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沈玄庐:“好出头”地主成农运领袖

2011年05月19日 11:37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沈玄庐和孙中山合影。资料图片

2009年,小学生们聆听衙前农民运动史实讲解。图片来源:萧山网

图为浙江萧山衙前农民协会遗址———衙前东岳庙。

浙江萧山沈玄庐的墓碑。本报记者 孔璞

  望着老宅墙上沈玄庐泛黄的照片,沈红卫希望曾祖的政治生涯定格在1921年前后。

  沈玄庐,中共第一批党员,1920年参与创立上海党小组,领导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场农民运动。

  “他是衙前农民运动的核心人物,但他在党的历史上也是一个罪人。”杭州市萧山区党史研究室主任劳荣水说。

  特立独行

  地主帮助农民讨债

  1921年,是沈玄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许多事情都在这个年头发生。

  这一年春末夏初的一天,老农民李成虎提着一只家养老母鸡和满满一篮青豌豆,硬着头皮,跨入沈玄庐家气派的大门。

  沈家与李家相隔不过半华里,沈玄庐的父亲曾是满清大员,沈家是富甲浙江萧绍平原的大地主,李家则是世代贫民,两家此前没有任何交集。

  李成虎贸然登门的原因,源于前一年的油菜籽多收了两三斗,绍兴的油商赊账拿了货却一年都不肯付款。李成虎思前想后,觉得沈玄庐和别的富人不一样,兴许能帮他们。

  当时的萧绍乡下,沈玄庐就是个特立独行的人物。

  年幼时,气跑好几个教书先生;长大后,当知县不敛财,每年还往县里贴上万两银子办学堂、办团练,搞基础设施建设;因反对袁世凯流亡一年,返乡后当选过浙江省议会议长。

  在李成虎眼里,沈玄庐让家里的佣人直呼自己的名字,还常给佣人们放假,却让自己的妻儿们动手做家务,这些更让老农民们感觉很亲切。

  坐在李成虎面前的沈玄庐一袭长衫,有着清瘦的面容和明亮的眼睛,他不仅一口答应帮忙催讨欠款,还讲了一番农民的辛劳。

  讨债的结果是油料商人破产,拿不回钱来,沈玄庐自掏一笔钱付给受骗的六户农民。

  “这笔钱本来不是我的,还是你们种我的田还来的租,就是你们农人(务农之人)自己的血汗。现在只好算农人帮助农人,不好算我帮助你们。”沈玄庐对前来取钱的农民们讲。

  早在1916年浙江省议会成立时,作为议长的沈玄庐曾将家里农田分送给佃户,实行“耕者有其田”,他自己也下田耕作,并要求其他地主为农户实行二五减租。

  志同道合

  创办刊物参与建党

  李成虎等农民当时并不知道沈玄庐的深意,此时的沈玄庐也非农民心中的“好人”那么简单。

  十月革命的炮声传到中国后,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一时期,寓居沪上的沈玄庐经常阅读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和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

  1919年到1920年,沈玄庐在上海与戴季陶等创办了《星期评论》。

  沈玄庐不仅担负起杂志的大部分经营事务,还为杂志撰写了超过四分之一的诗、文。这份杂志经营得有声有色,在当时与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并称“舆论界中最亮的两颗明星”。

  在业务之外,这份杂志的参与者有着密切私人关系:沈玄庐、戴季陶、施存统和陈望道是同乡,戴季陶是沈玄庐最亲密的朋友,俞秀松是沈玄庐最亲密的学生。

  杂志社办公室里弥漫着平等而积极向上的气氛。

  参与者杨之华曾回忆说,杂志社里大家之间直呼其名,相互分担任务,女子都剪了头发,留着平头。大家都在办公室里住宿,理想主义者络绎不绝来到这里讨论和争辩中国的前途。他们的中心,正是沈玄庐。

  沈玄庐善饮酒而且学问广博,声音洪亮,能言善辩,演讲极富说服力和煽动性,青年人多为之倾倒。

  1920年,陈独秀到上海创建共产党组织,并着手重组《新青年》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部兼陈独秀的寓所———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成了一个倾心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中心场所。

  这一年,共产国际派出的俄共(布)党员小组维经斯基等人到达中国,并到上海与陈独秀见面。与维经斯基会面的上海小组7人中,6个人是《星期评论》的撰稿人和编辑,其中便包括沈玄庐。

  此后,沈玄庐参加陈独秀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他与陈独秀等人共同发起上海共产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者之一,并参与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党纲》。

  英雄主义

  带头“革自己的命”

  当1921年农民李成虎找上门时,已从上海回到浙江萧山老家的沈玄庐,正与朋友和学生们聚集在衙前镇,渴望在乡村开展一场变革。

  沈玄庐来自农村,对农村情况比较熟悉,对农民革命颇为重视。

  1921年5月,正值青黄不接之时,萧山当地地主和米商趁机将每石米价从10元哄抬到13元。

  沈玄庐鼓励农民们联合起来和米行对抗。

  他说:“一根麻杆容易折,一捆麻杆就折不断。”这个流传千百年的简单道理,从沈玄庐口中说出,令农民们格外信服。

  李成虎在聚集起来的农民群众面前,“哗啦”一声,解下系在身上的大围身,缚在扁担上当做旗帜,带领愤怒的群众进发米行。

  沿途饥民纷纷追随,也把围身缚在扁担、竹杠上当旗帜,呼呼啦啦,队伍越来越大,声势越来越壮,连续打掉了那一带哄抬粮价的米店,迫使米商恢复原价。

  西小江是流经萧、绍两县的界河,河阔水深,盛产鱼虾,但养鱼权却长期被绍兴县的官绅把持。衙前农民决心夺回公河养鱼权。

  沈玄庐把农民们和绍兴知县都请到家里谈判,帮农民们争取到在当地西小江里养鱼的权利。

  上述一系列事件,奠定了沈玄庐在当地农民心目中的地位。

  他还主动带头“革自己的命”,重孙沈红卫讲述了一个代代传下来的故事:沈玄庐自己一早摇船出去收租,晚上非但没收回租子,倒是自己还贴了钱给困难的租户。

  这种反叛精神,英雄主义作风以及散尽家财的豪爽性格,成为沈玄庐最显眼的标签。

  抓住时机

  成立衙前农民协会

  农民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后,沈玄庐提出更激进的主张。

  1921年8月19日,沈玄庐在浙江萧山龛山东蓍草庵戏台上的讲演题目中,提出“谁是你底(的)朋友”。

  据记载者形容,“当时听者,拥挤不堪,大多数的农民工人,听了他的话,如见天日,这是因为他极力模仿那地方的土话,说出很明白的利害来,句句话都被农民工人听懂了。”

  与沈家相隔一条窄窄的运河的东岳庙里,沈玄庐头戴当地流行的毡帽,身着农民的短衫,操着当地的方言发表演讲,鼓励农民们团结起来,成立农民协会。

  1921年9月27日,衙前农民协会成立。

  《衙前农民协会宣言》、《衙前农民协会章程》,宣言“本会与田主立于对抗地位”,提出“土地该归农民所组织的团体保管分配”等主张。

  一位衙前街头的老秀才,有板有眼地把沈玄庐撰写的宣言和章程,读给围观的农民们听。

  “大地敞着胸襟,欢迎我们下锄头铁耙造就锦绣,人人生活在这锦绣堆中,全仗农民的气力。”

  这是篇足以放入中学教科书的优美散文诗,赚取了众多农民们泪水与欢笑。

  在萧山的党史研究学者朱淼水看来,沈玄庐是个“英雄主义者”,“喜欢出风头、当领袖”,“有强烈的治理欲”。

  这并不是沈玄庐第一次在他领导的政治活动中表现出他的浪漫与英雄主义。

  1910年前后,他曾只身闯入一个名为“中华民国学生军团”的组织,在任何人都不认识不了解他的情况下,凭借出色的演讲和慷慨解囊,竞选成为团长。

  这位团长发给团员们两朵白兰花和两枚青果道,“这白兰花是自由之花,愿它开满全国,这青果是满清的结果,愿它永不再生。”沈玄庐言毕,台下顿时掌声雷动,泪花齐飞。

  遭受打击

  乌托邦梦想破灭

  沈玄庐试着领导农民们在衙前建立他理想中的乌托邦,希望通过地方建设渐次实现国家重建和广泛的社会平等目标。

  农协成立的同时,衙前农村小学开学,也在沈玄庐家右边的宅院开办的。

  除了吸收农民子弟入学,学校还设立了一个成人班,当地老人称之为“农民讲习所”,利用雨雪天向农民宣传减租减息抗捐抗税的道理。

  衙前农民协会像一把烈火迅速燃遍百里平原,在短短一两个月时间里,萧山、绍兴和上虞3县的80多个乡村相继成立农民协会,10多万贫苦农民投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的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

  地主豪绅和反动官吏极为惊恐,他们控告沈玄庐“提倡共产”,“以共产主义煽惑愚众”,要求给予“严惩”。反动的军阀派出大批军警围剿农民协会。

  这场以抗租为主题的农民运动,最终因为大地主和当局的镇压而失败。

  沈玄庐在农民运动失败时的表现一直是个谜团,他在运动发展起来后没有再参与指导农民,而是选择到省城杭州,在议会上呼吁将农民的减租要求合法化。

  “沈根本是倡导改良的,他从未考虑过农民夺取政权这条道路,他只是希望在当时体制下为农民争取更多的合法权益。政治主张的不同,是他后来叛党的重要原因。”朱淼水说。

  尽管沈玄庐高喊“以天下解放为己任”,但生活上却始终是封建地主式,妻妾成群,生活腐化,受到党组织的严肃批评。沈玄庐对党组织产生了怨恨。

  1925年,中共四大,作为代表出席的沈玄庐,在会上反对党的国共合作路线,声言要中国共产党放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全面服从国民党。此后,沈玄庐又发表许多违背四大路线的反动言论等。中共中央决定开除沈玄庐的党籍。随后,沈玄庐成为国民党右派,参加了以反共著称的“西山会议派”,并参与杀害中共党员的“清党”运动。

  1928年8月28日,沈玄庐被暗杀于衙前车站。被杀的原因至今还是迷。

  【人物志】

  沈玄庐

  生于1883年,卒于1928年,浙江萧山人,后改名定一。1920年,参加陈独秀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当年8月,与陈独秀等人共同发起上海共产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党员。

  他是大地主出身,但领导了一场轰动全国的农民运动。

  他做过满清官员,但最早加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他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后叛党并参与“清党”。

  本是革命先行者和同路人,最终走向革命的反面,并成为历史的罪人。

  寻访录

  寻找沈玄庐之墓

  在我的面前没有任何路,树林中到处是荆棘和半人高的野草,刮得人手臂满是血痕。

  带路的老人也记不清沈玄庐墓地的位置,时常走了一半又向反方向走去。

  向山上爬了十几分钟,老人拿脚拨开落叶,一块刻字的青石板露了出来。“这是从沈玄庐墓中扒出来的石头,他的墓就在上面。”

  如今沈玄庐的墓坐落在山坡背阴的一处平坦地,五平米的水泥地面上竖着一方一人高的水泥碑,碑上写着“沈定一先生墓”六个字。水泥地四周环绕着杂乱的树丛。

  确切地讲,这并不是墓,只是一块墓碑。

  老人告诉我,沈玄庐的尸骨并没埋在这里,最初下葬的墓也不在这里。

  但仍然有人在这里纪念过沈玄庐,墓碑前有焚烧过的痕迹,墓碑的顶上,一小叠黄纸用石块压着。

  老人指着墓碑说:“沈先生曾经是个好人,帮着农民打地主。”

  我是在山西侧的颇为恢弘的东岳庙遇见这位徐姓老人的,他在寺庙打杂,已经快80岁了。

  尽管老人的方言我听得不灵光,但一路下来我大致了解了情况,沈玄庐的墓原址就在如今东岳庙的山墙后面的土堆处,“文革”时被炸毁。

  东岳庙是五六年前从衙前镇上迁到这里的,因为没有地,占用了沈玄庐的墓地。

  沈玄庐的墓只好迁到山上。

  在沈玄庐的传记中,东岳庙是一处重要场所,沈玄庐在这里第一次发表演讲,鼓动农民们团结起来与地主做斗争。

  沈玄庐的故居如今只剩下一间老房子,但他用自家房子建设的“衙前农民小学”还保存完整。他的孙子沈忠良、重孙沈红卫和第五代孙12岁的沈江涛都住在小学旁边的老宅里。

  老宅被改造成了一个小卖部,堆满小孩子喜欢的玩意。

  见有人来,后人会指着墙上沈玄庐的照片介绍,“这是我爷爷的爷爷。”

  纪念馆

  衙前东岳庙

  1921年9月27日,衙前东岳庙,沈玄庐头戴当地流行的毡帽,身着农民的短衫,操着当地的方言发表演讲,鼓励农民们团结起来,成立农民协会。

  《衙前农民协会宣言》、《衙前农民协会章程》,宣言“本会与田主立于对抗地位”,提出“土地该归农民所组织的团体保管分配”等主张。

  伟大历程

  国共合作 全民抗日

  瓦窑堡,一个深藏在黄土高原山坳河湾的小镇,因为76年前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声闻天下、名留青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1937年9月下旬,以国共合作为中心,中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级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上世纪30年代,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侵占了我东北百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1935年,又悍然制造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即胜利完成长征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着重讨论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军事战略,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

  延安干部学院教授高尚斌认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使命,以实现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为己任。陕甘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谢子长同志的侄子谢绍旺说,当时共产党人与国民党蒋介石有着深仇大恨,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共产党人摒弃前嫌。

  1936年初,红军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名义,在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下挥师东征,开赴抗日前线。

  在“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的民族危机中,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在社会各阶层中引起强烈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一二九运动时清华大学四年级的学生陆璀,穿越四分之三个世纪的时空仍清楚记得当时血荐轩辕的请愿场景———同学们捏紧拳头、振臂高呼: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去!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严冬的北平上空,炸响抗日的阵阵春雷。

  中共中央一面积极促进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一面尽可能向国民党上层人士和军队将领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毛泽东、彭德怀联名致信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建义旗于国中,申天讨于禹域,驱除强寇,四万万具有同心。……亡国奴之境遇,人所不甘;阶下囚之前途,避之为上。”

  面对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

  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事变,并派周恩来等为代表到西安帮助张、杨正确解决事变。经过多方努力,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副主任金冲及表示,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中日民族矛盾处于压倒一切地位的时刻,国共两党经历了十年内战后的重新携手。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枢纽。它粉碎了亲日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促进了中共中央“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据新华社电

  □本报记者 孔璞 北京、浙江萧山报道

  (感谢杭州市萧山区委党史研究室提供资料)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