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剧本工厂”亮相电视节 一天生产一部20集剧

2011年06月09日 09:03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剧本工厂”亮相电视节

  美剧流水线创作模式,挑战“金牌编剧”?

  “堪比美剧”是近年常常听到的一个词汇。说一部电视剧好看,悬念迭起又没有什么逻辑漏洞,就会被粉丝套上“堪比美剧”的光环。在本届上海电视节影视节目市场的一个展位中,一群年轻人称他们的剧本几乎都能“堪比美剧”,因为他们的创作方式和美剧一样,走的是工业化流水线。几个小组分工合作,有点负责审核逻辑,有的分配戏份,甚至精确到“形容词组”、“动词组”。他们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单独某个人某个组写剧本,我们不行,但是组合在一起,工厂出品的剧本品质不亚于国内知名编剧。”

  这个叫做“剧本工厂”的公司,今年第一次亮相上海电视节,也是业内第一个以美剧创作模式为卖点的编剧机构。对于目前凭借个人积累搞创作的编剧而言,“工厂”模式的出现无疑将带来一种刺激。影视研究学者则表示,“工厂编剧”的最大对手是圈内已经成名成家的“金牌编剧”,但很多金牌编剧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自己的团队或工作室。选“名声”还是选“品质”,最终采纳哪家的剧本,决定权在投资方和观众。

  一天可生产一部20集电视剧

  剧本工厂的展位在电视节影视节目市场中并不显眼。相比请来大腕明星助阵,或者有精美海报的影视机构,产品只是“文字”的剧本工厂,展位显得相当“简陋”。现场唯一的多媒体设备,是一台正在“念”剧本提要的MP3。不过,正是这个剧本工厂,却号称自己将为国内电视剧市场带来新的创作模式。

  “你到了我们的办公室,就能听见噼噼啪啪下雨一样的打字声。”剧本工厂的“工头”总编剧洪海涛告诉记者,剧本工厂的主力是20多个平均年龄20多岁的年轻人。开足马力时,几乎每天都能出一部20集电视剧二三十万字的剧本。之所以叫做工厂,是因为他们的创作方式,与其说是写作,不如说是“装配”。

  剧本工厂的创作流程分为起头、大五、小六、收水、结尾等几个步骤。相应也形成若干个不同“工种”的小组。

  首先,工厂根据客户的要求或者成员自己的想法,为一部电视剧起头。有了主要人物之后,大家就给他编故事。“故事来源五花八门,可以是昨天晚上邻居说的,也可以是坐在公交车上想出来的,每人写一个故事500字。

  然后由专门的一组负责,把故事放进剧本大纲里去。”洪海涛说。分集大纲形成后,就由一组负责写“大五”,然后另一组接手写“小六”。所谓大五是每集40分钟的电视剧,必须有5处推动故事的矛盾。“小六”则是每个矛盾中必须有6个看点。一集5大矛盾30个看点,则保证电视剧几乎每分钟都有吸引人的地方。“小六用的故事很多就是之前每人写的500字。这样一集剧本就有1.5万字的规模。这时,剧本就转到了‘收水组’”。收水组负责将剧本中的水分去掉,精简故事冲突。水收得厉害时,1.5万字的剧本曾被收到只剩几千字。最后,调整组负责挪移组合全剧中的各个冲突,让剧本不至于一块太紧一块太松。形容词组和动词组,则负责修饰语言动作。最后收尾前,逻辑组还将核对全部的剧情,避免出现前后矛盾。

  “去年11月我们注册成立公司,之前我们干的是编剧‘枪手’,‘客户’中也有不少名编剧。”洪海涛表示,之所以从幕后走到台前,是因为看到影视剧市场日渐成熟,也想闯一闯。打出美剧创作模式的旗号,是希望年轻的团队在产业链的上游创意环节立足。

  金牌编剧,个性无人能敌

  工厂标榜的美剧创作模式,在美国的影视剧创作中已经存在数十年,舶来品模式是否能在国内市场成功,电视剧业内人士表示尚需市场检验。

  一位电视剧导演告诉记者,“剧本工厂模式的优点在于便于调整,可以随时修改剧情。而且相比一位编剧,‘组合拳’的创意、智慧、周密程度都可能更胜一筹。”不过另一位电视剧导演却告诉记者,工厂出品的剧本很可能会出现雷同。一样人员构成一样的生产模式,编剧工厂的“原创产品”很可能会风格单一。

  与此同时,影视研究学者告诉记者,美剧创作模式“生产”的中国影视作品,其实观众早有接触。“很多名编剧背后也有一个类似工厂的团队或工作室在运作。”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聂伟对记者说,“工厂编剧”要挑战的最大对手是这些已经成名的金牌名编。以个人姓名为品牌的“金牌编剧”其背后是个人才情和写作技巧的积累,尤其编剧的个性经历,以及对人性的感悟和关照,都不是普通“流水线”能够制造出来的。“流水线模式突出的优势是对矛盾冲突、叙事方式的把握,但是讲故事的技巧再好,依旧需要故事本身内容的充实感人。”

  参照海外剧本工厂的发展经验,学者认为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国内的剧本工厂可能会有所增加。剧本工厂很可能会被影视制作公司收购,或者培养出自己的“金牌编剧”,重新走上个性领军,班底护航的创作模式。“美剧式编剧模式并不能取消电视剧剧本的文学性,而文学性最终离不开的是个性。” 本报记者 王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