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遗产“乌铜走银”昆明开馆收徒 延续传奇技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非物遗产“乌铜走银”昆明开馆收徒 延续传奇技艺

2010年08月19日 15: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昆明8月19日电(赵于北 田洪)8月19日,位于昆明市官渡古镇内的金李记乌铜走银传习馆举行收徒仪式。今后,有着280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将有望代代相传。

  乌铜走银是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诞生至今,已走过280年的岁月,始创于清雍正年间云南石屏。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水填入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经过处理后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纹图案,呈现出黑白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在中国工艺美术界,乌铜走银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

  280多年以前,乌铜走银首先在石屏出现,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村是乌铜走银的发源地,而目前这门技艺却仅在昆明传承。乌铜走银在岳家传承末期正逢战争年代,岳家人不幸身亡。当时,他们开在昆明的店铺也在战火中湮灭。幸好在这之前,岳家已经将制作乌铜走银的技艺传授给了金永财的师傅李加汝。民国时期,乌铜走银发展至鼎盛时期,产品远销到香港,国外。许多官宦人家,杰俊子弟,或醉心于清雅大方,或为了藏物升值,散千金而求一物。龙云执政期间,每年都要到老岳家定制一批乌铜走银的墨盒,落上“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赠”的字样,寄给蒋介石赠人。

  解放前期,因战事频繁,社会动荡,使得乌铜走银制作中断了几十年,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住在官渡区的金永财与李加汝交情渐深,李加汝才把这门绝活的秘方正式传授给他。金永财照着师傅的秘方钻研乌铜走银技术,从制作相对简单的烟斗嘴开始,一步步摸索着制作墨盒、烟膏盒、酒器、文房四宝等古色古香的乌铜走银器具。目前,与稀少的成品件数相对应的是,掌握这门民间技艺的人屈指可数,全昆明也就金永财一人了。

  今天,在昆明官渡古镇举行的“乌铜走银传习馆“授牌暨乌铜走银手工艺展示会上,记者又见到这位乌铜走银的传承人。近十年来,金永财眼力不比从前,回想起乌铜走银这门技艺在280余年间的风雨历程,金永财既担心这门绝活从此后继无人,又担心独门艺术广为流传而遗失了特有的“滇味”。 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金永财终于决定在自己的店铺办个传习馆。传习馆的建立,对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艺术,创建艺术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永财将与弟子们将续写乌铜走银的传奇。

参与互动(0)
【编辑:段红彪】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