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触碰伦敦的戏剧灵魂:剑桥剧场很性感很现实(图)

2011年09月20日 13:38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在剧院前留影

  在2012年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时走进伦敦,毫不费力地找到了中世纪的建筑、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凯特·莫斯的时尚甚至丹·布朗书中的神秘教堂……不过,它们都是这座城市的风骨,而西区的戏剧则是它的灵魂。英国有着全球最有影响力同时也是最成功的创意产业,戏剧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产业,拥有比百老汇更为悠久和值得尊敬的传统。

  ■女王剧场

  听不够,看不够

  从皮卡迪利广场地铁出来向南,走大概300米就是女王剧场。剧场曾经一直是女王和皇家专用的剧场,如今专门上演《歌剧魅影》。

  尽管从外观来看既复古又庞大,可剧场的座位其实并不多,大部分空间都留给了舞台。正当我为这种设计感到不解的时候,演出开场了:拍卖会上,年迈的贵族Raoul买到一个八音盒。随后拍卖师又推出下一个拍品——49年前在巴黎歌剧院舞台上摔得支离破碎的大吊灯。这时,一根绳子拴着的巨大吊灯突然从观众头顶滑向舞台,看台上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惊呼。

  《歌剧魅影》的情节大家耳熟能详,关键是演员的表演。这一版“Phantom”由约翰·欧文-琼斯饰演,从2001年到现在,他已经演了整整10年。男主角凄凉、决绝又带着些残忍的性格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除了表演,舞美也让人震惊。有限的舞台幻化成剧中巴黎歌剧院的台前、幕后、楼梯间、化妆间,甚至是地下暗河。尤其是地下暗河部分,你可以看到演员沿着倾斜的楼梯从剧场斜上方一路跑下来,然后空中降下一个巨大的铁栅栏,把剧院和地下分成两部分。五个巨大的烛台从地板上升起来,加上缭绕的烟雾,“Phantom”的住所俨然就在眼前……

  ■剑桥剧场

  很现实,很性感

  “全世界最性感的戏”——这是《伦敦戏剧指南》上对《芝加哥》的评价。看来,这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音乐剧,不仅征服了百老汇和奥斯卡,也征服了挑剔的伦敦剧评人。剑桥剧场正在上演最后两周的《芝加哥》。

  剑桥剧场所在的柯芬园是个好去处,相对于很多地区的传统与端庄,这里显得更加年轻、活泼。各种潮店在枝枝丫丫的路边散落着,还有很多值得一试的咖啡馆。

  和《歌剧魅影》用硕大的舞台来营造气氛不同的是,《芝加哥》的舞台相当小,而且大半儿被乐队占据着。楼梯式的乐池被放在舞台上,中间留了一个通道。男女主演们经常从这里走出来。

  一群性感的女郎身着紧身衣,露出修长的美腿,在爵士乐感十足的配乐中一边扭胯一边齐唱,充满了视觉和听觉上的诱惑力和冲击感。一开场,观众就很快被这种“声色并茂”的表演拉进戏中。阴谋与爱情、贪婪与竞争、背信弃义和友情,《芝加哥》不只是芝加哥,而是上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众生相。

  ■财富剧场

  看多久,要胆量

  在邦德街的Ticket Box前,我问售票员:“我都看过两场百老汇的戏了,你能推荐一部伦敦本地的戏吗?”然后,我就拿到了一张价值25镑的《黑衣女人》的门票。

  话剧根据苏珊·希尔同名小说《黑衣女人》改编。1983年出版之后,这本书很快被导演看中,在西区连续上演接近30年,长盛不衰。演员虽然换了好几拨,但最新的帕特里克·德鲁里和安东尼·艾登确实备受好评。

  舞台又小又简单,只有一个沙发、一个衣帽架和一个藤制的大箱子。衣帽架上的帽子、外套和风衣可以帮助演员做角色上的改变,而箱子则是书桌、床、柜子甚至马车。年老的律师回想起几十年前遭遇过的一次恐怖事件,年轻的演员则引导他回到过去。在过去,演员演律师年轻的时候,律师则饰演一切“其他人”和旁白。

  最开始,两人只是插科打诨,但随着观众逐渐入戏,恐怖气氛越来越浓。突如其来的马车和女人的尖叫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响起。这是一场由音乐、灯光以及演员功力集体打造出来的精彩演出,你需要衡量的是自己的承受度。

  ■记者手记

  值得尊敬的伦敦戏剧产业

  如果你是个文化爱好者,那么伦敦应该是个好去处。

  西区其实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是英国表演艺术的代名词。国家剧院、皇家歌剧院、皇家剧场、莎士比亚环球剧场、宫殿剧院、盖里克剧院……100多家戏院使得戏剧在伦敦成为一个产业,它拥有比百老汇更为悠久和值得尊敬的传统。

  著名的西区剧场之外,伦敦还有数之不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除了大英博物馆,还有福尔摩斯博物馆以及收藏家们各种奇奇怪怪的收藏;除了国家美术馆,还有泰特美术馆和泰特现代美术馆。用来破译古埃及文字的罗塞塔石碑、达·芬奇的《岩间圣母》和现代装置艺术分布在泰晤士河两岸,你可以一边用眼睛看,一边用心去体会艺术和历史的交错。

  有时不用刻意寻找什么,光是在街边走,就会有惊喜。街头艺人的风笛、吉他和口琴在各处缭绕,在Soho区某条街的转角,你会迎头撞上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约翰·施特劳斯故居……

  晨报记者 葛晓倩/文并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