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高材生与老师傅同场 蓝领与白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高材生与老师傅同场 蓝领与白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2021年10月27日 06:37 来源:工人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智能制造中职工如何转型 ②】“混搭”,蓝领与白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本报记者 方大丰 王鑫

  阅读提示

  工程师从哪里来?技能工人到哪里去?这是“新工业革命”的命题。一些企业转型中打造的“新工人”,似乎提供了一个解题方案。

  智能化不是要淘汰员工,而是让员工和企业一起变得更好。有企业让高材生与老师傅同场,工程师与技能工人“混搭”,蓝领与白领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也有企业每一条新生产线从设计、建设、调试的全过程,都将智能生产线富余下来的技能工人先期嵌入,投产后这些老把式都有了新能力。这种“新工人”队伍加速推进了生产工艺智能化改造,并赋能了“机器人”。

  三一集团长沙总部基地18号厂房每天都有参观者。

  厂房前厅,有一面接近百米的企业史展览墙,其中一块展板描绘了公司到2025年的“目标”: 3000亿元销售额,3000名产业工人,30000名工程师。

  很多参观者会在此陷入沉思,并对“三个三”的目标充满好奇。

  集团现有17000名产业工人和3000名工程师,前者在未来几年将减少到3000人,后者则将增长到30000人。产业工人和工程师配比1:10,这对于熟悉中国制造业现状的人们而言,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场景。

  “灯塔工厂”现场,已经很难分辨谁是工人,谁是工程师。“中国灯塔企业正变得更有‘温度’,他们不忘初心,将转型和创新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清华麦肯锡数字化能力发展中心负责人侯文皓认为。

  走出校门的“新工人”

  去年,18号厂房进行改版升级时,有大批年轻人被“投放”现场,与车间的老师傅共同经历了蜕变和成长。这些年轻人,多是来自985和211高校的应届毕业研究生。

  “说来惭愧,听说要去工厂,一开始我心里还有点抵触。”香港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袁航是三一泵送公司新晋的电气工程师,他笑称自己去年初来乍到时,就成为“厚脸皮的新工人”。

  与现场忙碌的老师傅们相处下来,大家互叫刘工、李工、袁工……“在测量和调参的过程中,工人师傅经常有一些自己的观点,我有问题也不怕被笑话,互相讨论互相学习。”袁航说。

  在三一起重机宁乡产业园中,刚走出校门的“新工人”,在臂架焊接、装配、转台焊接、机加等不同车间轮岗,熟悉起重机每一个关键结构件的工艺过程和生产流程。“到处可以看到调试员在调试焊接机器人,编程人员现场编程、安装、调试AGV小车……” 湖南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黄欣刚走出校门,就感受到了与一线工人在智能化场景下的“融洽”,“一线工人对我们这些新人很热情”。

  高材生与老师傅同场,工程师与技能工人“混搭”,这种“新工人”队伍加速推进着生产工艺智能化改造,并赋能了“机器人”。

  泵送工艺工程师陈阵去年入职18号厂房第一天,被安排在支腿轴生产线记录加工节拍。一根支腿轴的成型加工需要4台车床的紧密配合。他发现最后一台精加工车床加工时间太长,便不断与负责的工人师傅讨论调整工艺的可行性,技能工人日积月累的经验,最终变为“参数”,提升了加工机器人的“智能水平”。

  工程师从哪里来?技能工人到哪里去?这是“新工业革命”的命题。三一集团转型中打造的“新工人”,似乎提供了一道解题方案。

  湖南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监龙定华介绍,让传统工种的技能人才一直保持着5%升级为工艺工程师的比例,是企业保持工艺创新与转型升级的重要机制。他本人就是一名焊接大师,已经担任负责员工技能素质提升的人力资源高管多年。

  一场与机器的“赛跑”

  “灯塔工厂”中蓝领与白领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一点,18号厂房智能制造研究所副所长刘祥举感受最深。

  头戴安全帽,手拿笔记本电脑,刘祥举在焊接岛中来回调试机器人。“这是我最常见的工作状态,与其说是工艺工程师,叫我‘新工人’更恰当。”转型路上,人人都在进行赛跑并互相帮助。

  “刘工,今天要出一批新部件,麻烦指导这个程序咋写”“小刘,新到的机器人已三线联网,赶紧组对”……2019年18号厂房升级灯塔工厂的关键时期,刘祥举每天在转塔、转台、前后支腿4座焊接岛近40台机器人间不停走动,泵车转塔改为机器人焊接后,始终存在“合格率低,节拍过长”等瓶颈问题。

  每天与工人师傅们一起“上工”作业,深入分析每条焊缝和轨迹,刘祥举重新梳理焊接程序及框架,还“一对一、面对面”向机器人操作员讲解沟通编程重点,使其以最快速度熟悉上手,实现技术协同。

  工艺工程师与技能工人的协同攻关,使得转塔机器人焊接工艺得以大幅优化,单台套生产节拍缩短约75%,整体生产效率提升34%,实现了焊接岛的达产、稳产。

  “‘灯塔工厂’的建设与传统工厂模式完全不一样,既要求工人都是工程师,也要求工程师都是‘新工人’。工艺员和工人师傅、设计员、技术员、检验员一起摸爬滚打,一起摸索和试验,才能攻克所有的难关。”刘祥举说。

  让技能工人全过程参与,而不是仅仅让技术人员“闭门造车”,被认为不仅有利于工厂的智能化改造,也有利于工人的“顺势转型”。

  “为了让智能生产线富余下来的技能工人更快融入智能制造的新环境,公司每一条新生产线从设计、建设、调试的全过程,都将他们先期嵌入,投产后这些老把式都有了新能力。”山河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副主任何猛介绍。

  智能化不是要淘汰员工,而是让员工和企业一起变得更好,企业升级也要帮助一线技能工人成为多能型人才。

  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肖伟提供了一则数据,5年前,公司2000人左右,现在,公司规模翻了五番,员工人数也超过了4000人。

  让员工“更有钱,更值钱”

  “坚持以人为本,‘灯塔工厂’在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包容性增长,鼓励各级员工都参与到行业的重构中,共同打造一个富有创新力和创造力的未来。”世界经济论坛联合麦肯锡撰写的“白皮书”,对全球“灯塔工厂”样本分析后认为。

  “智能制造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改变这个世界。” 今年8月, 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签发了《三一集团关于机器人编程语言的认证激励办法》,公司拿出超8000万元的巨额奖励,激励员工自我提升,加速转型为“新工人”, 让员工“更有钱,更值钱”。

  “机器人编程”成为员工聊天中常提到的“热词”。本次认证工作由三一智能制造总部牵头,将面向全集团生产体系内的1200多名机器人操作人员、200多名班组长、800多名工艺人员以及360多名中心主任(副主任)开展。通过相应的初、中、高级认证,将享受最高10万元的现金奖励,而且工资上调一档,享受每月津贴。

  为帮助更多的普通工人转型为“新工人”,三一集团再投1000万元,在三一工学院专项打造了国内行业首个“机器人编程培训基地”,基地采购的首批6台机器人已部署到位,于9月底正式启用,对“工业机器人”专科班学生以及企业存量工人集中开展新岗位培训。

  “没有产业工人的成功转型,制造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就不可能成功。”长沙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郭力夫谈及智能化趋势下企业应对策略时说。

【编辑:陈海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