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迷乱中的“水浒”:一百次改编就有一百个潘金莲

2011年09月15日 15:20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水浒传》剧照

  《水浒传》是面镜子,什么样的人站在它前面,照出的不过是自己灵魂的面目。鞠觉亮新版剧集映射出的是武打特技与时尚,流露出港式特技与内地时尚风追求的混搭;陈会毅执导、梁家辉主演的《水浒传之英雄本色》,展现的是香港电影所擅长的戏剧化和戏说式夸张;央视老版《水浒传》,能看出内地剧当时在“原汁原味”和“影像改编”这一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以及在细节上的粗糙;更早的山东电视台1983版《水浒》,则对原著亦步亦趋、拘谨诠释的同时,很好地守住了原著的粗犷与写意风格,满足了内地观众对于电视改编名著的苛求。

  有一百次改编,就会有一百个宋江、林冲、武松、西门庆与潘金莲。这里面,鲍国安版的宋江,在外型和内敛上最贴近原著;李雪健版宋江突出了人物身上的小吏成色;张涵予版宋江则对过去人们忽略的英雄和统帅气质有彰显,更贴近京剧舞台上的宋江身份定位。到底哪一个“更水浒”?也许加起来才对——施耐庵大师笔下的宋江性格是复杂和矛盾的,属于典型的、福斯特小说理论里的“圆型人物”。窝囊而彪悍的林冲,情况也近似:照目前看,好像还是当初山东台1983版里丁汝骏的演绎更容易获得《水浒传》读者的认同。相比之下,胡东表情过于凄苦,梁家辉过于卖帅也过于现代,周野芒表演出色却面带佛相,都不太符合大家印象里的林冲。

  论到林冲,无论是昆曲、京剧,还是影视,一出场竟都是文人造型!也许是因为当初施耐庵把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得太细腻了。与林冲的形象不同,“武松—西门庆—潘金莲”这一组冤家,不同的编导有不同演绎,但总体水准,似以“祝延平—于治民—牟霞”这组更贴近原著神韵。

  从剧集对原著的改编成效而论:1983版山东电视台《水浒》恰如同年香港版剧集《射雕英雄传》,具有颠扑不破的经典地位,可惜不完整,更像是“选集”。2011鞠觉亮版《水浒传》打戏精彩,在情节脉络、人物性格上也做了符合现代人理解的“微调”,但这种精彩与微调,恰恰改变了原著的大格局,显得有点凌乱,英雄的味道除了宋江、卢俊义以外,基本在每个人身上都没体现出来;施耐庵要是天上有灵,估计会毒骂编导“你们TMD当我傻呀”。央视老版在呈现原著的史诗气质上有巨大贡献,但除了李雪健的宋江,不少角色在“形似”上都没有过关,挺遗憾。不过,也许影视改编名著永远都是这个结局。一是因为影像传递文学,通常都要在情节和气韵上做减法;二来即便大戏,主角也只是有限的几个人,而这个行业的明星通常除了要用钱来摆平以外,戏份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谁会为一部名著太自降业内身份呢?人是自私的,哪怕是去演《水浒传》。

  不同时代对《水浒传》故事的演绎,悄悄反映出人们思维方式的变换。施耐庵在他那个时代,着力去表现的是英雄气概和对现世的悲哀,他把“狂欢”与“悲剧”这两大气质结合得实在完美。《水浒传》、《三国演义》连同知名度稍逊的《说唐》,用小说的方式构建出了汉语的英雄神话。或许,唯一有理由遭到现代人质疑的,是这些作品中对女性的态度,可这不是名著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传统文明对女性的认知缺陷。相较而言,2011年鞠觉亮版《水浒传》对二奶和杀夫女子们所流露出的怜爱,则似乎又飘向了另一个极端,相关桥段对戏剧性的削弱也是不争的事实。

  鞠觉亮版是迄今为止最具武打快感的《水浒传》剧集,也是对“英雄”一词消解得最厉害的一部。武松杀人如麻,是英雄吗?鲁达动辄大怒,是英雄吗?吴用过于心机外露,是英雄吗?公孙胜装神弄鬼,是英雄吗?当一切华彩与神秘的单元,都要用简化以及鄙俗的写实思维去读解和演绎,《水浒传》真就不是“才子书”了,它不过沦为了电视工业和电脑特技合成的一个市民版脚本。哪怕每个英雄的脖子上,都缠了一条专卖店模特的围脖——在我们这个到处充斥着汽车尾气和热岛效应的时代,我们童年传说中的英雄觉得很冷吗?徐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