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中建装饰集团陈莹:企业怎样用公益故事传播海外形象

中建装饰集团陈莹:企业怎样用公益故事传播海外形象

2019年12月06日 14:2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日前,2019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中建装饰集团党委副书记,“小确幸”公益品牌发起人陈莹在会上发表演讲,以下内容根据该演讲整理:

  阿努拉达普拉是位于斯里兰卡中北部的城市,拥有着2000年的历史,是兰卡最古老的城市也是古锡兰王国的旧都。这座曾经欣欣向荣了一千五百余年后又因战争沉寂了千余年的古老的佛教“圣城”,如今是斯里兰卡最为贫穷的地区之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郭世玉在当地的塞佩拉马村游学时发现,这里的人们受教育程度低,一方面是因为教育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教育受到重视程度不足,孩子们往往因为贫穷或遭受到侵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学校。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建装饰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不远万里来到斯里兰卡,和当地人一起工作、生活,守望相助、共同发展。

  而今,中建装饰与清华大学ICA(学生国际公益设计协会)团队共同发起一座倡导环境友好、融入两国文化特色的儿童公益课堂项目——“小确幸公益课堂”,希望以兰卡人喜欢的方式,将斯里兰卡和中国联系起来。

  以“筑”相融成其深远

  作为扎根斯里兰卡的中资企业,中建装饰集团与兰卡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打造了一系列精品工程,如香格里拉酒店,兰卡最大购物中心等等。这座中建装饰所属东方装饰援建、清华大学学生设计、当地人参与施工的公益课堂,引领众人共同领略并延续着斯里兰卡的古老文明之美,可谓“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公益课堂是一幢两层高的小楼,一层是日常使用的教室和办公区,还有一个用砖砌成的院子,就像是孩子们的家。而二层是当地的第一座图书馆,是孩子们的阅读空间和心理咨询室,也是女孩子们的庇护所。

  作为一个倡导环境友好的绿色项目,我们采用了被动式建筑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这样即使没有空调,房间内仍能保持舒适的温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节约了资源。

  在设计语言方面,我们建造者和清华的学子共同决定以“在地建筑”的设计语言,从气候应对、材料选取、文化符号运用等方面,充分尊重当地传统,将斯里兰卡当地崇尚的“与自然连接”的概念深深融入到建筑设计里,延续了孩子关于家园的想象和记忆。

  除了因地制宜地延用当地材料和工艺,在二层屋架部分我们选择将中式建筑的轻质木结构设计理念引入当地,坡屋顶、大挑檐与框架结构结合,保证了空间通透性的同时,促进室内通风降温。相比传统的泥土、砖石结构屋顶,我们带来的中式建筑的设计理念让兰卡人耳目一新,为当地民居设计建造带来启发。

  “共”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词,在这座“小而美”的公益建筑设计建造过程中,充分体现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公益项目不应该是发起者的“自说自话”,而应尽可能激发受益人参与热情,培育他们的参与能力。我们鼓励和引导当地人参与施工和后期运营,以此增强他们对项目的归属感。更重要的是援建者要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学习了解和融入当地文化,不同传统文化彼此尊重、文明互鉴,共同建造的过程也是取长补短相互融合的过程。企业讲好“一带一路”共建共享的公益故事,促进双向沟通,寻求价值理念的共通点,从命运共同体、共情的维度构企业建海外形象。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

  项目的工期正值雨季,地面的湿滑,给设备的进场和施工造成困难,项目地资源的缺乏更是使得项目组经常面临停电停水的困境。中国人是最不怕困难的民族,我们不服输的黄皮肤们决心要和这个项目“过过招”。资源匮乏,项目负责人胥超就自己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开着小面包车四处去拉水泥、膩子等材料;遇到停电,他就组织人工搅拌和搬运混凝土;碰上缺水,他就组织大家推着人工斗车到附近的湖里运水。

  公益课堂不仅仅是中国智慧的展现,而且是将中国人的善良和诚意传递给全世界的心桥。就像胥超说的,“项目施工不仅仅是一次援建,而是要带着感情做好民心相通事业,才能让项目真正深入当地民众的心。”

  在援建过程中,胥超总是在项目施工时利用一切机会对当地工人进行技能培训,教他们看图纸,理解施工要求,希望以后能够把他们带到我们更多的项目上,从而真正帮助这些贫困儿童家庭改善经济条件;除此之外他和我们的梦想建造团队在闲暇时间还联合会讲英语的村民,在工地旁边开展儿童中英文课堂、绘画设计比赛等活动,在给孩子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当地人项目建成后未来运营的能力。

  从来没有见过中国人的当地村民大概是被这些认真执着勤奋工作又善良诚恳的黄皮肤们所打动,在我们团队举办的各种活动的推动下对项目也有了归属感。Dilshan是一家小商店老板,他强烈的要求加入我们的施工中,于是就每天头戴安全帽、身穿中国建筑反光背心穿梭在工地上当起了义务杂工。离项目最近的一户人家,则把自家剩余的屋瓦,半价提供给项目。而负责屋面施工的分包商得知项目用途后,不顾我们的反对,执意仅以成本价施工。在斯里兰卡当地新年的那天,村民在项目旁自发组织起传统新年活动,参与其中的胥超跟我们说:“活动中村民和儿童,他们发自内心地手舞足蹈,让我为所做的项目感到自豪。”

  教育改善是当地最迫切的民生,正如当地教师所说,“获得良好的教育是这里的儿童摆脱贫困唯一的出路。”中建装饰不仅建造校舍,还带来了当地第一座图书馆;不仅面对面给儿童传授知识,还通过定期职业技能培训为当地青年就业创造机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具持久性的融通。人文交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对于促进民心相通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公益则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非常好的载体。民生就是最大的民心,公益视角须转向当地迫切之需,公益参与者要有意识地去做人文交流的使者,带着共同发展的理念和行动,当你通过真心实意的付出把善良和诚意展现出来,就会得到充分信任和接纳,从而在当地社区建立长期的、良好的形象

  以微而行,成其长远

  胥超说:“在海外工作多年,从来没有想过做一个项目能让自己如此深地融入当地民众。”

  项目在当地大人与孩子的憧憬中落成,孩子们开始定期在这幢“小而美”的双层小楼里进行学习。经常能够在课堂里看到他们席地而坐,握着毛笔,一边先英语、后中文地习读双语版“一二三四五六七”,一边学习毛笔的使用方法。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采访团队到达课堂的时候,这些连自己的官方语言——英语都还不太熟练的斯里兰卡孩子们,唱着“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的中文歌曲表达着对黄皮肤的央视记者的欢迎。临别的时候孩子们最初还有些怯怯的,然后逐渐自然地一一过来握手、拥抱,用英语说谢谢,有的还弯腰俯身手触地面泥沙,行当地的最高礼节。孩子们的眼神里,流露的是些许感激,些许新奇,些许不舍。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与亚非拉各国合作,发挥我国的技术优势,为当地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而我们在斯里兰卡阿努拉达普拉的公益课堂项目,展现了“基建狂魔”的温柔一面。当地村民在参与建设这个小课堂的过程中,与我们梦想建造团队成为朋友,并从我们这里学习到更多的技巧,为他们未来去大城市寻找工作机会提供了技术基础。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便民互惠的大型工程,也有这些小而美的公益项目,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得以照进现实。

  胥超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我们与清华学子以及当地的村民一道共同为孩子建造一个公益课堂为学校,让她们能像普通孩子一样拥有一个纯真快乐的童年,是我们的心愿。”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公益人的心愿。以“小确幸公益课堂”为代表的一个个深入人心的“小而美”的项目,解决了当地最迫切的民生需求,促进了彼此人文交流涌动,深化着不同国度人的感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得以照进现实。

  中建装饰“小确幸”公益品牌理念是精准切中受益人需求,凝聚微力量,积小善为大善。小切口的公益理念在“一带一路”文明互通过程中精耕细作,尤其能使人文交流深入普通民众,促进民间交往。爱与庇护,善良与诚意,美人之美……这些非常小的点,无处不渗透着人文行为的规范,人文关怀的观照,人文精神的滋养。也许这才恰恰是企业在“一带一路”上孜孜以求的品牌认知,认可,认同的共赢之道。

【编辑:李季】

产经频道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