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村庄发现明朝“永乐通宝”等中国物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肯尼亚村庄发现明朝“永乐通宝”等中国物品

2010年08月24日 12:10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1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水下考古队,将远赴非洲的肯尼亚,寻找当地“传说”中的“郑和沉船”。日前,先期奔赴肯尼亚的中国陆上考古队传来好消息:在当地的一个村庄,考古队发现了包括明朝“永乐通宝”在内的中国物品。

  这项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合作的中肯拉穆群岛考古项目,在今年7月正式启动。这一项目主要目的是证实肯尼亚一些村民自称“中国人后裔”的真实性及打捞600年前的郑和船队的沉船。

  以北大考古学教授秦大树为首的田野考古人员,在7月底奔赴肯尼亚,开始寻找当地遗留的中国文物。经过近一个月的探寻,考古队已经发现了包括明朝“永乐通宝”在内的中国文物。

  本次考古陆上项目的挖掘地点选在了肯尼亚马林迪市附近的曼布鲁伊村一个遗址,考古学家们目前找到的最有力的证据是明朝“永乐通宝”钱币和明初御用的龙泉窑瓷器。秦教授表示,他自己曾多方了解过明初烧制官用瓷器的地点,以及这类明初贡御瓷器的特点,而他们现在在肯尼亚发现了此种瓷器,这有可能和郑和有关,因为郑和作为官方代表,他可能带去了官用瓷器作为赏赐品或者馈赠品。

  “永乐通宝”是明成祖铸造的年号钱币,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时就携带了大量的“永乐通宝”钱币。这一发现意义重大,是中国在数百年前与非洲有过贸易交易的有力证据。

  秦大树称,之所以选择这段时期是因为现在是肯尼亚的冬季和旱季,雨量少,这是考古发掘的最佳时期。

  至于当地村民自称中国人后裔的可信度,秦教授说,当地自称是中国后裔的有20多家,非洲的历史主要靠口口相传得以保留,所以这些人的话有一定的可信度。

    本报记者 叶涵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