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偷票房不应成为潜规则

2010年12月14日 10:06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段“看《大笑江湖》为什么却给《赵氏孤儿》的票”的视频,近日在网上传播,由此牵出国内电影市场“偷票房”现象的争议。随后,影评人宋子文曝当年《天下无贼》曾偷《功夫》的票房,导演冯小刚在微博上竭力否认。虽然这两桩事件的真相目前仍是一团谜,但是,“偷票房”这一电影行业内长期存在的秘密恶疾,总算公开浮出了水面,也暴露出当下电影市场的混乱。

  去年因某公司虚报《阿童木》票房,从而带出对出品方“虚报票房”现象的申讨,此后这一现象明显得到扭转。相比之下,“偷票房”远比虚报票房恶劣,某种程度上已牵涉到经济犯罪,跟后者为了扩大宣传而吹牛不可同日而语。所谓“偷票房”,可分为“偷票房”和“挪票房”。“挪票房”指把甲电影的票房收入算进乙电影当中。比如观众去看甲电影,但影院却给乙电影的影票,结果本应是甲电影的票房却转到了乙电影的账下。相关出品方往往和影院私下达成协议,瓜分所得票房利益。而“偷票房”则是影院通过私自出售影票或截留票款等手段,对出品方瞒报票房,独吞市场收益。

  据业内人士透露,“偷票房”现象在国内电影市场早已存在,就跟盗版一样,早就不是“新鲜事”。问题的可怕性就在这里,这项明显性质恶劣的行为竟然成为潜规则,业内见怪不怪,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偷票房”牵涉到诸多利益方,“大家都处在利益链里面”,得罪谁都没有好处,慢慢就成了行业潜规则。此次站出来披露这一潜规则的一些影院人士,没有一人愿意公布自己的真实身份,要是他们公布身份,恐怕在业内就很难混下去了。

  到底“偷票房”有多严重,有人说只是业内个别现象,又有人说业内普遍存在,实在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很清楚,就是如今一部大片上映,都要花费重金专门组织监管团队去全国各大影院盯票房,以防票房流失。但对于小成本影片而言,根本请不起这样的监管团队,只能在电影市场任人摆布,全看院线的“慈悲心”了。在国内电影产业高歌猛进的今天,没有相关行业政策来规范电影市场,光靠制片、发行方自身出力去防止影院“偷票房”,这样的市场信誉度有多高,泡沫风险又有多大,不由令人担忧。

  国内电影产业面临着黄金发展机遇,针对“偷票房”此类现象,政府主管部门急需出台相应对策,加强监管和处罚措施。同时,当前票房统计系统仍不完善,票房数据发布迟滞,这才使得“偷票房”者有可乘之机。加速票房网络统计平台和院线监管系统建设,已经迫在眉睫。而对于“《赵氏孤儿》疑偷《大笑江湖》票房”事件理应查个水落石出,千万不要又像过去一样不了了之。否则,“偷票房”还将作为行业潜规则继续存在。周南焱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