩受损。

  1957年 米高梅第一次出现亏损。

  1967年 加拿大投资商埃德加·布隆夫曼买下米高梅,但他不善于经营娱乐事业,于1969年将米高梅转卖给拉斯维加斯赌业大亨科克·柯克里安。

  1981年 柯克里安买下联艺(United Artists)并入米高梅。

  1986年 柯克里安将米高梅以14.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CNN。后因CNN资金紧张,他又买回了部分资产。

  1990年 柯克里安将米高梅公司的股份以13亿美元卖给以吉安卡多·帕瑞蒂为首的意大利财团。

  1996年 柯克里安以13亿美元的价格再次获得米高梅的控制权。

  2001年 米高梅靠《汉尼拔》、《律政俏佳人》开始有了转机,但第二年,吴宇森的大片《风语者》票房惨败,导致公司股价暴跌。

  2005年 索尼(美国)公司出资48亿美元收购米高梅。

  2008年 米高梅遭遇信贷危机。

  2010年 米高梅破产重组。

其他美国影业巨头近况

  华纳兄弟

  从2000年至今,华纳兄弟影业几乎都排在前三名,《哈利波特》和《蝙蝠侠》系列成为票房法宝。

  派拉蒙

  《怪物史莱克》系列和《变形金刚》系列均获大卖,趁机推出的《钢铁侠》系列更使得派拉蒙腰包鼓鼓。此外,派拉蒙还计划将《泰坦尼克号》转成3D影片,预计明年公映。

  20世纪福克斯

  《加菲猫》、《博物馆惊魂夜》、《冰河世纪3》都大获成功,公司去年靠《阿凡达》称雄全球票房。

  环球影业

  近年出产的卖座电影包括《谍影重重》系列以及《金刚》。但《金刚》更多的是只赚口碑不赚钱,投入2.07亿美元,在美国的总票房才2.18亿美元。

  迪斯尼

  迪斯尼此前都在靠《加勒比海盗》系列赚钱,但近年来惊奇漫画公司和皮克斯让迪斯尼获益匪浅,《机器人瓦力》、《飞屋环游记》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本报综合报道 RJ025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曦】
    ----- 文娱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