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孙中山海外归来时的外滩啥模样?

2011年09月21日 12:48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批辛亥革命珍贵影像资料昨首次在沪露面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从海外归来,当时的上海外滩码头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昨天,民革上海市委和上海音像资料馆联合发布一批辛亥革命时期的珍贵影像资料以及辛亥革命先贤先烈后裔“口述历史”成果,让人们首次看到了那个时候上海真实的市容市貌。

  100年前发生在中华大地的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然而,关于这场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多是文字性的描述,直观的影像资料几乎是空白。1999年,上海音像资料馆得到了一份长达五六分钟的影像资料。据该馆研究馆员张景岳介绍,当时他们只是依稀感觉到这些影像资料与辛亥革命有关,但具体是在哪一年拍摄、由谁拍摄,却无从知晓。直到数年后台湾同行前来交流,请馆里帮忙鉴定一批辛亥革命影像资料,张景岳等专家才欣喜地发现,部分影像资料馆里也有,自此证实了之前得到的正是辛亥革命影像资料。

  据台湾同行透露,他们的影像资料是从美国人班杰明·布洛斯基的后代手中买到的。班杰明·布洛斯基是一个与中国电影有着深厚渊源的“淘金者”,目前有资料记载的香港电影制片业开启之作《偷烧鸭》便是他投资拍摄的。他在1909年成立的“亚细亚影剧公司”,也是中国最早的电影摄制机构之一。除了投拍电影,布洛斯基还在辛亥革命时期拍摄了纪录片《经过中国》,足迹遍及台湾、香港、上海等地。台湾同行购得的辛亥影像资料正是出自这部纪录片。

  受这一事件的启发,上海音像资料馆凭借其覆盖全球的资料渠道,开始紧锣密鼓地搜罗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影像资料。昨天,上海音像资料馆公布了从数百段无声胶片中剪辑出的部分精彩影像资料。记者看到,这一时长10余分钟的影像资料由多个简短的视频拼凑而成,其中,有两段尤为珍贵。第一段是由班杰明·布洛斯基在1911年11月至1912年期间拍摄的,记录了当年上海海关码头、外滩、南京路,一直到哈同花园(现在的上海展览中心)的实景。巧合的是,这段路程正是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先生来上海时所走的路线。

  第二段影像资料是1912年1月辛亥革命胜利、民国成立,远在美国旧金山的华人华侨乘坐小汽车游街庆祝的场景。在影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华侨们手中举着标有“革命成功”中文字样的小旗。张景岳告诉记者,其实,对于这段影像,他们也曾有过怀疑。因为,根据拍摄时间,1912年1月已经倡导使用五色国旗,为何画面里出现的依然是革命早期的青天白日旗。经过研究发现,当时资讯不发达,电报只能传文字、不能传图片。即便能传,从中国传到美国也至少要三四个月,所以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在海外举行的与辛亥相关的活动沿用的都是青天白日旗。这一点后来在孙中山与美国华侨同时期拍摄的合影照上得到了证实。

  昨天发布的影像中还有民革上海市委与上海音像资料馆最新合作完成的对32位辛亥革命先贤先烈后裔的“口述历史”影像访谈。全长30分钟,而幕后累计拍摄的素材片超过1200分钟。其中,不少后裔是第一次面对镜头回忆祖辈的生活点滴,相当一部分细节为首次披露。中国近现代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谢俊美评价说,此次公布的影像画面,相当一部分对辛亥革命史研究具有拾遗补缺的作用。

  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主委高小玫出席昨天的会议。

  本报记者 李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