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提升国人幸福感 权益丰富与否关系执政成败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民生提升国人幸福感 权益丰富与否关系执政成败
2009年08月27日 15:41 来源:半月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民生是执政之本、执政之要,这些如今被广泛引用的言论中所陈述的理念,其实并非新鲜的发明,而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千年来屡有提及。民生能否改善,有赖于国家财力的积蓄,更有赖于执政者的自觉和重视。翻开新中国60年的历史,我们看到,民生改善的程度,与经济上升的轨道紧密相连,更与执政党执政理念的进步息息相关。共和国奋斗60年,我们终于有决心、有能力改善全中国人民的生活,让“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愿望逐步付诸实施,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珍惜这样的进步,呵护这样的梦想,自觉地让民生改善继续提升国人的幸福感,将使我们能够无愧于未来历史的评判。

  民生理念:60年奋斗识得民生之重

  国计民生,互为表里,本为一体。但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民生与国计的天平上,明显倾向于国计,以至于民生这个词汇都很少被提及。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照搬了苏联那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强行压低消费,为工业化进行积累,全国人民为之付出了近30年的代价。由于计划经济对生产力的束缚,加上极“左”路线的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十分缓慢,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依然面对的是共同贫困。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带来的粮食产量增长,到1958年便陷于停滞。从1958年到1977年,由于在农业经营制度上实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饥荒成为普遍现象,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当年的民生困苦,在陕北革命老区都表现得令人触目惊心。1978年初夏,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冯森龄在延安采访途中碰到了安塞县出门讨饭的三兄弟,在延安市一个“英雄村”看到了社员年均口粮133斤、靠糠菜面糊糊充饥的惨状。冯森龄由此采写的《延安还有农民上街要饭》等稿件,在有关刊物发表后,让不少领导干部痛心落泪。

  改革开放的最初动力,是生存问题、吃饭问题,正是最基本的民生。1978年12月,以“吃饱饭”为目的的安徽小岗村试验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大幕,预示着民生改善将成为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之后,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改革创新勇气,从农村开始,吹响了全面改革开放的号角。经过30多年改革,长期困扰我国人民群众的短缺经济得到根本改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转为总体小康,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破解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命题。

  吃饱肚子,仅是民生改善的开始。近年来,民生改善的力度越来越大,继2007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今年10月,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将启动,年内将覆盖全国10%的县(市、区),这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我国农村将告别单纯依靠家庭的传统养老模式,农民也将像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从更大的范围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供养等制度的全面推进,将逐步填补社会保障的空白领域,筑起民生问题的“安全网”。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改善民生的物质能力的提升,我们党执政理念中对民生的重视也产生了一个飞跃。从政策上改善民生,制度上保障民生,到政治上重视民生,执政以民生为本,民生逐渐成为党的主要执政之道:经济发展把拉动内需、民生建设作为新的驱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道: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提到相当的高度,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体而明确地指出了全面小康的民生目标,一幅“全体国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美好蓝图给中国人民以极大的信心。

  民生难题:供给不足与分配不公同时存在

  改革开放的革命性意义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建立在否定人的利益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模式,而把承认和发展人的利益作为思考问题的基点。这种巨大的进步,带来广大民众民生意识的提升,同时也使许多潜伏的民生问题开始凸显,新的民生问题也不断出现。

  计划经济时代,为快速实现工业化,我国与后工业化国家一样,选择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援城市,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农业以“剪刀差”的方式为工业发展、国家建设贡献了数千亿元,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保障滞后,农业的弱质、农民的弱势成为一本历史遗留的大账,历史性的民生难题在改革开放后日益显性化、尖锐化。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