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广州历史建筑经受不住蚕食

2011年09月07日 14:4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广州市署前路一座雍容大气的民国时期建筑9月5日被拆除了,又是微博爆料的。有网友担心:“署前路没了署前楼,以后都要改名。”据说,署前路于1916年问世,得名在于当时路旁有警察公署。但闻讯赶去的越秀区文化部门工作人员说了,拆除的这个民国时期建筑名叫“东石医院”,而非“民国警察公署”,别信谣言。然而,那座民国建筑叫什么有那么重要吗?没有。该不该拆、能不能拆才是重要的。如果一定揪住“东石医院”和“民国警察公署”来做文章,那就是得了公孙龙“白马非马”的真传。因为按照越秀区相关人士的逻辑,正可以推导出“民国警察公署”不可拆、“东石医院”可拆的结论。有意思,真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在同一天广州市召开的全市干部大会上,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在会上说,今后,在城市改造建设中,广州要更加重视保护老城区、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好地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脉搏。两相比对,尴尬异常。那么,这个会如果早开一天,这个话如果早说一天,“东石医院”会不会幸免呢?显然不会。比方广州要“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口号提出一段日子了,之前和之后,类似的拆除都没有终止过。前两年,毗邻新河浦中共三大会址附近的小洋楼在拆除9栋之后被叫停;前几个月,恩宁路吉祥坊一组原本有成片民国时期的西关大屋和洋楼别墅给拆成了残砖败瓦。我不知道,现在张书记该怎么看待署前路的这一拆。在我看来,这一拆,光天化日之下存心添堵是必定无疑的,在既成事实之后也考验着广州市的态度。如果拆了就拆了,拆得有理,拆得对,那么它就会起到一个恶劣的示范作用,告诉后来的人们,你看到那些不顺眼的老房子,只要没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大胆行事就是。

  恩宁路不久前出台了一个规划方案,关心广州历史文化的人们似乎吃了颗定心丸,其实这只能算是给残存的历史建筑糊了一道纸面上的“护身符”,因为这种方案就像古装电影里的情节:窗外的人手指蘸点儿唾沫,一捅就破。但就是这样的“窗户纸”,广州也不可能到处都糊。关键是,广州市人大早在1998年就通过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1999年3月1日起施行,那里面该说的都说了。如果硬要认为没有,还可以出台条例解释,《婚姻法》都出了司法解释三了,乱哄哄的再出个四来也说不定。那个《条例》如今作废了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可曾有人记起?那些应该而且必须知道的人物不能把它抛到九霄云外,保护广州历史文化要立足于此,不必动辄另起炉灶。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如恩宁路那样具体的、明确的规划,广州那些“不是文物保护单位”的老建筑一旦被人惦记,是否就一定不能幸免呢?

  网友对地名消失的担心,不仅一定程度上喧宾夺主,而且这担心真的有些多余,即便没了警察公署建筑这个实体,署前路也不会改名。广州越秀区的大小马站早就不驻有骑兵部队了,海珠区下渡路的“渡”又何在?根据沿用的地名来探究其所从来,探究那些曾经的存在,本身也是一门学问。因而我们该担心的是,广州的历史文化遗留经不住这么零敲碎打地蚕食,继续下去的话,我想不出广州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行动在哪里,“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底气又在哪里。恐怕只能停留在口号层面,喊得再响,无非自娱自乐而已,再过些年别说老外了,连我们听着这口号也会觉得好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