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鉴定大师”的江湖:不该不懂装懂

2011年09月07日 16:49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包括被尊为文物鉴定界“泰山北斗”的史树青、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在内的5位鉴定家,给伪造的“汉代金缕玉衣”开出真品鉴定书,并估价24亿元。骗子借此蒙蔽银行,骗贷10亿元。这样的消息披露让很多人感到震惊,但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这些“鉴定大师”们不出事才怪!
  
内行不屑一顾
  
  在资深收藏圈中,某几位大名鼎鼎的鉴定家名字等同笑话。书画市场常见鉴定大师某公鉴定题跋的名家书画,然后内行人士皆不屑一顾。因为他收钱就题,无论真假。到后来,他的题跋非但没能提高书画的可信度,反而起到提醒人们要小心点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从来不走眼的鉴定家。但是,我国有些“鉴定大师”走得太偏,走得太夸张。这些年来,不管你会不会鉴定,只要你拥有类似故宫这样的大博物馆专家身份(如果是领导就更好),你就顺理成章成了鉴定家。但事实上,现在博物馆专家中大多数并非鉴定家。
  
南郭先生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文博界确实汇集了一批鉴定高手,但他们的眼力大多是在旧社会的收藏江湖中练出来的。后来,艺术品市场中断了数十年,我们没有培养过鉴定人才。老一代鉴定家走了之后,博物馆现在的专家,更确切讲是大多文物学家、考古学家,重理论分析、学术论证。当然,也有专家兼备文物学理论和辨真伪眼力,但实在凤毛麟角,供不应求。于是大量南郭先生在鉴定界诞生了。
  
  就算是眼力好的鉴定家,也有可能随着年纪大了,眼力下降,头脑分辨力减弱,还有知识结构老化,跟不上制假者的脚步。
  
不该不懂装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做学问的人最基本的操守。鉴定家不可能是“万博全师”什么都懂的。术业有专攻,鉴别古画的人未必懂当代绘画;即使是同一时代的绘画,也有不同流派、风格、技法。能鉴定张大千,不一定看得懂傅抱石。但这些年来,鉴定大师们似乎忘了。他们什么都敢鉴定。他们是鉴定界的史泰龙,全无敌。真叫:名利熏得专家醉,不懂装懂说古董。
  
  更有甚者,只要钱到位,交情到位,即使他看出是赝品,也敢收钱,也敢开真品的证书。
  
机制更要健全
  
  当今文博圈还有个不良风气,对同行,尤其是前辈大家或领导的鉴定意见,其他专家很少会提出不同看法。曾听说某机构欲购入一幅现代名家画作,上面就有某公题跋。该机构又请了博物馆两位专家把关。他们一看,前辈某公题诗在上头,也就附和OK了。
  
  这些年来,某些鉴定家们不负责任的鉴定,就像是地雷一样遍布收藏界和艺术品市场。现在被银行踩响了一颗,动静如此之大。我想,这不会是最后一响。套句老话:出来混,总要还的。
  
  收藏界鱼龙混杂。公益性博物馆的专家学者还是应该固守自己的学术纯洁性。这也是为自己好,因为江湖凶险,稍有不慎,就可能翻船。
  
  但古董、艺术品的鉴定也确实是社会的迫切需求。人才要培养,机制更要健全,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林明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