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三顶“帽子”推高大红袍价格 10万/斤不“摆显”(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4月11日 09:2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三顶“帽子”推高大红袍

  尽管市面上的大红袍分有三六九等,但价格却屡屡走高。原因有三:

  原因一:“斗茶”推波助澜

  在业内享有盛名的“一盏红”茶行掌门人张翔向记者揭示了一个“斗茶”的行内风景。

  在福建、广东等地,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几位老茶客,围坐于普通茶行内的小包间中。身边炭炉火跃,水汽升腾。每人陆续从兜里掏出两三包10来克一包的茶叶,不用多说话,陆续拆开,煮茶论道。一小包一小包的茶叶,这个时候便成了挂着号码、开闸狂奔的骏马,数巡过后,总有一两位茶客携带的茶被“高度肯定”,成为此刻“茶王”。

  这就是粤、闽“茶叶江湖”中独有的“斗茶”。好似一场游戏,但不像斗狗、赛马那样有“彩金”;又好似一次比武,但厮杀于无形,博弈于谈笑。这些老茶客,或是当地最资深的茶师,或是最具实力的茶商,他们往往代表着最权威的评判标准。有时,当地的老板、知名人士也会参与进来。

  而这样的“斗茶”,和高价大红袍有什么关系呢?为了在这种“华山论剑”中争先,“剑客”当然对好茶求之不得,因而,就有人自己买来好茶带去比武,也有人专门买来好茶送给重点关系户,这样的需求也就直接推高了量少的极品大红袍。

  原因二:游资炒作

  大红袍动辄每斤几千上万的重要原因,还缘于近两年来进入市场的游资炒作。记者采访多名资深茶商获悉,2008年底开始,房地产商、贸易商开始复制炒作普洱茶的做法,资金陆续涌入武夷山茶产业,并对产量有限的大红袍实施“重点炒作”。产品化得到快速发展,也造成很多产地企业开始浮躁,抢购茶青。大红袍快速拉高价格的时间是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当年年初,武夷山邵武、建阳等县市遭遇冰雹和霜冻灾害,大多数茶园出现了50%到70%的大幅度减产。大红袍整体售价于是随着当地茶叶减产的“契机”突然飙高,从业者众,记者翻阅当时武夷山茶叶同业公会提供的数字,仅在武夷山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茶叶加工企业就从2006年的200多家迅速增至2010年的1000多家。游资在2010年底推高大红袍还有一个背景:股市低迷,楼市调控,市场热钱亟须其他出口。

【编辑:何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