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这份经济“体检报告”怎么看?小编帮你划重点!

这份经济“体检报告”怎么看?小编帮你划重点!

2019年11月28日 14:38 来源:经济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定期体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潮流。对于大国经济而言,进行定期“体检”同样重要。

  不久前,倍受关注的中国经济“体检”报告出炉啦!作为新时代首份国民经济高质量“体检”报告,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简称“四经普”)全面摸清了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海量数据,系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

  

  这份经济“体检”报告有哪些看点?纷繁的数据背后,蕴藏着哪些丰富的信息?如何读懂报告背后的经济信号?小编来帮你划重点!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缘何大幅增长?

  2018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178.9万个,与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增长100.7%。产业活动单位2455.0万个,增长88.3%。个体经营户6295.9万个,而2013年末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为3279.1万个。

  在法人单位中,共有企业法人单位1857.0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1036.2万个,增长126.2%;占法人单位的比重高达85.2%,比2013年末增加9.6个。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

  “ 与上一次经济普查相比,2018年末,不管是企业法人单位数、产业活动单位数还是个体经营户数都出现了大幅增长,这是国家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全面改革市场准入制度。五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例如《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等。各地区、各部门改善营商环境也非常重视,不断落实“放管服”等各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

  从普查的数据看,在企业法人单位数、产业活动单位数和个体经营户数大幅增长的同时,机关和事业单位法人占比由2013年末的9.6%降至2018年末的4.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力图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与上一个普查年度相比,机关和事业单位法人数量虽然略增3.8万个,但是在法人单位中的比重明显下降,这也既印证了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的成效。

  不久前,世界银行发布了《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国的排名从2019年的第46位提升至2020年的第31位,大幅提升15位。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从源头上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企业数量的爆发式增长。

  

  11月23日,工作人员在辽宁沈抚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新华社记者龚兵摄

  同时,我国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创新发展深入推进,新动能培育壮大的新进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加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广泛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热情,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四经普”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企业法人有6.6万个,比2013年增长了37.9%,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7.7%。

  企业是法人单位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发展状况是反映国家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企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的快速增长,是中国经济活力之所在。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企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功不可没。这些市场主体的大量增加,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产业的2000多万从业人员去哪了

  2018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8323.6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2721.3万人,增长7.6%。

  机智的你肯定发现了: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17255.8万人,比2013年末减少了2005.0万人,下降10.4%。这2000多万人去哪了呢?

  其实,公报中的另外两组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2018年末,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21067.7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4726.2万人,增长28.9%。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4931.2万人,比2013年末(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增加了5917.8万人。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有所下降,相反地,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的比重有所上升。这种结构性变化的背后,是反映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一个重要侧面。

  第二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

  不过,第二产业在实现产业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不断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改造,推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新技术和现代化工艺应用,实现“机器换工”,不仅促进了产业脱胎换骨和优化升级,也使劳动生产效率稳步提升,客观上带动了工业企业对用工需求的减少。

  从数据上看,2014年至2018年,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14年的83211元/人,上升到2018年的107327元/人。这期间,我国第二产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数量明显减少,但是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33856亿元攀升至305160亿元,同比增速稳定在6.0%-7.0%之间。

  从另一个角度看,制造业从业人员比重的下降,也与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来培育和促进服务业新经济、新动能的发展壮大,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服务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这是9月20日在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拍摄的舞剑机器人。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2012年至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从244852亿元增长到469575亿元,年均增长7.9%,高出GDP年均增速0.9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1.3个百分点。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2015年超过50%,2018年达到52.2%,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也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吸纳就业的能力强,这是服务业的显著特征之一。特别是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服务业就业“蓄水池”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根据测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服务业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员1375万人,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可以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劳动年龄人口创造了大量的岗位。而大量的劳动力进入服务业领域,也进一步推动了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许多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不少劳动者有激情、有能力,相比于成为“打工族”“上班族”中的一员,他们更希望通过创新创业闯出一番新天地。国家也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营造更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许多劳动者的创业热情,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成了创业者,带动了个体经营户从人员的大量增加。

  为什么说第三产业已成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

  从“四经普”公报看,服务业呈现出了稳健的发展态势,作为我国第一大产业的地位越来越巩固。

  从产业活动单位的数量看,2018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2455.0万个,其中第三产业的占比达到80.3%,比2013年末上升了2.4个百分点。在6295.9万个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个体经营户中,有88.4%的个体经营户从事第三产业。目前,第三产业的市场主体数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有利于为第三产业的长远发展蓄积动能。

  从从业人员的数量看,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主体的大量增加,为劳动年龄人口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2018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8323.6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2721.3万人,增长7.6%。其中,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17255.8万人,比2013年末减少2005.0万人。相比之下,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则为21067.7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了4726.2万人,增长28.9%。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第二产业多了3811.9万人,就业“蓄水池”的功能进一步增强。

  从资产总额看,2018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14.2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19.0%,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比为81.0%。可见,第三产业法人单位的资产规模明显超过第二产业。

  再从营业收入看,2018年,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94.6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48.8%,第三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51.2%。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鲜祖德说:

  “ 从单位数量、从业人员、资产、营业收入等多方面看,第三产业占比均占有很大优势,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实至名归。”

  进一步从增加值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至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高于GDP年均增速,也高于第二产业平均增速。其中,2015年,我国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超过50%,2018年达到52.2%,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当然,服务业作为我国第一大产业的地位,除了体现在规模持续扩大,综合实力逐渐增强上,还进一步体现在对经济增长、外贸、外资等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上来。

  过去,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薄弱,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近年来,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加速上升趋势。2018年,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7%,比第二产业高出了23.6%,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的比重也在持续上升。2016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规模在世界排名分别位列第2位和第5位;2018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了14.6%,越来越接近全球平均水平。随着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这一比重未来仍将持续上升。

  从吸引外资的角度看,随着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投资于服务业的外资比例大幅上升。2018年,外资直接投资总额中,投资服务业的比例已经高达68.1%,服务业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领域。

  新兴产业发展动力缘何强劲?

  2018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6621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7.7%。

  其中,新材料产业14068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1.3%;生物产业12223个,占18.5%;节能环保产业11987个,占18.1%。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近年来,我国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地推动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而且,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广泛融合,加快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支撑。

  

  10月26日,小朋友体验自动驾驶巴士。当日,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技术制造业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8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33573个,比2013年末增长24.8%;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为9.5%,比2013年提高1.7个百分点。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进入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时期,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大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投入大幅增加,带动了科技产出的量质齐升,也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根据“四经普”公报,2018年,开展R&D(全称“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04820个,比2013年增长91.2%,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8.0%。从投入的人力资源看,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298.1万人年,比2013年增长19.5%。从经费支出看,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12954.8亿元,比2013年增长55.7%;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1.23%。从研发成果看,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95.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7.2万件,分别比2013年增长70.7%和81.1%;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38.8%,比2013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尽管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增速快于经济增速,也快于全部工业增速,但产业整体创新水平还不高,一些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仍然存在,一些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新兴产业监管方式创新和法规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还不适应经济发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要求。

  因此,仍然要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促进一批新兴领域发展壮大并成为支柱产业,持续引领产业中高端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完善有利于汇聚技术、资金、人才的政策措施,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营造适应新技术、新业态蓬勃涌现的生态环境,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区域发展呈现出了哪些新局面

  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各区域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发展差距总体呈缩小态势。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看,区域发展协调性正在持续增强,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数量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侧面之一。从“四经普”数据看,2018年末,东部地区拥有法人单位1280.2万个,占58.8%,比2013年末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492.9万个,占22.6%,提高了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405.8万个,占18.6%,提高了0.4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拥有产业活动单位1408.3万个,占57.4%;中部地区568.4万个,占23.2%;西部地区478.3万个,占19.5%。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依靠本身的区位优势和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长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处于引领地位,地区生产总值占据“半壁江山”,成为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龙头”。中西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正在依托丰富的资源能源优势,抓住政策机遇,不断加快发展步伐。

  从另一个角度看,东部地区的法人单位占比略有下降,中西部地区法人单位略有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对各类要素的吸引力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缩小态势,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

  从从业人员看,2018年末,东部地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1621.0万人,占56.4%,比2013年末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9309.2万人,占24.3%,提高了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7393.4万人,占19.3%,提高了0.8个百分点。

  这说明,劳动力人口主要流向东部地区的总趋势仍然没有改变。不过,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政策措施力度不断加大,沿海产业陆续向内陆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发展明显加快,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这是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内的协同创新展示中心(2018年4月24日摄)。新华社发

  “四经普”数据还显示,2018年末,京津冀区域拥有法人单位243.1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115.5万个,增长90.5%;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328.7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291.9万人,增长9.6%。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带动下,京津冀区域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政策带动、创新驱动、投资拉动等各方面力量为区域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此外,长江经济带区域拥有法人单位886.0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404.5万个,增长84.0%;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7380.2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1483.0万人,增长9.3%。长江三角洲区域拥有法人单位485.3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208.0万个,增长75.0%;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451.6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553.4万人,增长6.2%。

  未来,随着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的建立,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持续完善,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将持续加大。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关中平原、兰州-西宁等城市群将吸引更多人口聚集。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ID:jjrbwx)

  记者:林火灿

  编辑:徐晓燕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李玉素】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