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50余个展项亮相北京科技周 包括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模型

150余个展项亮相北京科技周 包括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模型

2021年05月23日 02:27 来源:新京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150余个展项亮相北京科技周

  包括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模型、四足仿生机器人等;首次在石景山首钢园设立科幻分会场

  北京科技周活动开幕,活动将持续至28日。科技周主会场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室内主题展区1000平方米,户外互动展区4000平方米,共展示150余个展项,包括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模型;去年成功下潜至10909米深的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模型;50kg级电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等。

  今年北京科技周首次设立科幻分会场,同时设有“三城一区”分会场、城市副中心分会场。北京“云上”科技周虚拟展厅也将同步上线。

  北京科技周自1995年起连续举办,今年是第27届。

  新京报讯 2021年北京科技周昨日开幕,今年的科技周首次设立科幻分会场。分会场位于石景山区首钢园,观众可以欣赏到脑洞大开的“科幻世”科技艺术概念展,分会场还将举办“科幻之夜”活动以及10余场科幻大咖直播和5场科幻主题论坛、沙龙,活动将持续至28日。

  利用VR、AR、MR等营造未来空间

  记者在首钢园三高炉看到,颇具未来感的《科幻世》科技艺术概念展惊艳亮相。利用VR、AR、MR及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策展人员营造了一个炫酷的未来空间。在高炉空阔的环境中,回荡着时而缥缈空灵、时而激烈的音乐。

  “这就是我们的宇宙八音盒装置。”一名参与创作的清华大学学生称,他们通过卫星收集了宇宙各个方向的波形数据,包括伽马射线,电磁波等,在把这些数据进行转化成人耳可以收听的声音,同时根据各星球的光谱生成不同音色,邀请中央学院的师生进行艺术化创作。目前,主创团队已经做了十几段音乐,每段音乐长达2分钟。

  身份镜像装置“再造”一个自己

  另外一套身份镜像装置由于互动性强,也吸引了众多观众体验。装置可以捕捉观众的“人脸信息”,在镜像中生成一个虚拟世界的人像,类似于科幻电影中的角色。借助人工智能和小程序,虚拟人像可以和观众进行对话。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套作品探讨当前人的属性被数据化的问题,促使大家反思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身份交织的问题。

  据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介绍,分会场的展览共展出50余件套艺术作品,展览面积3000余平方米,充分利用首钢工业遗产的空间特色,打造一场探索科学技术美学边界的科幻视听盛宴。他推荐观众来体验沉浸式的光影秀,“这场秀将视觉和科幻概念紧密结合,时下最流行的虚拟偶像也将带来精彩演出。”

  看点 1

  花样滑冰比赛服面料 可承受运动中强力撕扯

  赛场上,花样滑冰运动员华美的比赛服饰,与运动员优美的身姿相得益彰。在主会场“高性能多功能冬奥服装服饰”展台,摆放着两套为世锦赛冠军隋文静、韩聪量身定制的比赛服。展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比赛服采用三维人体扫描技术,可以获得运动员人体的关键指标,“现在展出的是双人滑选手隋文静、韩聪在日本琦玉参加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比赛时穿的比赛服,尺码是按照两位运动员的身体来确定的,相当于给运动员的高级定制。”

  她说,制作花样滑冰的专业服饰使用的材质是氨纶纺纱,其特点是高弹、透气、透湿,适合运动员的运动需要。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比赛服中经常可见纱网状的材质,纱网薄如蝉翼,但必须同时保证能够耐受运动过程中的强力撕扯。“我们在高科技手段下,为服饰面料做了风洞测试,保证面料的强度可以承受运动员的运动力量。”

  看点 2

  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助力水污染预警

  主会场里,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就像人有指纹一样,所有的物质都有它的‘光谱指纹’,比如氧、氮,在光谱中对应不同的波段,我们应用量子点光谱技术的组合器件,对被测物品反射的光谱进行分析,按照光谱和物质的对应表,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测试样本中所含的物质是什么。”展位工作人员说,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的主要原理,是把量子点材料有规律地打印在芯片上,构成量子点芯片,这样的芯片代替了传统光谱仪的分光器片,大大缩小了光谱仪体积。“把量子看做一个玻璃球,每剥开一层,它就会显示出一种颜色。层层剥开,每层颜色都不同,应用了量子点纳米材料这一独特的性质,使芯片可以识别不同波段的光谱。”

  应用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后,可以将光谱仪缩小成手机摄像头大小的微型光谱芯片,便捷搭载到手机、电脑、无人机等终端设备上,进行物质识别与检测,在工业、农业、医疗健康、环境、教育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这项技术首个产业化成果落地生态环境领域。“把组合器件放置在地表水中,水穿过器件时,就可以测试水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以判断是否有污染成分。”该工作人员介绍,“在河流中布置多个监测点位,根据监测点位传回的污染物浓度数据,可以对污染物进行溯源:点位反映的水质越差,就越靠近污染源。”

  看点 3

  动画展示适量卡路里限制延缓衰老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所的展位旁边,围着不少带着孩子的母亲。她们向展位工作人员询问,吃饭只吃七分饱、适当控制饮食是否真的可以延缓衰老?

  展位工作人员解释,适量的卡路里限制,像是打开了调控多种基因表达的总开关,减轻了慢性炎症,延长了健康寿命。

  展位通过动画视频介绍了对大鼠进行卡路里限制的实验。研究团队给“中年大鼠”(18个月的大鼠年龄相当于人类45岁)安排了两种不同的饮食套餐,一组大鼠随意饮食,另外一组则进行严格的饮食限制。9个月后发现,“限食组”的大鼠细胞组成和基因表达更趋近于年轻大鼠,它们体内多种组织免疫炎症压力减轻,血清中衰老相关蛋白的含量降低,身体机能相较于另一组大鼠更“青春”。

  记者了解到,“深度解析多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干预靶标”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该项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阐明了热量限制(“七分饱”)可通过调节机体各组织的免疫炎症通路,延缓多器官衰老的新型分子机制。

  看点 4

  风洞模型亮相,为运动员找到最佳姿势

  在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的展位上,摆放着“综合性体育科研及训练风洞模型”。据展位工作人员介绍,“闭口回流多试验段形式综合性体育运动科研训练风洞”于去年11月份完成组装。风洞主要用于体育项目的科学训练,也可应用于体育空气动力学研究工作。

  风洞建筑中“试验段”形状像一条长廊,宽3.5米,高4.5米,其中最大风速达到42米每秒。“运动员在风洞中训练,不仅安全,而且可以提高训练效率。”

  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体育科技部部长王崇利介绍,跳台滑雪、翼装飞行、短道速滑等运动项目都在体育综合风洞内进行训练。“比如跳台滑雪,运动员根据飞越的距离和身体姿势进行综合评分。风洞可以使运动员腾空,模拟跳起飞越时的瞬时状态,找到运动员最大程度减少空气阻力的姿势。在普通的训练中,运动员是不可能停在半空中找到最佳身体姿势的。”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实习生 王景曦

【编辑:田博群】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