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共90年:武汉“第一红街”见证时代风云

2011年06月17日 14: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武汉6月17日电 题: 武汉“第一红街”见证时代风云

  中新社记者 徐金波 张芹

  “在武昌江边都府堤街留存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共“五大”会址旧址、毛泽东旧居等众多遗迹,武汉市正依托这片革命风貌区建成了‘第一红街’。”中共武汉市武昌区委书记张光清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自武汉长江大桥下喧闹的武昌江滩,沿着名为“红巷”的小道进入都府堤街区,一排排清末民初风格的建筑群、宽阔的青石板路、郁郁葱葱的大树,让这条街道更显静谧。

  武昌农讲所播撒革命火种

  走进红巷与都府堤街交汇处一座占地1.2万多平米幽静的院落,19个镶嵌在红匾上的金色大字首先映入眼帘——“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这是周恩来为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亲笔题写的馆名。

  “武昌农讲所创办于1927年3月的国共合作大革命高潮时期,是一所旨在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身份,在这里主持工作并授课。许多著名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李汉俊、李达等,都曾在农讲所任教”,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办了3个月,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共800余人,大多数学生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师生参加了中共领导的武装起义,为各地“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

  旧居见证毛泽东家人幸福生活

  正对着武昌农讲所大门约200米处,苍松翠竹掩映之中有一栋典型的晚清风格的江南民居,整体结构为三进三天井,内隔断均为木质板壁和隔扇门窗,陈列的文物、复制品、照片等内容告诉游客,这便是1927年毛泽东在武汉的旧居。

  据管理人员介绍,在这栋以农讲所名义租用的普通民居里,毛泽东与夫人杨开慧,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和在武汉出生的毛岸龙,以及杨开慧的母亲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当年7月毛泽东才离开这里。

  在此期间,毛泽东主办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筹备成立并领导了中华全国农民协会、撰写了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

  中共“五大”会址展示反腐历程

  毛泽东武昌旧居的斜对面,是一座内有7栋融合西式风格呈“回”字型的晚清学宫式建筑。1927年4月,蒋介石集团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武汉汪精卫集团日趋反动之际,中共“五大”在此召开。

  如今这里被辟为武汉革命博物馆,馆长赵晓琳告诉记者,中共“五大”在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时间宣布蒋介石实行的是法西斯统治;第一次提出要争夺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产生了中共第一个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文献;第一次强调在南方坚持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将“民主集中制”原则写入党章;第一次邀请国民党代表团参加中共的全国代表大会……

  “五大”虽没能完成从危难中挽救革命的使命,但却是幼年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共的历史上首次选举产生了中纪委的前身中央监察委员会,这说明中共从建党初期就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和反腐倡廉。

  如今,纪念馆内除了一幢两层建筑楼被用作“五大会议历史陈列”外,还专门开设有“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该展览面积近600平方米,收录了400多幅珍贵图片以及30多件实物。

  张光清说,全长417米的都府堤街,有着众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党史文物,这在全国大城市和省会城市中极为罕见。(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方灿】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