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逝者陈琳:歌声已然湮灭 徒留悲伤疑云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怀念逝者陈琳:歌声已然湮灭 徒留悲伤疑云 (2)
2009年11月05日 16:11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为何她不顾道义选择在朋友家跳楼?

  据一位知情人介绍,陈琳是从一个叫张强的女歌手家中自杀身亡的。张强早年唱过《烛光里的妈妈》。张强应该是陈琳无话不谈的“闺蜜”,和她同住一个小区,在陈琳死前两人一起聊过很长时间,话题大致跟情感有关。当晚陈琳留宿张强家,分房而睡。凌晨时分,陈琳从楼上跳下,身体重重地砸在一层的花园内,没人感觉到落叶与花朵的支离破碎,直到邻居早起遛狗。整整一个上午,没人前来认尸,而晚睡晚起的张强醒来后发现陈琳不在,以为她回了家,直至被楼下的喧闹惊到。警察调查确认陈琳属于自杀。而当天的《法制晚报》里,一则女子坠楼的新闻有一段这样的描述:“上午11时,一名自称死者朋友的年轻女子跑过来,当场放声大哭,她说,之前死者因感情问题来找自己,目前暂住在701号楼九层。

  这个坠楼女子后来证实就是陈琳,只是不知道那个放声大哭的人,是张强还是另有其人。而这些讯息的片段,也给了我们另一个疑问,那就是——陈琳为什么选择在张强家自杀?

  如果那位知情者说的话是真的,陈琳确实死在张强家,那么按常理,一般人是“不好意思”在朋友家自杀的,何况,她自己住的地方和张强家并不远,难道在死前她就没想过,自己的轻生将会带给这个闺蜜多大多久的思想负担?房子以后还怎么住?难道她就不担心张强永远生活在噩梦一般的夜晚?

  张强也好,陈琳也好,其实都是中国流行音乐起起落落的历史见证者,和毛宁杨钰莹陈明这些人一样,从广州到北京,从一张拼盘卡带轻易卖100万张到卖500张CD单曲就开庆功宴,中国流行音乐的起落同样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起落,目前这些早年举国皆知的“歌星”,除小部分外,大多数房子车子还算体面,可跟那些新天王、新精英相比,他们的生活状态却有明显的差别,时代正在遗忘这些当年叱咤一方的歌者,他们的容颜日渐老去,他们的舞台日渐缩小。比如陈琳,老公换成张超峰之后,在成都的酒吧里开过她的小型演唱会,而她死前最后一个活儿是去安徽凤阳参加一个“穴”。随便一个演出商,打来一半钱,他们就开拔了,在一个陌生的中小城市,上台前,再收一半钱,微笑着冲台下高喊:“××的观众,你们好!”唱一两首熟歌下台,酒店猫一觉收拾行李走人。在那一刻,有谁在乎你是当年野心勃勃争天后走国际路线的大腕,有谁在乎你曾经把做好音乐当做毕生的梦想?

  按理说,陈琳去找张强,一定是去寻求感情上的帮助,两人深夜长谈,一定是倾诉后心里面轻松而非肉体的灭绝,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陈琳在和张强聊完之后还毅然决然走向死亡,死前那一晚,到底发生了什么?她们俩到底说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陈琳不顾朋友劝阻在朋友家自杀?张强在此事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在陈琳如秋风中的落叶般坠地之时,我们还不能忘了故事里另一个主人公——从外地赶回北京的现任老公张超峰。据说这阵子张超峰和陈琳吵得很厉害,陈琳的憔悴与失魂落魄给身边朋友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她自杀时,张超峰不在北京,是什么让她如此决绝,连爱人最后一面都不肯见?

  陈琳走的这一天,距离她盼望已久的个人演唱会,仅一个月。

  为何没人说出真相任由流言满天飞?

  重重疑点、重重未知,让这个悲剧充满悬疑。陈琳自杀消息一出,立刻引发每一个闻者的兴趣,但也让太多的人深陷其中。开始时,消息传成了歌手程琳,远在美国的她成了流言的第一个受害者,直到好友郑钧打了越洋电话并向媒体确认,死的人不是程琳才作罢。但这股流言龙卷风依旧在继续,无数手机、电脑不停工作,程琳不是,是陈明?陈明不是,是陈琳?大家互相猜疑着、互相求证着、互相忽悠着,而这道题,又因为各个重要当事人的“关机”、“否认”、“无可奉告”而愈发变得难解。

  流言总有变成事实的时候,下午5点左右,陈琳自杀的消息被证实,但奇怪的是,每一个受访的她的朋友,提及陈琳,提及她的感情或死因,都变得欲言又止,像是知道点什么,可却集体宣称什么都不知道。一度,包括笔者自己,都在反问自己的良心:“为什么,你为什么一定要去确认她的死亡?”或许极力想去确认死亡,或者极力想去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都有一个殊途同归的目的——那就是,最好这个消息是假的!最好,她活得好好的!

  爱了就爱了可以,可一个人,最好别死了。更不能,就这么,死了就死了。

  我们不愿意看到漫天纷飞的流言,我们不愿意看到流言之后各种版本的说法,我们不愿意被各种说法和各种恣意揣测所诱导或诱惑,其实,我们仅仅需要一个哪怕最简洁干脆的真相。

  是,或者不是。

  但真实情况是:第一个人有勇气站出来确认前,谁都不知道。当他确认并为此承担后果后,谁都知道,谁都有自己的踊跃表达。

  在这件事上,陈琳的两任老公、几任经纪人、身边友人、公司同事、知情人……都是心存怯懦的,或者说都是缺位的。

  他们辜负了死者。

  他们让一个音乐艺术家的非正常死亡,多了些闹剧的意味。

  同一天,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死了。我们看到的是及时、透明、专业、肃穆的新闻。

  而这,或许就是娱乐圈和别的“圈”的差别。

  □王小鱼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