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红旗渠精神”愈发强韧 林州不等不靠重修渠

2011年09月26日 13:48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红旗渠精神”愈发强韧林州不等不靠重修渠
今日红旗渠。郭一江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半个世纪前,林县人民在太行山绝壁上开凿出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精神”激动人心;如今,这片传奇土地上的人们,在新的目标下再次集合起来——

  本报记者 徐炯 缪克构 王星

  李顺昌把铁锹甩到齐肩高,起起落落间,散在渠底的石块、泥土被甩到渠外;动作有力,节奏分明,一点看不出瘦削、黧黑的他已年过古稀,71岁了。

  半个世纪前,他和千千万万林县乡亲一起,凭着一柄锤、一杆钎、一把锹、一架独轮车和两只手,凭着“把山河重安排”、改变严重缺水的恶劣生存环境的雄心,硬是在太行山绝壁上修成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同时凝炼成“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如今,当这片传奇土地上的人们,在“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的新的目标下再次集合起来,李顺昌又走到了队伍当中。

  在林州20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两个多月里到处可见这样令人感动的场面。曾经感召过无数人的“红旗渠精神”,在半个世纪后,没有淡去,而愈发强韧、坚定。

  “先锋队员”重上阵

  从红旗渠纪念馆所在的分水苑,到李顺昌们挥锹整修着的二干渠的一段,距离48公里。由于当年条件有限,水渠的两边用块石垒筑,而渠底还是碎石泥土的山地,结果渗漏严重,当金贵的水一路流到李顺昌家住的横水镇达连池村,损耗超过60%。加上连年雨水冲刷山坡,泥石不断滑落,村里人赖以灌溉的这条“生命线”渐渐被堵塞。虽然历年也疏浚、修补,但渠道越来越“老病交加”。

  当今年7月8日,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特别强调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当7月13日,林州市(1994年撤县建市后,林县改称林州市)召开市乡村三级干部千人动员大会,决定投入9.7亿元,重修红旗渠,实施“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李顺昌和乡亲们一下激动起来:“早就该这么干了!”

  修筑毁损的渠岸、清淤、用水泥将渠底“硬化”彻底解决渗漏……眼看蜿蜒在山腰的干渠将会重新畅通,乡亲们的心跟着舒畅起来。

  记者跟着李顺昌,去看一段已经修好的渠。整条干渠正在分段整修,眼下并未通水,但几天前的一场雨,已被蓄在了这一段渠中,虽是薄薄一层,已让老人笑意盈盈。水在他心中的分量,渠在他心中的分量,都在这笑容里了。

  正在整修渠岸的王文书,见到李顺昌,格外来精神。一问,今年77岁的他,跟李老汉早就是搭档:“当年修红旗渠,咱俩都是村里的‘先锋突击队员’;想不到过了50年,还能一起为重修红旗渠出把力。”

  王文书说的“先锋突击队员”,是当年修建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时,由全县选拔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他们的任务,是要在陡峭如切的“小鬼脸”上凿洞,有了这个洞,山那边的水才能引到山这头。在整个修渠过程中,这项任务难度最大,危险最大。李顺昌说话硬,嗓门拔得高:“我们打炮眼炸山,可有窍门!先凿个小洞,塞进去一枚小炮,炸开一个口子,再放进去一个大点儿的炮……那会儿只有铁锤钢钎,就只好这么干。放炮的炮手,都要经过培训,但还是会出事——有一回,我们一个老乡点了炮没响,上去查这‘哑炮’,突然轰隆一声响,人就没了。”

  开凿全长616米的“青年洞”时,正是上世纪60年代初缺吃少喝的最困难时期。没有粮食吃,李顺昌他们在山边寻能吃的树叶,揪上一堆,拌着玉米面熬稀粥;帐篷自然见都没见过,睡觉就在又冷又湿的山洞里。如今重修红旗渠,村里安排人在山下公路边做了饭往上送,用上了小型挖掘机,也能天天回家,但两个多月里,李顺昌硬要跟村支书一起睡工地。问怎么睡,村支书在一边插话:“弄了辆破卡车上来。老汉夜里睡得少,爱在渠边转悠,说工地上有建材、机器,得小心防贼。”李顺昌认真道:“当年咱们村派出的‘先锋队员’有8个,现在就剩我和王文书了。重修红旗渠,我们也是替老兄弟们干。”

  红旗渠是他和全村乡亲的“生命线”,也是他生命里永远的骄傲和牵挂。

  在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到,在林州,许多人都跟李顺昌一样,把红旗渠当成最大的骄傲。重修红旗渠,在他们是盼来了机会,一个了却心愿的机会,一个等了很久的机会。修渠为浇田,更为他们的骄傲:“红旗渠精神”名声在外,红旗渠却不行了,怎么说得响!

  不等不靠重修渠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的连接处,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残酷现实,让当年的林县人民下定决心引水入“林”。1969年7月,历经10年艰辛建成的红旗渠工程,在隔着太行山、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设坝截流,又筑渠打洞,将漳河水引入林县,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的饮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

  但2000年以来,红旗渠引水量日益减少,年均仅1.5亿立方米,还不到建成初期的一半。与此同时,除了总干渠和3条干渠还大致完好,支渠以及更小的通往田间地头的斗渠、毛渠,年久失修,很多已派不上用场;沿渠而建的48座小型一、二类水库和346座塘堰,也有相当一部分濒临报废。

  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林州的发展受水资源制约的状况越发严重。

  林州市市长王军说,“重修红旗渠”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激发了民智,凝聚了民力,受到群众热烈拥护。

  筹资投劳,林州不等不靠,决定提取5%的财政收入和10%的土地出让收益,市财政每年自筹不少于1个亿,全市16个乡镇今年也将自筹资金1.08亿元。市领导班子成员分包乡镇、分包工程、分包渠道,一线办公、一线指挥、一线推进、一线解决困难和问题。广大群众积极投工投劳,那些年已七八十岁的当年修渠人,纷纷走向工地,劝都劝不住。

  在杨伯山屯,记者见到80岁老人杨伏宝时,他正在刚刚修好的950米长斗渠边,培土加固。年轻时,他也是修渠大军中的一员。说到重修,他有些激动:“咱这红旗渠,早该修了!”

  渠道坏了,引不来水,只能提机井水灌溉,一亩地的花销接近60元;修好了渠,每亩的用水成本就能一下降到22元;还能在水多时把水存进田边的一个个水泥池,存进用村里洼地改建的小水库,对付一年里大多数的缺水月份。

  但杨伏宝老人长久盼着重修红旗渠,并不全为这些。

  不到林州,你很难真切体会林州人对红旗渠的感情:除了骄傲,还有感恩。

  当年修建红旗渠,采桑镇磨练出了一批能工巧匠,日后奔赴全国各地的林州“建筑大军”中,采桑人多的是,他们因此改善了生活,甚至改变了命运。在他们心底,对红旗渠有着特殊的感情。这次重修,采桑镇走在前头。从7月中旬至今,镇域内的红英北分干渠,已有8公里整修完毕,预计将直接增加2万亩灌溉面积;剩下的8.5公里改造,将在秋收之后全面启动,“两年任务一年完成”。

  红旗渠之于林州,如果说是一张名片,那也是用坚硬胜铁的太行山上石英岩凿成,有让人心头一动的分量。比如林州人去竞标工程,说一句“红旗渠咱都能修成,什么苦吃不得?什么关过不去?”人家信。

  难怪,仅7月23日重修红旗渠开工当天,林州在外的17万“建筑大军”和本地的企业家积极响应,自发捐款1113万元。

  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说,“林州是‘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我们要在新的实践中传承、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在林州,记者似乎找着了“红旗渠精神”不竭涌流的一些“泉眼”,它们在林州人心中。

  (本报河南林州9月25日专电)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