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创新经营模式促农业发展 传统耕作方式改变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0月18日 00:47 来源:CCTV《经济半小时》 参与互动(0)

  第一部分 创新农作物收获方式 增加农民收入

  在10月16日的世界粮食日上,我们了解到,今年以来,受热浪及旱灾等反常气候影响,美国、乌克兰及其他粮食出口国产量大跌,全球粮食供需逼近临界点。不过从我国来看,由于充分注重科技投入,今年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超过1997年的历史最好水平。那么秋粮收成又如何,记者来到了产量大省黑龙江调查情况。

  黑龙江宝泉岭管理局290农场场长张承厚告诉记者,今年割晒时期大致应该在20天左右的时候,一般到10月5号到7号,这个时期一般进入了秋收期了,那么能割半个月的时间,那么这半个月的时候有可能有雨。所以说在前七天尤为重要。

  张承厚所说的割晒是农场今,年大力推行的一种水稻收获方式。张承厚告诉我们,以往水稻都是在霜冻后直接收割,称为直收。收上来的稻谷会集中晾晒脱水入库。然而随着近几年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加大,每年收获的时候,各地晒场都不够用,极易造成捂粮、烂粮的现象。割晒就是把已经成熟的水稻提前割倒,放在地里晒干,这样做一般可提前15~2O天收获,产量也不会受到后期极端天气的影响,还能降低成本,有利于提早进行整地。而这种做法是近一两年才在垦区广泛推行的。割到什么高度,稻穗朝哪个方向倒,都是有统一标准的,这样才能保证收获的数量与质量。看着眼前深甸甸的稻穗,张场长心里踏实许多。张承厚场长表示,今年的粮食是最好的一年,子粒特别好,空瘪粒也特别少,粮食肯定好吃。

  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连续第8年夺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连续10年位居第一的河南省,一跃成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并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010年财经频道来到黑龙江绥化市红星村调查,村里的种粮大户陈啸文一家远近闻名,全家总共种了1000亩地。300亩玉米,300亩水稻,400亩大豆。陈啸文告诉记者,今年价格好,他都没有想到,往年都不行,去年也行一块左右,现在大米就是一块3一斤,一块三多这三毛多钱,就等于和去年差一倍的价格。因为9毛多钱里含着成本,去掉的成本也就剩3毛钱,因为今年高3毛钱,所以就剩6毛,纯收入能多挣一半钱。

  陈啸文一家从1993年开始租地种粮,他还清楚记得,那个时候玉米每斤只有一毛三分钱,大豆才卖6毛钱一斤。2002年,1斤水稻涨到四毛钱,种粮还是不合算。2006年中国取消了农业税,还增加了种粮补贴,粮种补贴,而且从这时候开始,粮价也逐年上涨。2009年水稻的收购价格涨到了9毛多,老陈一家卖粮挣了50多万。但今年水稻只占到种植总量五分之一,种得更多的还是大豆和玉米。粮贩子已经开始来村子里收购大豆了,每斤一块八毛钱,和去年相当,今年能不能增收就看玉米的价格了。而玉米价格也是让老陈一家最揪心的。去年老陈家种了60垧玉米,今年只种了40垧玉米,比去年减少了20垧。陈啸文的儿子陈海滨告诉记者,去年就不赚钱,玉米投资太大。

  陈海滨细细算了一笔账。大豆一垧地也就是10亩投资7000块钱,产量六千斤,每斤卖1块8毛钱,每垧地能收入将近4000块钱;水稻春天插秧的时候,人工也很贵,每垧水稻投资13000块钱,但是水稻每垧地产一万七千斤,每斤卖一块三,那么一垧水稻能挣九千块钱。玉米一垧地要投资10000块钱,产量16000斤,每斤如果按去年5毛5分钱的话,收支相抵就是不挣钱。算这个账不仅是为了知道今年能挣多少钱,关键还是为来年打算,盘算着来年种什么,还要留出来年春天的投资。

  2011年,财经频道记者又到了陈啸文家,2010年收成不错,陈啸文一家花13.6万元买了台进口水稻收割机,还购买了小汽车。去年冬天他们以每斤七毛二分钱的价格卖掉了玉米,每亩能赚到将近一千块钱。记者赶到的时候,陈啸文正在地里。这块地共有50亩,以前种的都是大豆。但是2011年年初,陈家制定种粮规划的时候,做出了新的决定。今年他家的水稻增加到了350亩,玉米增加到了500亩,而大豆则减少到了150亩。旱田改成水田,今年投资不少。不只是陈海滨家,过去这一年,陈海滨家所在的红星村有将近200亩的旱田改成了水田,种上水稻。从春天到秋天,陈啸文天天都呆在这里,照顾这些水稻,秋天来了,看着沉甸甸的稻穗,陈啸文的心才踏实了。

【编辑:卢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