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孙中山《实业计划》开广州城市近代化先河(图)

2011年03月28日 09:17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图片由广州大元帅府纪念馆提供。

  李穗梅

  孙中山对建南方大港情有独钟

  主张广州建成外国先进技术的前沿、南方商业中心、南方世界大港

  1918年5月,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避居上海,一面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一面思索中国的发展之路。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孙中山认为,战后欧美各国必将出现巨大的生产力过剩,中国经济可借此飞跃发展,以完成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他制订了详尽完备的《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简称《实业计划》)。其中关于广州的构想经孙中山及后来者的实践,部分得到实现,开启了广州城市近代化的先河,对现在建设广州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孙中山从西方经济发展的历程中,窥见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必将带来城市的同步发展,故孙中山在计划里把“商港的开辟”即都市和港口的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构想“于中国中部、北部、南部各建一大洋港口,如纽约港者;沿海岸建种种之商业港及渔业港,于通航河流沿岸建商场船埠”。而结果也证明正是这些都市和港口率先开启了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先声。

  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对南方大港建设可谓情有独钟。孙氏不仅认为:“吾人南方大港,当然为广州。”而且对原因做了详尽的描述,“广州不仅中国南部之商业中心,亦为通中国最大之都市。迄于近世,广州实太平洋岸最大都市也,亚洲之商业中心也。中国而得开发者,广州将必恢复其昔时之重要矣。”孙中山主张广州应在开放主义下建成外国先进技术的前沿、中国南方商业中心、中国南方世界大港,并详细拟定了建设构想:

  1.改良广州为一世界港。南方大港选址黄埔深水港一带,改良的措施包括整治广州通海水道,浚深河道,使巨舶自公海直通广州城。新建之广州市,应跨有黄埔与佛山,而界之以车卖炮台及沙面水路,东段为商业地段,西段为工厂地段。他还指出广州城附近之地划定以为将来广州市用之地,地价可升至原价之十倍至五十倍。又提出建设“花园都市”的设想。

  2.改良广州水路系统。提出防止水灾、浚深水道以改良航行,填筑新地为耕地以助于偿还浚深水道与防止水灾的工程费用,并对改良西江、北江、东江的航道分别作具体计划。

  3.设中国西南铁路系统。目的在于使南方大港具深远广阔的经济腹地。提议广州为此铁路系统终点,建设广州重庆线,经由湖南、贵州;广州成都线,经由桂林、泸州;广州云南大理腾越线,至缅甸边界为止;广州思茅线;广州钦州线,至安南东兴为止。

  4.设沿海商埠和渔业港及造船厂。

  孙中山希望把广州港建成为一个集航运、商业、工业中心为一体的区域经济龙头。同时,孙中山还对广州的城市建设做了具体规划。他客观分析了广州依山傍水又临海的有利的地理条件,提出广州的建设应有新式市街、新式住宅、新式交通以及享乐性设施。

  1920年12月20日公布的《广州市暂行条例》,是广州建市的依据,也是全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组织规章。

  市政之要为交通改良街衢整洁

  在当时军阀混战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广州乃至广东处于革命政权控制下,所以孙中山对广州的构想是《实业计划》中最早得以局部实施的。可以这样说,广州近代意义上的市政建设始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于20世纪三十年代陈济棠治粤时期达到高峰。

  孙中山十分欣赏西式现代城市的风格,他认为,市政之最要者,则为交通之改良和街衢之整洁。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当时广州同时为省治、县治,工商业发达,进行拆城拓路等现代城市建设成为必然。孙中山亦深刻认识到这点,在看到孙科所呈拟展拓市区图表时表示:“广州市商务繁盛,人口日增,自非展拓市区,不足以资容纳而宏远谟。”但因其时广州城分属南海、番禺两县管理,制约了广州城的发展。直到1918年10月广州城厢市政公所设立(后更名为广州市市政公所),才结束了广州市政由番禺、南海两邑附廓省城的分治历史。拆除城墙、拓展市区、发展公共交通成为了城市近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意味着广州由传统封闭式城市向近代开放式城市转变的开始。

  1920年12月20日,广东省省长公署公布了《广州市暂行条例》,规定了广州市的行政区域、行政范围、行政组织及其职权,是广州建市的依据,也是全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组织规章。1921年2月15 日,《广州市暂行条例》实施,标志着广州正式建市。孙科为首任市长。广州建市,开创了中国都市建制的先河。广州市政厅成为广州地方政府建置史上第一个市政府。

  孙科首任广州市长一年半时间内,即拆除了约10公里的城墙,填了1300米旧运河,拆除3000多间房屋,在旧城墙基上建起万福路、泰康路、一德路、太平路、丰宁路、大德路、越秀路、文明路等路段,并拓宽了路面。

  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清除水沟116条,共长53公里,录用千余名清扫工定期清扫搬运垃圾,将市区划分为6个卫生小区,每区有5人负责监督。在公用事业方面,设立邮政总局、市立图书馆等。在治安、公共场所统一管理、民众教育等方面也有举措。

  1918年在孙中山倡导下建成的第一座真正具有城市公园意义的公园——广州第一公园也是广州城市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前,广州虽有黄埔公园、沙面租界公园,但黄埔公园地处远郊,沙面租界公园则不向中国市民开放。第一公园还专门制定了参观注意事项,如规定裸体跣足者不得入内,不得践踏草地,不得擅采果木花卉等,是广州近代城市建设中首次出现的公园管理措施。

  辛亥故影

  1923年底,宋美龄(后)应孙中山和宋庆龄(前)的邀请,由沪赴穗作客,并住进大元帅府。这是宋美龄第一次踏足广东。宋庆龄与宋美龄姐妹情深,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合受到了宋庆龄父母的强烈反对,但却得到了宋美龄的支持。1927年,由于对蒋介石违背孙中山先生的遗志、背叛国民革命的叛逆行径的憎恶,宋庆龄极力反对小妹与蒋的婚姻。政治上的沟壑使这对姐妹逐渐疏远。(曾舒慧)

  《实业计划》主要内容

  计划修筑20万里铁路,以中央、西北、东北、东南和高原五大铁路系统,组成一个连结全国的铁路运输体系;修建3个世界级海港,初步形成一个渔业、海运体系;治理黄河水系,改良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开凿、疏浚运河,形成内河航运体系;修建遍布全国城乡的公路运输体系;平衡全国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分布之巨大不均;以移民新疆、内蒙进行农牧业开发和建设;开采煤、铁、铜、石油及各种特种矿;建立各种重工业和轻工业,包括钢铁、冶炼、釆矿、机械制造、造船工业及车辆制造工业,以及满足人民消费需要的食品工业、服装工业、建筑行业、印刷业等;重视农业机器的制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物质条件。

  华侨积极投资市政公用事业

  孙中山“实业救国”的理想和“实业计划”的推出,鼓舞了广大投资者,尤其是华侨。民国初期,广州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华侨功不可没。

  华侨投资城市建设的项目,首先是房地产开发及城市道路建设,投资的地点最初在东山。华侨还在东山兴建学校、医院、商店、工厂等。除了投资房地产,华侨也致力于创办百货、服务业 (主要是酒店、戏院等),为城市建设注入了活力。1922年,美国华侨陈汉予等人发起组织了广州民星置业公司,该公司大力兴建电影院娱乐场所。美国华侨陈卓平等人则集资建成了爱群大厦。至20世纪40年代末,华侨在广州投资或自建房屋约占全市私房总数的四分之一。华侨投资创办的百货公司,其中较著名的有马应彪在长堤大马路兴建的广州先施公司,附设东亚酒店。1918年,澳大利亚华侨蔡兴、蔡昌等集资到广州西堤及惠爱路开设香港大新公司的分公司,分别称城外大新公司 (址在今南方大厦)和城内大新公司(址在今新大新公司),为当时华南最宏伟最华丽的百货商店。华侨投资的市政公用事业还有广州的内河航运、出租汽车、电车和公共汽车业。后来兴建中山纪念堂、中山图书馆、市中心商业区等,也有华侨的热心捐资支持或投资。

  (作者是广州大元帅府纪念馆馆长)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