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面对真实路况 无人驾驶如何安全“在路上”

面对真实路况 无人驾驶如何安全“在路上”

2022年03月30日 11:10 来源:新华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 本报记者 王甜 蔡姝雯

  打开手机,预约一辆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车输入终点,车辆便可在无人操控的状态下自动驶向目的地……不久前,记者亲身体验了南京江心洲Robotaxi的免费试乘,原本只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正在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

  “无人驾驶终于从技术范畴里开始‘破圈’,走进真实道路。”业内人士感叹,自动驾驶从未如此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从“聪明的车”,到“智慧的路”,再到“灵活的网”,虽然前路漫长,但无人驾驶终将坚定前行,而这其中,除了不断推进技术的革新,“安全落地”更是关键。

  自动驾驶落地雏形初现

  “自动驾驶分L0-L5级,如今量产的一般是L2-L3级,其中L2级是辅助驾驶、L3级是高级辅助驾驶。到了L4级就是高级自动驾驶级别了,可以精准识别各种复杂路况信息并做出智能安全的驾驶反应。”江苏未来都市出行科技集团相关工作人员顾宇介绍,南京江心洲Robotaxi的车辆使用的就是L4级自动驾驶技术,配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等,并融合一套强通用性算法与大量的路测数据,以保证车辆智能安全地行驶。

  上车体验前记者发现,车顶放置的高清摄像头就有9个。顾宇一一解释各个摄像头的功能:前面3个长筒形摄像头主要负责探测红绿灯、交通标志牌、车道虚实线等,上面6个摄像头可以实现360度无盲区感知周围路况,车辆最远检测距离可达250米。

  记者和安全员一起进入车内,启动自动驾驶程序后,方向盘开始自己转动,电脑控制油门大小。随着路程渐长,车辆自动加速、变道、避让行人……在约15分钟的行驶过程中,车速稳定在40公里/小时。在十字路口、货车加塞、转弯掉头等情况下,坐在驾驶座上的安全员始终保持“零介入”——只有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安全员才会有所动作。

  要实现无人驾驶,不仅需要“聪明的车”,还需要“智慧的路”。记者现场观察到,测试道路的8个路口都布设安装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移动计算单元等路测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给车辆发送路测信息,车辆结合自身设备的一些信息融合感知后,会做出一个更加合理的路线规划和决策。”顾宇介绍。

  2021年至今,各类L2-L4级的自动驾驶车辆开始走出封闭路测试验场,驶入真实的道路。这其中,既有面对港口矿山等封闭环境的无人运输、面对干线物流的无人卡车,也有面对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配送、面对社区固定道路的无人环卫车,甚至,出现了直接面向公众的Robotaxi、Robobus,自动驾驶正在进入现实。

  除了南京江心洲Robotaxi,江苏无锡、苏州等地也迎来了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关键时刻:去年底,在无锡锡东新城,拥有世界领先蜂窝车联网通信技术和单车智能技术的6辆自动驾驶小巴,开始行进在开放道路上,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的“亲切伙伴”;在苏州高铁新城,Robobus、无人物流、无人环卫等应用场景也已经先行先试,此外,新城还部署了4大车辆类型、8大车辆形态、25大可落地场景……

  业内人士认为,无人驾驶虽然才刚刚从路测走向小规模实际应用,但可以预见的是,在走出了从0到1的距离后,即使前路还很漫长,初露端倪的商业化落地终将会不断发展。

  “车端智能”叠加“路端智能”

  由于单车智能技术面临的瓶颈,近年来,全球无人驾驶技术正在向“车端智能”和“路端智能”结合的车联网方向发力。

  如何打造车路协同的车联网?这背后,需要数据、平台以及大量硬件设施的智能集成,需要打通来自人工智能、地图定位、整车制造、封装测试等多个环节的产业链。

  苏州是江苏省内首个设立省级车联网先导区的城市,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常熟正发挥各自特长进行探索。

  坐落于相城区的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2020年6月就获得了江苏首张自动驾驶出租车示范应用牌照。“自动驾驶需要获取海量数据。相比于见招拆招地解决单一问题,我们鼓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搭建一套数据驱动的算法框架上。随着量产数据的不断流入,其驱动的算法也会不断迭代,从而去解决自动驾驶中出现的问题。”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数据和算法的支撑下,汽车不仅可以感知近端车周环境实现自动驾驶,还可以实现与红绿灯通讯、突破视觉局限性等功能。这些验证,都在魔门塔联合苏州移动和当地政府共同打造的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从“聪明的车”到“智慧的路”,再到“灵活的网”,众多智能网联汽车企业串珠成链,构建全产业链生态。记者了解到,仅相城区苏州高铁新城已集聚智能网联汽车企业超80家,覆盖软件算法、环境感知、仿真测试、基础设施、出行服务、通信网络等30余个细分领域,2021年完成行业产值35亿元。

  江苏正在加快智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江苏省“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有条件地区推进城市道路、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深化5G应用,建设部署融合传感器、路侧单元、边缘计算、数字化交通标识等新型基础设施。与此同时,推进C-V2X车联通信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区域性覆盖,为车辆与车辆、车辆与云平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提供低时延、高可靠、高密度的通信服务。

  作为国家级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核心区和无锡(锡山)“双智”试点核心区,近两年来,无锡锡东新城方圆45平方公里,通过大量路侧设施和网络的改造升级,已全部成为“聪明之路”;区域内城市智能网联道路实现规模化覆盖,280公里线路里程为全国最长。

  苏州高铁新城也已建成高等级智能网联道路63.4公里,建设了业内领先、能够全面满足车路协同多项需求的5G网络,为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智慧道路数据采集、基础研发提供了全面支撑。

  除了国家和省级先导区外,还有南通致力于发展“车联网终端”、盐城依托车企大力发展“智能乘用车”、常州则在“智能交通控制”上逐渐发力……这也帮助一批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加速落地,让整个产业链不断被延伸、拓宽。

  技术不断突破,安全更要加码

  业内人士认为,在技术不断突破和基建标准越来越清晰的情况下,自动驾驶城市级应用的推广速度将会越来越快。但与此同时,大众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安全。

  目前,各地先行先试的Robotaxi、Robobus都配有安全员,以应对突发情况。在无锡锡东新城,6辆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小巴还各自配有2辆技术协同保障车。“小巴前部加装了不少物联感知设备,用来实时监控安全员状态,当安全员发生打哈欠、接打电话等异常行为时,会及时发出语音提醒;激光雷达分别安装在小巴车身前部左右两边及尾部,可以识别车道内还有车道边缘的障碍物,包括普通车辆、大车、行人、自行车等。”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动驾驶小巴技术总监王鹏程说。

  城市大部分街道上物体数目繁多、遮挡严重,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道路环境,需要海量的数据提供给平台进行分析。“为了提高安全性,我们采用了高精度定位网络方案。平台基于5G MEC部署实现定位数据边缘计算,结合5G低时延实现全域全时段稳定的动态厘米的定位精度能力输出(定位精度≤5cm),可满足智能驾驶车辆全天候、高精度、低时延的位置服务需求。”先导(苏州)数字交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佳利告诉记者,公司已在环卫、出租车、物流、公交等领域展开了应用。而基于车路协同模块,先导还将继续扩展车路协同安全效率服务场景,从用户管理、数据安全、业务安全等方面,有效保障示范区车联网业务安全性、可靠性。

  在技术安全上,不少企业已开始积极研发加密芯片、加密认证等技术,确保车辆与车辆、设备与车辆连接前,会进行密码交换比对,从而排除外部攻击。“以一款车载信息交互系统为例,具有相关资质的公司可以从损害场景、威胁场景、损害影响、攻击路径等方面对产品进行完整分析。目前,省内一些公司已经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实际演练,判定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品是否具有安全性。”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主任戴一凡说。

【编辑:蒋妍】

汽车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