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解放日报:《十万个为什么》该被淘汰吗?

2011年06月09日 14:41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文/浦家齐

  如何繁荣面向大众的科普工作,是近年来反复议论的话题。但是说到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有关人士中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半个世纪前初版的 《十万个为什么》,虽然在大多数人看来是迄今最成功的科普读物,却照样受到了不少的批评。

  北京某图书公司的负责人最近就说: “中国的少儿科普读物,决不能再重复 《十万个为什么》的模式。 《十万个为什么》属于应当被淘汰的科普书籍。”他认为, 《十万个为什么》提问加解答的形式,以及按学科体系进行编排的方式,扼制了孩子的探究热情,将科普局限在知识点的灌输上。好的科普读物,应该是能引发孩子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动手探究大自然,引导他们追问 “为什么”,同时灌输其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而不应该简单地提供标准答案。他主张,现代科普创作要给小读者一个轻松的阅读环境,在写作上增加人文成分,从故事出发,一开始就抓住小读者的心理,从浅显的故事中说明道理。

  对于科普的这种理解,笔者认为非常不妥。我们提倡创新教育,当然要反对什么问题都按标准答案来回答,但决不是说只能提问题,不准给答案。更不能认为只有不提供答案的教育,才有资格称为创新教育。

  科普必须走向大众,大众科普必须百花齐放。 “科学松鼠会”无疑是一种成功的模式,以翻译作品为主的 《新发现》杂志也是一种模式,我们期待这些科普之路越走越宽。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他们都还没有跃出小众科普的藩篱。小众科普只要搞得成功,也一样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似乎到目前为止, 《十万个为什么》仍然是仅有的曾经走近大众的科普成果。现在的问题是社会太缺乏科普,我们需要的是积极探索大众科普之路,特别不应该去比较哪种形式的科普才是最好的科普,从而排斥其他的形式。

  主张科普作者的队伍要年轻化,当然不错。构筑年龄梯队是任何行业都要注重的问题,但是认为中老年科技人员知识老化,或者说与年轻人有代沟,所以这批人不适合于搞科普,这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于传播最前沿的科技成就并不是科普的唯一使命,甚至也不是主要使命。繁荣科普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提升国民的科学素质。如果认定科普写作只能由年轻人来搞,或者只能由第一流的专家来搞,只怕是不可行的。我们不应该先在年龄的观念上,就限制了科普运作的道路。

  有些出版社由于对图书市场缺乏把握,所以只限于以丛书的形式推出科普读物。这样一来,篇幅、图文比例都是限定的,写作的个性就被抹杀了。其实,让我们这个社会的科普气息更浓厚一点,有什么不好呢?一些高校在校园里安装显示屏,向广大师生宣传有关的知识,就是一个有创意的举措。我们还可以找一处街头绿地,建立一个地质博物馆。只要在草坪上陈列十余块各种矿石,加以文字说明就行。这种简单而接近大众的科普工作还有很多是可以做的。

  有人批评现在许多重大庆典,都以一口鼎来象征中华文明。我们的思路能不能再拓展一点,例如,浑天仪能不能象征中华文明?甚至看来简单的日晷,也会是科普的优良教材。我们有理由期待质量更高的科普成果问世,但是也需要提倡从更容易操作的、花钱更少的、更接近大众的科普工作做起,因为社会需要一个百花齐放的繁荣的科普局面。

  (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