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孙子兵法” 掌握十二招修车不挨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修车“孙子兵法” 掌握十二招修车不挨刀
2009年10月22日 10:33 来源:大河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而一位从事多年汽车维修与管理工作的业内人士透露:很多车主并没有认识到,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决定着修车的好坏。他呼吁,广大车主应该学习一下《孙子兵法》,修车时只要掌握12招,就能避免上当吃亏。

  第一招:知己知彼

  车主疑惑:选择哪家维修厂修理爱车?

  车主刘先生的爱车刚过保修期就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毛病,这让他非常心烦。到哪修车呢?小店便宜,大店贵。去小店吧,担心“便宜没好货”;去大店吧,又不愿多花钱。

  专家释疑:修车一定要选择一个可靠的维修厂,这个“可靠”的主要指标包括质量(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价格、规模(可靠性、售后服务、质量保障周期)、索赔等。

  一般规模较大的维修厂是没有讲价余地的。虽然厂子大并不代表各方面都好,但至少在规模和技术实力上有一定保障。路边店虽然价格便宜,一旦出现问题,解决起来往往很困难。因此,还是要选择正规的汽车修理厂,虽然收费比路边店多一点,却会给车主带来安全、长期的质量承诺,这是很划得来的事。

  第二招:远交近攻

  车主疑惑:预约维修好不好?

  车主王先生称,自己工作特别忙,想预约维修,不知道这样做可不可以?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专家释疑:电话和网上预约维修不但能够节约维修时间,而且还有第一客户的感觉。不过,在与维修厂预约维修作业时,一定要将汽车所发生的故障描述得尽可能详细、清楚,以便获得维修厂技术人员的指导。通过与维修厂业务人员的交流,不但可以发现维修厂员工的素质,而且可以了解该厂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一个优秀的维修技术人员在询问故障发生条件时,应该非常详细、不厌其烦,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故障原因的判断,反之,敷衍了事、匆忙结束的交流,其故障处理的准确性是值得怀疑的。

  第三招:了如指掌

  车主疑惑:车没修先发憷咋办?

  车主吴女士在经历了与修理厂打交道的痛苦后表示:“一提到修理厂就头痛,我该怎么办?”

  专家释疑:送修前一定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爱车出了毛病时,一般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不健康情绪会影响判断力,修车更是如此。此外,送修前一定要对车的基本技术状况有所了解,比如加什么牌号燃料油、什么牌号机油、什么牌号防冻液以及驾驶与车辆行驶特点等。

  第四招:有备无患

  车主疑惑:当天不能取车怎么办?

  车主顾小姐说,她最近把车开去维修,但修理厂说故障不能当天解决,需要将车留厂,这让顾小姐提心吊胆,爱车是自己的“命根子”,放在修理厂,自己看不见,心里不踏实。

  专家释疑:车主最好与修理厂一起将车辆入厂时的里程(参数、图片)数、汽油表指针的大致位置、车辆的外观情况、备胎及工具等进行确认、记录。一定要将车内的贵重物品带走,以免发生纠纷。

  第五招:耳听八方

  车主疑惑:新车必须去指定的维修站吗?

  车主洪先生说,他买了车以后,经销商要求他在自己的维修站进行维修养护。洪先生却另有打算,一是该维修站离他家比较远,不太方便;二是感觉4S店的配件和工时都贵,自己有位朋友开汽修厂,他想在朋友店里进行维修保养。

  专家释疑:4S特约维修站由于是品牌的专业服务站,硬件设施确实比较好,配件也都来自原厂,这些是选择4S维修站的理由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新车用户手册中规定:如果车主在保修期内不在厂家指定的维修站进行养护,则视为自动放弃保修索赔权利。因此,如果你的车子还没出保修期,一定要去厂家指定的4S店做例行保养,维修亦应如此,免得出现问题后成为厂家免责的把柄。

  但是,厂家授权的售后服务站也有良莠之分。来到一个维修站时,比较成熟的做法是不要马上进行业务交易,而应当静下心来,坐在休息区仔细看一看、听一听,观察一下其他车主与维修站的交流情况,或者通过其他客户了解一些必需的信息。

  此外,专家还提醒车主,修车的关键零配件一定要使用原厂件;不管使用了什么配件,一定要让维修厂完工后在维修凭证上注明。

  第六招:不懂装懂

  车主疑惑:修车时让修理工全权代劳好不好?

  车主刘先生说,每次在修车时,听技术人员分析故障,感觉像听天书一般,所以就不愿意倾听,把所有维修大权都交给修理工。但每次修车都不尽如人意,这与自己不懂是不是有关系?

  专家释疑:修车时,即使不懂也要装一点懂,目的是判断其论述是否符合逻辑性而不是犹疑不决或故弄玄虚。所以在排除故障时或排除故障后,一定要让承修方说明引起最终故障的原因。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