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疫情下的北京车市:新车供应不畅,部分经销商订单减半

疫情下的北京车市:新车供应不畅,部分经销商订单减半

2022年05月04日 19:55 来源:第一财经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最近订单减少了近一半左右,主要还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客户购车热情不高。”某豪华品牌4s店销售主管李泽五一期间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记者在走访北京车市时了解到,往年五一小长假期间,4S店看车的人较多,今年多家4S店的客流量不大。此外,受疫情影响,部分位于中高风险街道的4S店已经暂停营业。

  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宝马、奔驰、奥迪、雷克萨斯等多个豪华车品牌的4S店较为冷清,一些4S店销售人员在店里进行直播。“线上的转化率还是比较低的,即便有人在线上下单,大多也是之前到店里来看过车的。”李泽说。

  李泽是一名主销豪车大型经销商集团的销售主管,先后负责过多个豪华品牌的销售。他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中旬以来,受疫情影响,客流量明显下降。“汽车行业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今年已经有几名同事离职了,这两年集团也进行了几轮裁员。对于我们做销售的来说,订单量少了会焦虑。为了保住订单,最近在和意向客户谈价格的时候已经最大限度地让利了。”李泽说。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订单量直接与业绩挂钩。李泽称,就卖车本身来说,销售的提成并不高。一般豪华车的车型,卖出一辆提成500元,级别高一些的车型提成为700元。现在卖车鼓励客户选择分期贷款,这样的方式对于4S店和销售人员来说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在销售淡季的时候,有些车型需要较大幅度地让利促销,单纯卖车是亏钱的。”

  目前,奥迪、奔驰、宝马等品牌旗下多个车型都有一定的优惠力度,即便是此前终端加价的雷克萨斯也给出了一定的优惠力度。记者通过北京地区一名宝马品牌4S店销售经理了解到,宝马5系优惠力度大概在5万元左右,如果选择分期付款价格会更优惠。此外,购车赠送5年10万公里基础保养。“5系有现车,还有一些在途的车辆。如果对颜色和配置有要求,订车需要等2~3个月。”

  记者在走访北京汽车市场时了解到,奥迪Q5L的优惠力度在8万元左右,奥迪A4L和奥迪奥迪A6L 也给出了数万元的优惠。雷克萨斯的车型优惠力度虽然不大,但一些车型给出了几千元的优惠,同时购车会赠送礼包。此外,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购车厂家给予5000元的补贴。

  不过,从4S店的情况来看,并非所有车型都给出较大幅度的优惠力度。一些受市场关注度较高的车型未让利促销。以刚刚上市的国产宝马x5为例,上述宝马4S店销售经理表示,该车没有优惠,订车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提车。他表示,整体来看今年五一的销售状况不如往年,订单数量有所减少。“五一、十一这种小长假,成交率要高于往常,两天就能成交几十辆车,但今年五一成交率相对低。”该销售经理对记者表示,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到店客户的数量有所减少,还有一些河北地区的客户无法到店;另一方面,消费环境较为低迷,客户购车热情不高。

  “我们最大限度地让利,最多只能是8个点,超过8个点就赔钱了,雷克萨斯的价格还是比较坚挺的,像热销的ES300、NX350h目前都没有优惠,但也没有加价,会有一些赠品。”一名北京地区雷克萨斯4S店的销售经理刘正对记者表示。今年3月中旬以来,多家4S店就开始了促销活动,这也主要是因为疫情影响,汽车消费较为低迷。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4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6.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8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于不景气区间。疫情形势严峻导致汽车市场遇冷,新车供应危机与市场需求乏力共同影响车市,4月汽车市场状况不乐观。

  而由于疫情影响,多个主机厂因为供应链受阻减少了汽车产量,这也造成了部分车型的供给较为紧张。从北京地区4S店情况来看,多个品牌车型有现车,但现车不多,车源依然紧张。订购新车等待周期普遍较长。刘正告诉记者,用户下订单等车要3~5个月左右。一方面,受海内外疫情影响,雷克萨斯生产受限;另一方面,芯片短缺的问题一直存在,这也导致了车源紧张。“我们店之前一个月能卖200辆车左右,现在一个月能卖90辆左右。主要是因为产能受限,同时行情不好,也造成了一些影响。就整个市场来说,尤其是一些合资品牌,它们的库存压力很大。而我们不是卖不出车,主要还是车源的问题。”

  当前,汽车经销商面临火热车型的供给不足和整体汽车消费需求疲软的挑战。而为了促进消费,目前已经有多个地区出台购车补贴相关政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疫情防控加严,4月车企生产、运输及终端销售均受到较大冲击。并且,多地车展延后导致新车上市节奏放缓。消费者当期收入减少,疫情避险心态导致汽车市场消费需求乏力,影响汽车销量增长,短期内的影响可能会大于供应链困难。

  (文中李泽、刘正均为化名)

【编辑:谢艺观】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