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如何演绎:开门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A股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如何演绎:开门红?
2009年02月01日 10:1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春节期间消息面相对平静,近两天港股连续大升对于A股有刺激作用———

  春节期间,在全球股市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里,大部分股市跌多涨少。由于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担忧加剧,纽约股市30日高开低走,三大股指跌幅全部超过1.5%。英国、德国、法国、韩国、新加坡、日本股市也无一幸免。

  意外的是,香港股市却在开门红之后继续上涨,澳大利亚、新西兰股市也笑脸收红。

  全球股市表现各异,那么A股市场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将会如何演绎?2月市场是否会走出独立行情?

  联讯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曹卫东表示,周边市场的表现对A股市场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影响不大,实际上春节后香港股市中资股还是收阳,因此,A股有可能也是开门红,高开震荡收阳的可能性比较大。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投资者普遍谨慎,因此市场小幅回调,这有利于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上攻。尽管节前有上市公司发布了业绩预报,但投资者心里已有预期,因此对市场影响不大,重要的是,投资者对政策有很好的预期。

  分析师余先生认为,春节期间消息面相对比较平静,近两天港股连续大幅拉升对于A股会有刺激作用,所以牛年开始的行情还是值得期待的,“从节前的基本面分析,股指正处于拉锯当中,所以要想出现特别大的涨幅,也不那么容易。”

  “不过,目前的政策利好市场已经有所反应,上攻动能估计节后一两周就差不多了,2月的后半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随着一季报的逐步披露,投资者心里会有一定的压力。”曹卫东说。

  齐鲁证券认为,随着宏观基本面预期恶化有所转变,2月市场将在大盘蓝筹股的带动下持续低位反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延续至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经济有望触底企稳。

  据齐鲁证券测算,2月份大小非解禁数量仅为今年全年的2.53%。因此,实际解禁的限售股对市场的冲击并不影响市场原有的运行格局,大小非解禁因素已经被适度弱化。

  申银万国表示,在过去3个月,最坏预期改善的估值修复行情不断深化,估值修复行情在2月份还会演绎。年报业绩风险冲击低于预期,流动性环境仍向好,1月至2月份信贷都会保持高增长;需求环境虽不会明显回升,但会保持稳定;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兴业证券表示,考虑到流动性回升和预期不断改善,2月将延续1月的好气氛;A股延续反弹之势,并在主题投资此起彼伏、风格和行业反复切换中推升行情。

  相对而言,国元证券则显得比较悲观,1月的“维稳”行情将指数拉到无论相对还是绝对估值都很高的位置上,2月指数下跌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国元证券认为,下跌动能来自以下三方面:第一是全球股市在长假期间的新低走势形成补跌;第二是银行、石化等被高估的权重板块完成“维稳”任务后的价值回归;第三是逐步披露的微观数据开始影响人们心理。“预计2月指数将显著下跌,沪指将向下很快远离2000点一带高压区。”

  新闻内存

  历年春节后股市表现一览

  1996年,降息导致投资者预期货币政策将有所松动,上证指数春节后高开于583点,从而揭开一轮声势浩大的牛市。

  1997年,1996年的牛市仍然激发着投资者的做多信心。春节后上证指数高开于969点,从而拉开了上半年的绩优股行情。

  1998年,春节后上证指数跳空高开30多点,但最终因缺乏追高者,股指无功而返,引发一轮局部牛市。

  1999年,持续阴跌使投资者信心不足,春节后上证指数低开于1076点,但随后就产生了一轮小反弹。

  2000年,由于春节后宣布以市值配售消息,上证指数跳高至1591点,展开了全年慢牛盘升的牛市。

  2001年,春节后行情出现小幅高开走势。当年上证指数创出2245点的历史高点后,就步入长达四年之久的漫漫熊市。

  2002年,由于受降息等诸多利好刺激,上证指数高开至1540点,短期内出现一波约10%的快速突破。

  2003年,春节之前大盘积累了较多获利盘,春节后出现小幅回落行情,之后行情一直延续到4月才结束。

  2004年,春节后第一天延续节前的强劲上攻态势,行情一直延续到4月结束。

  2005年,春节前上证指数一度跌破1200点,节后连续反弹至1300点上方后盘落。

  2006年,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29点。当年指数一路上涨,创下2698点历史新高。

  2007年,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站上了3000点;但第二天便出现大跌,震动了全球股市。

  2008年,上证指数开门收绿,全天下跌108点,跌幅2.37%,鼠年熊市由此开始。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