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轶事:部队番号暗含“七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七七”轶事:部队番号暗含“七七”

2010年07月07日 15:3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3周年纪念日。“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奋力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我们民族斗争史上书写了壮丽的一页。这里介绍几则与“七七”相关的轶事,以为纪念。

  殉国抗日将领名字被命为街名

  “七七事变”卢沟桥激战后,负责京津防务的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一方面与日军“和谈”周旋,一方面暗中调兵遣将准备抗敌。1937年7月20日,日军再次用重炮轰击长辛店及宛平县城,局势进一步恶化。宋哲元命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率部从驻防地河间向北平开进,途中赵部受阻,退守南苑。26日宋哲元命赵负责指挥二十九军在南苑的直属部队及平津地区的大学生军训团和其他零星部队,在南苑布防。日军随即组织重兵对南苑大举进攻,经一天多的激战,南苑失守,赵登禹及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壮烈牺牲。这期间,二十九军另一名驻守天津的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将军奉命参与和日军的“谈判”,一度被国人误解为“主和派”,蒙受不白之冤。京津沦陷后,先后担任过国民革命军五十九军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军长的张自忠决心以死报国,雪“七七”之耻,率部参加了台儿庄等对日战役,顽强抗敌,1940年在湖北襄东战役中英勇牺牲。抗战胜利后,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三位抗日名将的名字被命为多个城市的街名,新中国成立后沿袭,成为永久的纪念。

  部队番号暗含“七七”

  “七七事变”后日军完全控制京津,二十九军向津浦线转进,准备抗击日军南下。行进途中,蒋介石决定将二十九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宋哲元任总司令,原二十九军的四个师整编为三个军,即七十七军、五十九军和六十八军,分别由冯治安、李文田、刘汝明任军长(后张自忠被任命为五十九军军长)。这三个军的番号,前后两个数加起来都是“十四”,含有“七七”之意。这绝不是巧合。冯治安将军是“七七”抗战中的主将,统领寓意最明显的七十七军,当在情理之中。

  “忌日”恰逢“七七”

  在“七七事变”及其后的抗战活动中,二十九军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时任该军副参谋长的张克侠将军。张将军是当时国民党高级将领中的中共地下党员,长期“潜伏”,担负着特殊历史使命。在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中,他历经艰险,策划了著名的“三绥起义”,即国民党五十九军在“第三绥靖区”的贾旺起义,为我军淮海战役的胜利立下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张克侠开始从政,1955年被任命为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后又兼任林业科学院院长。“文革”期间,张将军受到不公正待遇,身心受到摧残,身体每况愈下。1984年7月7日,恰逢“七七事变”47周年,张将军溘然长逝,享年84岁。他的光辉业绩,上世纪80年代有部《佩剑将军》的电影,做了很好的描述,剧中“佩剑将军”贺坚的原型就是张克侠。

  抗战戏剧的“领军”之作

  由于“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斗争史、解放史上的重大事件,所以其后以“七七事变”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大量涌现,特别是近些年一些电影、电视剧,在观众中都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力量。而第一个反映“七七事变”的作品,则是“事变”不久即由当时上海中国剧作者协会的著名进步剧作家章泯、于伶、宋之的、夏衍等人集体创作的三幕话剧《保卫卢沟桥》,剧本当时受到众多演出团体的欢迎和追捧,成为抗战戏剧的“领军”之作。

  郭 棣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冯治安将军、张克侠将军后人、朝阳区原政协委员冯炳瀛、张景天先生为《朝阳文史》所写的回忆文章)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