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官员谈中国下一步发展的十大问题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发改委官员谈中国下一步发展的十大问题
2009年05月13日 08:5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新浪财经和清华经管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浪·长安讲坛5月7日再次召开。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作了题为“中国下一步发展的十大问题”的主题演讲。杨伟民在演讲中表示,这十大问题是他对本轮中国经济为何会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反思的结果,应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予以充分关注。

  一、把握国情与遵循规律

  杨伟民说,我们应该正确处理把握国情与遵循规律的关系,要在讲究重视国情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规律,应该是在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国情。

  首先,把遵循规律放在首位,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来把握国情。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很多政策的制定都说是从国情出发,但是却丢掉了事物本身的规律,丢掉了科学。

  其次,“小国情”要服从大国情。有些地方说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比重和经济规模还很小,所以就不存在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这就是把自己本身的特殊小国情放在了国家大国情之上。大国情是我们的资源很少,生态环境很脆弱,不能够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下去。

  二、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

  杨伟民说,如果不顾发展的大趋势,不顾发展阶段的变化,一味强调加快发展,所有的具体目标、方针、政策都去围绕加快发展来展开的话,会带来很多问题。

  首先,科学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国家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从这个主要矛盾出发,就必然要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增长不会自动解决问题。当前我们面临的经济问题是失业问题、三农问题等等,归根到底都是发展不足,所以有人认为只要加快发展,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其实不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的日本。但是这些矛盾还是没有解决,甚至在恶化,这说明如果在这个增长过程中不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就不能自然而然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是体制不顺,政策不协调,发展越快可能问题越大。

  第三,经济发展不是社会主义事业、也不是现代化建设的全部。这个事业是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只是其中一部分,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说就只是抓经济建设,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其他政治、文化等等各个领域的建设。

  三、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

  杨伟民说,很多人认为中国必须要保证8%的经济增长速度,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要解决就业压力。但是,“如果反过来,在发展目标上做一些调整,在推动增长方式上做一些转变,在扩大内需上做一些调整,也许能比现在做得更好。”

  第一,扩大就业可以作为首要目标。一般来讲经济增长可以增加就业,但是从现实来看,就业和增长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GDP有的年份增长很快,如2007年GDP增长13%,有的年份慢一些,如2008年GDP增长9%,但是增加就业的数量差不多,失业率也差不多。在现实工作当中,确实存在把增长作为主要的目标,而把就业作为次要目标,认为只要经济增长就业自然而然就增加了的问题。

  第二,通过扩大就业来实现增长。这次扩大内需的政策,实质上是通过保增长来实现保就业。这样一种模式容易形成投资主导型的增长模式。但是如果通过扩大就业,也同样可以实现增长。因为按照收入法来分配GDP的话,只要一个人就业,必然要增加GDP,因为有了就业,就有收入,就会计入GDP,这还有助于形成消费主导型的模式。

  第三,立足保就业实现促增长的目标。我们应该更多地立足于就业,而不是立足于增长,扩大内需的政策也应该更多用于保就业,而不是更多地扩充生产力。

  四、总体战略与整体功能

  杨伟民说,区域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一是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大体均衡。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如果占有40%左右的GDP,应该相应占有接近40%或者大体上差不多的人口。西部地区同样,如果GDP少,人也少,最后西部和东部人均GDP的差距就会缩小。

  二是各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如果各个地区之间公共财政支出水平差不多,那么我们所说的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差不多实现了。为什么提出均等化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太不均等,最应该均等的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农村和城市之间差很多,这些都是属于区域协调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人口与经济的规模应该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比如北京城市规划认为最大的承载量是1800万人口,就是根据北京最短缺的水资源来决定的,即使考虑到南水北调,北京最大的承载量也就是1800万人。

  四是空间结构要高效清晰。这就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明确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空间中,哪些区域应该优化或者重点推进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开发,哪些区域应该限制或者禁止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开发,配套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措施。这还要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在政绩考核当中,不应在每个地区都考核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同样的指标。

  五、重视“三农”与城市化

  杨伟民说,三农问题是我国长期面临的课题。如果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应该实行既允许农民工进城就业,也允许农民工进城定居的比较彻底的城市化政策。原因有四:

  第一,可以促进消费。

  第二,可以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可以减少耕地压力。我们要保护18亿亩的耕地,经过比较和分析发现,真正占地的不是城市建设,而是农村村庄建设,村庄建设当中最主要的是农村居民建房。

  第四,可以使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要解决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问题,要从两方面入手,就是从供给上降低房价,从需求上培育新的消费群体。从供给上降低房价,控制和减少税费和地价。从需求上讲,可以逐步把农民工培育成为支撑城市住房市场的消费群体。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