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今年全年成交额站上历史巅峰 A股屡破纪录展现新气象

今年全年成交额站上历史巅峰 A股屡破纪录展现新气象

2021年12月30日 14:24 来源:北京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杰

  2021全年收官战倒数第3个交易日,A股又创造一项重磅新纪录。截至昨天午盘,沪深两市全年成交额达到254.77万亿元,一举打破2015年的纪录,站上A股全年成交额的历史巅峰。

  堪称天文数字的成交额背后,意味着A股规模持续做大和市场活跃度全面提升。回顾今年A股的改革发展脚步,IPO的持续扩容、北交所的横空出世、基础制度创新的落地,一个又一个“破纪录”瞬间正让市场展现出崭新气象。

  交易活跃

  日成交额过万亿元成新常态

  日成交额破万亿元,在今年的A股已成“家常便饭”。把时间拉长看,进入下半年以来,两市日成交额显著放大,万亿成交成为常态。有统计显示,截至12月28日,今年已有147个交易日的日成交额超过万亿元,占到年内总交易日的六成以上。此外,今年A股还创下连续49个交易日日成交额破万亿元的最长纪录。

  在年度收官之际,A股又成功刷新全年成交额新纪录。数据显示,此前2015年成交金额为最高的一年。2015年至2020年,A股全年成交金额分别约为253.3万亿元、126.5万亿元、111.8万亿元、89.7万亿元、126.9万亿元、206.05万亿元。

  业内认为,A股日成交额持续站上万亿元,从某种程度上看,反映出市场规模变得更大和交投活跃度提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A股上市新股数量大幅增加,市场持续扩容。根据安永近日报告,2021年全年A股预计将有492家公司IPO上市,筹资5363亿元人民币,IPO数量和募资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市场成交额的扩容,背后是供给端市场扩容和需求端增量资金加持的结果,万亿元成交量可能成为新常态。”中金公司近日发布的研报称,从供给端来看,注册制试点以来,以新经济为主导的企业加速上市,A股流通市值加速扩张,带动成交额迅速提升。

  而从需求端来看,居民资产配置入市、机构专业化和对外开放有望贡献长期增量资金。中金公司预计,银行理财、养老资金、海外资金的持续增配,有望为A股带来长期增量资金,对万亿元成交额形成支撑。

  北交所开市

  全面实行注册制势在必行

  IPO的常态化,上市企业的快速扩容,注册制功不可没。根据统计,今年A股有超过七成的IPO以注册制方式发行,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占比75%和66%。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中国资本市场正式开启注册制改革;2020年6月12日,存量市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2021年4月6日,中小板与深市主板合并;2021年9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宣告设立,并于11月15日正式开市。

  “这一系列改革的目的,便是实现资本市场注册制的核心要义,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正迎来三十年未有之变局,变局的核心便是资本市场顶层制度改革——全面注册制改革。

  在市场看来,在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相继试点之后,在全市场实现注册制已势在必行。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时,明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注册制改革与北交所设立彻底打开企业IPO大门,也让A股加速形成新生态。正因为上市公司资源不再稀缺,在核准制下的一二级市场估值价差也将不复存在,过去企业一上市动辄好几个涨停板的现象将难以再现,甚至会出现上市首日即告破发。这样的情形,今年在A股一再上演。截至12月15日,A股共计19只新股上市首日开盘跌破发行价。对股民来说,新股不败的神话已经终结。

  股民快速获赔

  低成本违法时代一去不返

  就在年底,中国版“集体诉讼第一案”尘埃落定。12月20日起,随着康美药业证券虚假陈述侵权集体诉讼案进入执行环节,52037名投资者以现金、债转股、信托收益权等多种方式,合计获偿约24.59亿元。有投资者称,当日收盘后就已从证券公司收到赔款,对赔付的速度比较满意。

  长期以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堪称资本市场的“毒瘤”,但普通股民蒙受损失想要索赔,面临着维权成本高等诸多现实难题。新《证券法》创设的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可让投资者保护机构接受50名以上投资者委托,作为代表人参加证券民事诉讼,意图破解A股顽疾。

  “默示加入,明示退出”的制度设计,让许多个人投资者没花一分钱“轻轻松松”就在短时间内拿到赔偿。资本投资基础制度的重要创新,使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落到实处。特别代表人诉讼首次实践可谓高效,投服中心对此表示,康美药业案的判决和执行,宣告了虚假陈述、欺诈发行违法成本过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编辑:田博群】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